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铁笔绘晚照的晋如祥老师

晋如祥老师,山西省平定县南关人,1928年生,家境贫寒,在烽火战乱的童年里,小小年纪就坚持工读不懈,1946年通过考试受聘为教师,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51年提拔为校长。在为师7年后的1953年考入山西大学中文系,因其品学兼优,毕业时被领导决定留校任教。可才不逢时,因为说真话,脖颈硬,在“学而优则斗”的反右运动中被划成了右派,以至于壮年坎坷,殃及家人。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9年方才摘掉右派帽子,获得新生。改革开放的春风使枯木逢春,在1981年,50岁的晋如祥老师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时,出任了平定一中校长,至60岁离休,在短短的10年中,晋老师以他的高尚人品和朴实作风,用他的超群智慧和重厚学养,鸡鸣在其起床后,犬眠在其熄灯前,躬耕荒芜了许久的平定一中那方田园,创造了平定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培养出上千计的悻悻学子折桂枝跳龙门。他也因此成为了平定县的教育功臣,山西省的特级教师。

离休之前的晋如祥老师,在学校里是身先士卒的校长和学富五车的学者,也是具有真知灼见的教育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和解决者。在社会上则是享有盛名的社会活动家,是依法代言老百姓,真话直说评议时政,监督一府两院的省、市、县人大代表。离休之后的晋如祥老师,曾被聘为山西省教育厅和阳泉市政府的督学。几十年来,他作为专家,曾到全省和全市各地督查工作,所到之处,实事求是,两袖清风,他逆俗流而不辱使命,当钦差而不亲钱财的高风亮节在山西教育界倍受尊崇。

自1993年起,晋如祥老师始任平定县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至今,亲自组建起了一支有100多名“五老”参与的不要报酬,只做奉献的关工委队伍。有孩子们的地方,就有晋老师和“五老”们的身影。他们的足迹遍及全县的角角落落,各尽所能,积极策划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关活动,特别是把 “中华魂”读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有效。晋如祥老师还吸引来身居北京的老科技工作者为家乡的学校捐款助教。他本人曾多次被评为省市县的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晋老师笔耕不辍,十分热衷家乡的文化事业建设,离休之后参加了平定县多项教育文化建设工作。被市县特聘为顾问,参与了《阳泉市志》、《平定县志》、《阳泉矿区志》、《南坳镇志》、《娘子关志》、《平定县人大志》、《平定晋商》等方志的编审、编辑以及撰写工作。策划、主编了《沧桑巨变话平定》、《平定儿女耀中华》、《千秋基业》、《平定一中校志》等文献。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有上百万字的章节出自晋老师之手。《霜叶集》则是他的个人专著,收集的是他多年来所积累文稿其中的一部分,洋洋洒洒40多万字,读后让人感叹不已。

《霜叶集》共包括《自述篇》、《教育篇》、《阅读篇》、《人物篇》、《序跋篇》、《议事篇》、《史志篇》、《回忆篇》、《怀念篇》九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围绕一个重点,让人开卷得益。《自述篇》讲述作者的家世源流,回忆自己的父母亲情,回望过去的不凡经历。字字真情,篇篇实感,所感所悟,情透纸背,刻骨铭心。《教育篇》是他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实践记录,他乐于为人师表,敢于创新改革,他是有思想的教育家和肯献身的实践者,而不是庸庸孩子王和碌碌教书匠。《阅读篇》中的文字,造诣深厚,彰显的是作者独特而卓越的学养功底。晋老师阅读的功力可谓炉火纯青,他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无疑是后人永远的表率。《人物篇》收集的是晋老师特写人物的篇目。在晋老师的笔下,有作古的大家,也有当今的高人、好人,还有他的同行,甚至晚辈,但都是平定籍,或者与平定有关的人。晋老师不是轻易赞美别人的人,他之所以为他们歌功颂德,是因为他们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当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在晋老师的笔下高大起来的同时,也充分展示了作者成人之美的宽广襟怀。《序跋篇》不只包括晋老师为别人劳作的序言和跋题,也包括他纂写的碑记,或为公益庙堂,或为私人创作,每一篇都蹊径独劈,一丝不苟,行文倜傥,恰如其分,不落俗套。进而纲领其要点,光彩其精华,给所序、所跋、所记之作品锦上添花。《议事篇》是晋老师作为一个有良知、有责任的知识分子,顺应社会的召唤,肩负时代的使命,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晋老师饱经沧桑,但他忧国忧民的国士情怀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得失而放弃,他直谏刚烈的风骨气节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沉浮而衰失。对于中国共产党,他是忠诚的党员;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他是赤子;对于老百姓,他是代言人。他是个永远的战士,更是晚辈的榜样。《史志篇》中收集有不少珍贵的史料,晋老师不是专门的史学家,但脑袋里却不缺乏史学的知识,他不是单纯的方志纂写着,文稿中却有丰富的方志史料。他饱学古今,既注重文史资料的积累,也勤于把经历过的特别事件加以记载,其中的文章自然也丰富了平定的方志内容。《回忆篇》虽然写的是作者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但也是作者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缩影。作者文章中的亲身经历,耳闻目睹,所感所悟,无不言词凿凿。就连时间、空间,人名、地名也不含糊。晋老师宽宏大量,他不记私仇,不泄私愤,字里行间,无不充满着自己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的挚爱之情。确如作者所言“历史永远是一面镜子”,但愿这面镜子永远光洁。《怀念篇》则是作者对故人的追忆。里面写到石评梅,也写到作者的老师。晋老师笔下的张瑾瑶、杨贵丑、蔡守惠等人是我也曾经见识过的领导和仰慕的前辈,领略作者对他们的敬意,也更让我体悟到晋老师的若谷胸襟和高尚情操。

他的《霜叶集》,可谓八旬之真言,望九之华章。奇峻如高山的独特文笔,畅意如流水的朴实文风,辞彩多姿,谷音重重,胜酒似茶,可读可范,底蕴厚重,很有价值。大凡能成就几本有价值的书,其根基离不开作者对人生命运感悟的累积,其枝叶则是对灵感觉悟的舒展和升华,言语和文章是其外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才是其灵魂,有血、有肉、有灵魂的《霜叶集》无疑是晋老师诸多作品的代表作,是晋老师多半生心血的结晶。厚积方薄发,根深才叶茂。秉直笔,写实事,抒真情,扬正气,是晋老师的做人本分,也是《霜叶集》的人文特色,让人开卷得益,给人仰山赏水,观云品茶的感觉。赏之仰止,蕴意悠长。可谓:坎坷半世志不衰,为师耕耘七十载。八旬真言《霜叶》美,耄耋铁笔焕异彩。

如今九十岁高龄的晋老师,是当地名副其实的历史活字典,教育真专家,文化好导师。近几年来一直指导和帮助着《平定教育志》的编写。老人家身体硬朗,每天坚持走路,坚持阅读,坚持写作,思维清晰,头脑清醒。晋老师为人方正,为师功高,众口成碑,堪称楷模。又一个教师节到来了,我衷心地祝福他老人家节日快乐,心不老,寿过百,继续书写历史,继续建树辉煌。

作者简介

李彦良 山西昔阳人,1948年生,无党派界别,退休教师,省作协会员,退休前为副教授职称。2004年由文史出版社出版《三音集》,2011年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瓦妮说童年》,2015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点击金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