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活着的时候就无比奢侈,死后仍然不忘奢侈,将无数的无价珍宝随葬埋入陵墓,据统计单就埋进“清东陵”的那一具用珍宝堆积的棺椁来说,堪称“世界之最”了。最令人不可思议的还有她一并藏在身边的“十大珍宝”。

价值8.1亿元的夜明珠,慈禧口中的夜明珠,从形状上来说,总体分为两块。一旦合拢,居然变成了浑圆、完美的“宝贝球”。有趣的是,这件珍品脾气特别,一旦分开,往往是透明无光。据《慈禧陵墓被盗案》记载:“夜明珠,重四两二钱七分(合今133.4375克)值一千零八十万两。”在1908年,当时1080万两白银的估价约相当于现在8.1亿元人民币。

翡翠西瓜,翡翠西瓜,属于“番邦”进贡的宝贝。慈禧太后不但迷恋权力,还喜欢古董、珍宝。她对“翡翠西瓜”爱到了心眼儿里。难怪登天之后,还要拦著这件宝贝随葬。很可惜,流氓军阀孙殿英,随后公开地抢走了。至今,下落不明。

翠玉白菜,这件举世珍品,名气很大。慈禧太后最喜欢它的形色。其形呈嫩芽,绿叶白心,青梗上落着一只鼓眼伸颈、振翅鸣叫的绿色蝈蝈。此外,还陪伴着两只红黄相间的马蜂。这件珍品活灵活现,制作精细,菜叶间似乎弥漫着一种古朴纯情的诗情画意。

玉石莲花,古代中国非常讲究权力与尺寸之间的细密关系,比如:“玺”是帝王的象征,那么,“碧玺”的谐音恰恰是“避邪”,寓意吉利。其实,“碧玺”也曾是慈禧太后的枕边宝物,据记载,慈禧太后的殉葬品中,有一朵用碧玺雕琢而成的莲花,重量约5092克,其实,就是西瓜碧玺做成的枕头。 据说,当时的市场价值为白银七十五万两。

珊瑚树,慈禧太后特别喜欢一枝鲜艳瑰丽的大号珊瑚树,这枝珊瑚树,全身长满了一串串连理的樱桃小树,青梗、绿叶、红果,娇艳欲滴,鲜亮无比。此外,有一棵樱桃树上,还站立著一对珠玉镶成的斑翎翠鸟。遗憾的是,这件陪葬品,至今下落不明。

玉藕, 慈禧的另一宝物为一枝“玉藕”,藕上长着绿色荷叶,开放著粉红色莲花。莲花的旁边还吊著几颗黑色荸荠,如同刚从水中捞出一般鲜美瑰丽。慈禧坟墓被盗后,至今下落不明。

织金陀罗尼经被,慈禧尸身上的是一条织金“陀罗尼经被”。被子用明黄缎撚金织成,织有陀罗尼经文25000字。经被上还缀有820粒珍珠。织金陀罗尼经被孙殿英拆走珍珠后,将这条价值连城的经被弃之于地,直到50年后的1979年清理地宫时才被发现。经被之上,还覆有一层缀有6000粒珍珠的被子,那也是“无价之宝”。

蚌佛,它是用淡水河嘎的贝壳制成的“佛状珠核体”,置入牡历体内,受到外来异物刺激了牡历,分沁珍珠质将佛状珠核包围,天长日久,珍珠覆盖层逐渐加厚,就形成了珍珠光泽的蚌佛。显然,每一尊蚌佛都是“无价之宝”。

凤冠,清代慈禧太后的凤冠上有九只凤凰,每只凤凰的嘴上,各叼著一颗珍贵的“夜明珠”。每颗“夜明珠”足有“龙眼葡萄”那种大小,在暗处能发出道道白光,放在明处又恢复原状。这种“夜明珠”,堪称世间名品。

玲珑宝塔,有人想探寻,在慈禧棺木中,最珍贵的陪葬品该是哪一件呢?据说,恰恰是用白玉雕成,号称可以“烟云流动”的“九玲珑宝塔”。据赵汝珍《古玩指南》一书称:“总之慈禧葬物若均追回以之还外债,尚可余若千万,足可富国也。所列制价及估价系当时之宝价,以后至宣统元年经中外古玩收藏家及珠宝商估计,所有价值均涨十倍。民国后期又行估价,须涨百倍,今日已无法计价矣。” 由此可见,慈禧的陪葬真的堪称“世界之最”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