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秋冻”,就是说,秋天不要急着穿上厚衣裤,要适当的“冻一冻”。可自古有谚“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也就是立秋节气后,经过了处暑、白露节气,暑气渐消,一场秋雨一场寒,此时要穿上长衣长裤,袜子单鞋,以遮蔽日渐一日的寒凉。

1

怎样科学理解“秋冻

专家指出,“春捂秋冻”这句谚语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的体温一般在37摄氏度左右,体温太高或太低,都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如今已经寒露,天气转凉,适当少穿些衣服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增强对低温的适应力。但是“秋冻”并非适宜所有人,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患者、慢性肾脏病人等特殊群体,并不适合低温,“秋冻”于身体无益。

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坚持“春捂秋冻”,温度进一步降低,就应该适当增添衣物了。另外,早晨和晚上温度一般比较低,也应该适当增添衣物。

2

“秋冻”的基本原则

秋冻要有度

秋冻主要是指在秋季气温逐步降低的时候,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严,避免过多出汗,使阳气外泄,自我感觉凉而不寒,但并不是要挨冻。如果气温突然骤降,是需要及时添加衣物的。

秋冻要分地域对待

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南方秋凉来得较晚,昼夜温差变化不大,甚至入冬后也不太冷,因此不必过早、过快地添衣,应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而北方秋凉来得较早,昼夜温差变化大,早晚气温较低时应及时增添衣物,以防着凉。

有些部位不能“冻”

“秋冻”并不是全身各个部位都要冻,有些部位,如颈部、腹部、肩膀及脚是绝对不能冻的。这些部位最好还是注意保暖,及时添加衣物。

有些慢病患者不宜秋冻

当气温、气流等气象变化剧烈时,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交感神经发生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可引起血压升高,心、脑负荷加重;加上空气干燥,体内容易缺水,致使血液黏稠,血流减慢,导致脑血栓等脑血管疾患。尤其是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差,更不宜秋冻。

3

另外,秋冻时身体的不同部位也要区别对待,特别是在温度未完全降低的夜凉日热时,有几个部位还需重点“捂一捂”。

捂肚脐

肚脐又名神阙穴,受寒会伤脏气,引发腹痛、腹泻。因此,晚上睡觉时一定为孩子穿好衣服,加强腹部保暖,防止肚脐受寒。

捂后背

入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只有聚足阳气,才不怕寒邪侵袭。人体后背脊柱位置有一条经脉叫督脉,有“阳脉之海”之称,统管一身阳气。

如果后背受凉会耗损阳气。因此,养阳首先要暖背,秋日可以多带孩子外出晒晒背部,用阳光之温热来补充体内阳气的不足。

捂头部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上火好发在头面部是因为这里是人体阳气会聚的地方,阳热较盛。头部吹风受凉后容易出现头痛,宝宝的头部更怕受风,所以气温降低时,要记得给宝宝带好帽子。

捂双脚

俗话说“寒从足下生”,“脚暖腿不凉,腿暖身不寒”,所以做好脚部保暖非常重要。寒露节后阴寒之气渐增,换掉凉鞋,穿上保暖透气的球鞋、棉鞋是暖脚的第一步。晚上睡前可用热水给宝宝泡脚。

供稿:北京东城中医医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