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變遷

新是舊的映照,舊是新的註腳。

時代變了,大多數變了——從色彩的黑白灰到多姿斑斕,從蕭索的道路到擁擠的城市,從低矮的平房到長高的建築……從鏡頭中俯視城市,城市的日新月異清晰又疏離。

時代變了,仍有些未變——老百姓的樸實、人民公僕的惦記、來自生命深處的張力……從身邊的故事裏傾聽感動,百姓的幸福甜蜜親切又生動。

變與不變,共同託舉起城市的發展速度和百姓的幸福指數。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1992年8月,東城府前大街與膠州路口。市直單位職工在市委大樓前坐通勤車上下班。 劉文忠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2018年9月,現在的府前大街與膠州路口。 延智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1985年3月,航拍的勝利油田基地及勝利廣場。這裏是勝利油田開發建設會戰指揮部所在地。 王英春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2018年9月,現在的勝利油田基地及勝利廣場。 司國慶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1986年2月,勝利油田油建職工修築孤東防潮海堤,保障孤東油田開發安全。 王英春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2015年9月,孤東防潮大堤,猶如一道安全屏障,保護着孤東油田的安全。 劉文忠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1988年9月,東營區南王屋村貌。 黃利平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2018年9月,在南王屋舊址上開發建設的高層住宅。延智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房臺”的變遷》 2014年春節,墾利縣楊廟村的孩子們在僅2米寬的衚衕內玩耍。 劉清明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2015年3月,墾利縣楊廟社區村民遷新居娶新娘。 程永鋒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歲月記憶

穿越影像記憶,跌落進歷史的長河。當那些看似已經蒙塵的畫面被黑白老照片驀然拉近,才突然發覺過往的生活與記憶已生長在身體裏,流淌在血液中——這就是人生的底色,這就是回憶的原版。

一樁樁故事,一個個場景,一張張表情……這些具有文獻價值的攝影圖片不僅是老一輩奮進開拓的寫照,更是年輕人美好生活的原鄉。

知來路,懂珍惜。這是老照片沉默的表達。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1978年4月,勝利油田五七學校子弟中學的學生在六戶桃園勞動時休息。 梁延慶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1978年8月,利津縣麻紡廠織布車間擋車工在車間交流技術。 孟繁儉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1980年10月,利津縣劉家夾河渡口,專爲油田生產車輛擺渡而建。當時東營境內沒有黃河大橋,只有利津劉家夾河渡口、墾利一號渡口可以擺渡大型車輛。 梁延慶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1981年3月,居民在商店選購電視機。 梁延慶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1987年12月,利津縣文化館人員爲西王村民拍攝第一代身份證件照。 黃利平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1989年2月,市長途客運站春運高峯。 黃利平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1989年3月,東營區總工會舉辦第二期“中老年迪斯科”骨幹培訓班。 劉文忠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1990年7月,東營區勝利鎮王營村。著名演員曲雲、倪萍出演由珠影、市委宣傳部聯合攝製的電視劇《牛》,這是東營市拍攝的第一部電視劇。 劉文忠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1990年12月,東營火車站。市民歡送東營子弟參軍入伍。 劉文忠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1997年12月,石油井架工。 梁偉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2001年8月,東城新世紀廣場。“一品國際攝影節”在東營開幕,這是我國第一個民間國際攝影節。 劉文忠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溼地之城

這裏是河與海孕育的溼地,這裏是力與美交映的東營。黃河口,大溼地,是東營獨一無二的生態名片。從石油之城到溼地之城的華麗轉身,東營的建設者們經歷了披荊斬棘的奮鬥歷程;從生態之城到宜居之城,東營的百姓們正享受綠色家園的安然。

東營,這座美麗的城,是我們共同的家。蓬勃的生機與活力,濃厚的時代氣息,獨特的城市風貌……

交融的元素與獨立的特質讓家園美得無與倫比——溼地在城中,城在溼地中。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東城水系》,東城。 徐清波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流光溢彩》,西城。 周兵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飛吧!東營》,東城。 曹亞興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飛越母親河》,東營黃河大橋。 劉振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美麗 從這裏啓程》 2014年8月,東營。 李懷原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新東營》 2018年8月,東城。 延智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鄉村愛情之喜事新辦》 2012年9月,墾利。 李娥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起舞晨光中》 2016年10月,河口。 李兵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棲息黃河口》 2015年9月,東營。 李濟東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美麗的城市》 2015年5月,新世紀廣場。黃河口國際馬拉松賽,中央電視臺現場直播。 劉竹香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闔家歡喜》 2015年9月,東營。 周兵 攝

明天更美好

東營是一座新城,她在不斷生長,也在不停成長。生長,是地域的外延;成長,是內涵的提升。

看見自我,瞭解自我,就是成長的開端。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天然的資源稟賦讓東營有自我成長的力量,有吸納與創新的勇氣。

新時代,新發展。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城市——新時代的東營有了新的發展定位,新時代的東營人有了精準的發展目標。

未來可期。東營,將有更多更美更強的姿態向世人展示。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鳥瞰東城》,東城。 楊斌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我和國旗合個影系列之“成長”》2015年9月,東營。 李江濤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描繪家園》 西城體育公園。 劉清明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飛翔黃河口》 2010年10月,東營。 劉月良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晨光》 2012年9月,東營孤島鎮。 張曉龍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大海邊》 2016年7月,孤東海濱浴場。 李兵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傾聽》 2012年9月,東營。 孫光輝 攝


老照片:此東營非彼東瀛,150張照片記錄石油之城改革開放四十年


《油區暮色》 2016年8月,東營。 姚世斌 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