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生姜是厨房里必不可少的一味调剂品。炒菜时放几片姜,不但起到调味的作用,还能改善食欲,增加饭量。生姜除了食用外,它还是一味常用的中药,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一味解表的常用药吧。

明代李时珍:"姜辛而不荤,去邪避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疏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说明姜的多种用途。民间有:夏天一日三片姜,不劳医生开处方;早吃三片姜,赛过喝参汤;一杯茶,一片姜,驱寒健胃是良方的谚语。医家认为多食久食会耗液伤营。

中医"神药"

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在中药中分为生姜、姜皮、姜汁、干姜、煨姜、炮姜、姜炭。

生姜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功效,还能解鱼蟹毒;姜皮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姜汁偏于开痰止呕;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煨姜和中止呕,善治中焦之寒;炮姜、姜炭温经止血。

在中药炮制中,生姜还作为辅料,解半夏、天南星的毒,姜汁制竹茹有增强竹茹清热止呕的作用,姜汁制厚朴可以消除厚朴的燥性。古人将生姜誉为"呕家圣药",汉代医圣张仲景用生姜止呕的处方有二十余方。

姜不只是调味料

明代李时珍有妙用生姜经验:用鲜生姜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甚效"。凡属于中医所说的风寒湿邪引起的痹痛,均可采用。还有一位大医家苏颂有一则单方:姜茶治痢方,生姜切片,和好茶一两碗,任意呷之,若是热痢,生姜留皮,冷痢,去皮。堪称食疗效方。

现代药理研究,生姜能促进消化液分泌,保护胃黏膜,具有抗溃疡,保肝,利胆,抗炎,解热,抗菌,镇痛、镇吐的作用。正常人咀嚼生姜,可升高血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