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说 ,逼是一样的逼,装上见高低;

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

又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再说,话不投机三句多。

说话很重要,表情语态语气,肢体语言,词语的组成,说话的场合,对象,词句的准确性,逻辑的,结构的,想象的,如此等等等等。鉴于上述原因,准备整理一批日常装逼词语清单,看看有没有点价值。不定期更新,所以,万一有人看见,觉得有点价值的,千万要多鼓励,否则,可能就不了了之了。当然,还是有必要感谢一下我的金主,泰嘉运的胡总。想生孩子可以找他。装逼需求其实他是有的,他说他找过算命先生,说他越装越有。那就装吧,按照我和他的约定,清单中的每一项按照10元起打赏,上不封顶。

形式呢,大概会简单聊到一个词语的大意,适用范围,使用规则,装逼指数这些。不求完备,但求拥有。当然,也不局限是一个词,也有可能是一句话,一句诗,一句名言谚语。

1,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这两个失灵,都针对万能。一是万能的市场,一是万能的政府。比如,市场机制是无法解决垄断的。比如,市场无法解决贫富不均的问题。比如,周期性经济危机。政府失灵呢,则主要两个方面,一个是过度干预,一个是干预不足。

举个不恰当的栗子,销售主导型公司叫有订单才牛逼。市场部门斗志昂扬,不择手段拿到很多订单。全员配合销售,一段时间里赚得朋满钵满。当其他部门的配合和力量不被重视或者跟不上的时候 ,就会出现劣质产品,导致售后代价昂贵,利润降低。这时候,老板——政府就要出面干预,调整架构,修正路线。另外一种栗子是,老板不放手,啥事情都要亲自过问,对谁也不放心。上下表面看起来一团和气,但也死气沉沉,业务不景气,收入不高。

那么,这两个失灵就大概可以理解为市场和老板吧。谁万能都不好。谁失灵都不好。最后还是要努力维持平衡。

装逼指数,2颗星。

市场失灵,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巴托首次使用;

政府失灵,20世纪70年代,布坎南公共选择学派首先提出。

2,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和这句话对应的另外一句是,市场泛化。

还有一句是,无利不起早。

有意识无意识的把所有的行动都指向利益,就是市场泛化的一种表现。难道世界上不存在不为名利的行为和举动?毫无诚信的唯利是图不被人唾弃吗?没有社会公德和道德的利欲熏心不被人诅咒吗?可见,我们除了利,还有义,还有德,还有信,还有爱。

如果你觉得卖官鬻爵也是一种市场的话,那就是市场泛化的特别表现。如果你觉得见义勇为,爱过也是为了利益的话,也是一种市场泛化的表现。

我猜测的一种徘徊和挣扎是,扪心自问的时候,也为非利而苦恼。但大部分的行动是偏向利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装逼指数,2颗星。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司马迁。

市场泛化,布坎南。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杨朱。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