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云慕溪

一个人,一生中,可以做出几件影响后世的事情?

何况她是生活在纷乱民国时期的一介纤纤女子,偏偏凭借自己的才情,写诗词做文章、开办教育、投资巨富、慈善家,游历欧美声名远扬,在不同领域开创中国第一,可谓步步传奇。

吕碧城的故事,没有林徽因和徐志摩、金岳霖的感情纠葛那么活色生香,却光芒万丈,阅尽人间繁华。

开创三个中国第一,交游袁世凯、汪精卫,她比林徽因更传奇

1.年幼失怙,20岁成为中国第一位女报人

吕碧城,1883年出生于山西太原,原本是锦衣玉食之家。

她父亲吕凤岐时任三品衔的山西学政,主管全省教育科举。由于清朝重视科考制度,这个学政是直属中央领导的钦差大臣,级别上比现在的教育厅厅长更高。

家中藏书几万卷,吕碧城自幼熟读诗书。只可惜12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氏族里的亲戚欺负她们寡母带着四个女儿,强行要霸占家产,还禁闭了她们。

吕碧城幼时父母做主订婚的同乡汪家,也势利地提出了退婚。

母亲严士瑜,安徽来安人,也是出身与诗书官宦之家,只好忍气吞声放弃了吕家的房屋产业,带着女儿到安徽投奔娘家。

(后来的吕碧城一生过于传奇,这一段演变成12岁的她四处写信求情,父亲的朋友樊增祥施与援手解救,其实那是发生在后来,吕碧城25岁时,留在安徽娘家的母亲和四妹再次被娘家亲戚欺负,逼迫钱财时的事情了。)

寄居天津塘沽做官的大舅家七年,吕碧城得到了很好的私塾教育,可她更向往到天津去求学深造。

不顾舅舅的斥责反对,20岁的她只身登上了前往天津的火车,没有盘缠,连换洗衣服都没带,不过吉人自有天相。

火车上一位好心的太太,看吕碧城眉清目秀气度不凡,带她回自己天津的家里暂时安顿住下。

吕碧城写信给舅舅在天津的同仁的太太,机缘巧合,这封信被天津《大公报》创办人英敛之看到,非常欣赏她的文笔、书法、志气,从而慧眼识英才,邀请她到报馆担任助理编辑。

那是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末年,她成为中国第一个女性编辑。

2.英敛之、严修、严复、袁世凯,改变她命运的男人

但凡美貌的女子,如果有男人帮助,不免引发旁观者香艳的联想,其实只是因为吕碧城才情出众,让这些长辈才子政客们欣赏不已。

英敛之,《大公报》创办人,后来他还创办了辅仁大学,他是前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的爷爷,英达的曾祖父,近代赫赫有名的文化人物。

身无分文的吕碧城,初入社会时,全靠英敛之给与的《大公报》平台展露才华,还把她引荐给天津的文化名流们,得以声名鹊起,被誉为近三百年来女子诗词第一人。

英敛之曾说:

“碧城诗刊载于《大公报》之后,是时,中外名流投诗词、鸣钦佩者,纷纷不绝。”

后世有人暗自揣测,是否英敛之对吕碧城有暧昧之情,那也只是发乎情止于礼的欣赏而已。认识吕碧城时,英敛之35岁已婚,他与太太爱新觉罗.淑仲是另一段传奇爱情故事。

严修,著名教育家、曾任清政府贵州学政、直隶学校司督办,创办了南开大学。

依然是依仗英敛之的引荐,1904年吕碧城认识了时任直隶学校司督办的严修,严修也对吕碧城的文学素养大为欣赏,向袁世凯举荐她筹办女子学校。

吕碧城这才得以结识袁世凯,得到他的支持,协助傅增湘创办北洋女子学堂,成为一代教育家。

严复,英敛之的好朋友,《大公报》创办股东,清政府派出的第一代英国留学生,曾任复旦校长,著名教育家、翻译家、思想家。

在英敛之的引荐下,1908年吕碧城被严复收为弟子,在海归严复的引导下,她打开了对海外世界的一扇窗,这为她后来开一时风气之先从政、从商、游历海外埋下了伏笔。

两人相差29岁,师生情谊,说起来两人还有一层很疏离的远方亲戚关系:严复儿媳的姑姑,曾嫁给吕碧城的二舅,不过1908年两人已经离异。

初相识时,严复这样评论吕碧城:

“吾来津半月,与碧城见过五六面,谈论多次,见得此女实是高雅率真,明达可爱,外间谣诼,皆因此女过于孤高,不放一人在于眼里之故。

后来严复担心吕碧城嫁不出去,有朋友张罗着帮她介绍男朋友驻日公使胡惟德,可惜吕碧城眼光太高,没看上。

严复暗叹:

“碧城心高意傲,举所见男女,无一当其意者。极喜学问,尤爱笔墨,若以现时所就而论,自是难得。”

“下午,吕碧城来视,谈极久。此儿不嫁,恐不寿也。”

老师严复,可谓最懂吕碧城。

3.开创中国女子教育第一人,培育出邓颖超、凌叔华、许广平

1904年11月17日,获得时任直隶总督袁世凯拨款千元为学堂开办费,天津海管道唐绍仪每月由筹款局提百金作经费,中国近代第一所公办女子学堂成立了,傅增湘任校长,21岁的吕碧城任总教习。

这样年轻貌美的女子开创第一所女子学校,更是声名远扬,被盛赞为“北洋女学界的哥伦布”。

开创三个中国第一,交游袁世凯、汪精卫,她比林徽因更传奇

两年后,23岁的吕碧城升任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校长,成为中国第一个公办女子学校的校长。

这所学校后来培育出邓颖超、刘清扬、凌叔华、许广平、郭隆真、周道如一批优秀的女子学员,堪称开启近代女子教育的摇篮。

后来,吕碧城为慈禧和秋瑾所写的两篇文章,把她一度推向政治的舞台。

慈禧太后去世后,吕碧城曾写了一首词作《百字令》大骂慈禧,轰动一时:

“排云深处,写婵娟一幅,翠衣轻羽,禁得兴亡千古恨剑样英眉。

屏蔽边疆,京垓金弊,纤手轻输去,游魂地下,羞逢汉雉唐鹅。”

这首词什么意思呢?她批评慈禧割让土地,赔款浪费国家财力,就算慈禧死去,到地下汉吕后和武则天也会羞愧难当。

秋瑾在留学日本以前,曾因为对吕碧城文采的仰慕,专程到天津拜访过她,因此两人惺惺相惜,时有书信往来和文章交流。

1907年,秋瑾回国创办《中国女报》,邀请吕碧城写创刊词。

同年七月秋瑾在绍兴遇难,吕碧城用英文写下了《革命女侠秋瑾传》,发表在海外报刊上反响很大,招致官府注意,绍兴官方上报刑部正准备捉拿吕碧城。

这个关键时候,吕碧城的才情和交友甚广起了作用,袁世凯的二儿子袁克文正在刑部任职,赶紧把消息告诉老爹,求情保下这个名动江湖的才女。

袁世凯当然记得自己亲手扶持的第一位才貌双全女校长,大笔一挥,免去了吕碧城的牢狱之灾,而且在四年后招募她成为总统府机要秘书。

不过骨子里满脑子封建帝制的袁世凯,哪里会给吕碧城真正参政报效国家的机会,政治上,吕碧城无所建树,三年后,袁世凯谋划称帝,她弃官从商定居上海。

4.肥马轻裘女富豪,汪精卫、袁克文也不配

三年的政府显赫公职,让以才女名媛著称的吕碧城积累了更多的人脉,多往来于名士风流、达官贵人。

在上海,吕碧城投资债券,从事贸易生意,很快就赚得大笔钱财,跻身商贾巨富,从此鲜衣怒马,开启上海摩登女郎之先,大家都熟悉的上海名媛陆小曼,那也是在五六年以后,凭借父母家世才名动一时。

“余素习奢华,挥金甚钜,皆所自储,盖略谙陶朱之术也。”

开创三个中国第一,交游袁世凯、汪精卫,她比林徽因更传奇

梁启超、汪精卫、袁克文、李鸿章的侄子李经羲、费树蔚都和她交好,这样一个才情、胆识、财富兼具的美貌名媛,谁人不欣赏?

只不过,社交场上攀风附雅尚可,若是娶回家做太太,对于民国的中国男人来说,实在是个巨大的挑战,因此也就停留在远观。

一不小心,就蹉跎了岁月,和友人谈及自己的婚姻,吕碧城也慨叹:

“生平的称心的男人不多,梁启超早有家室,汪精卫太年轻,汪荣宝已婚,张骞给我介绍过诸宗元,但年届不惑,须眉皆白。我要的不是钱和门第,而在于学术上的地位,因此难得合适的。东不成,西不就,失去机缘。幸而手头略有积蓄,不愁衣食,只以文学自娱了。”

5.游历欧美,投身慈善,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

1920年-1922年,吕碧城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文学与美术,兼上海《时报》特约记者。

在美国,吕碧城常住在当时世界第一奢华的酒店,衣着华美,举止高雅,出手阔绰,人们纷纷揣测她是来自东方的公主,否则怎有此仪容举止和财富。

开创三个中国第一,交游袁世凯、汪精卫,她比林徽因更传奇

后来她多次游历欧洲,巴黎、瑞士、罗马、日内瓦、伦敦都留下了佳人芳踪。在国外期间,也不乏外国人追求,眼光甚高的吕碧城依旧孑然一身。

中年以后的吕碧城,情感无所寄托,最终把目光放在了宗教信仰上——皈依佛教。

1929年,吕碧城应邀参加了在维也纳召开的国际动物保护大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

头戴珍珠发带,身着绣着孔雀羽毛的华丽披风,说着一口流利英文发言的吕碧城获得了世界的瞩目,引得各国的报纸争相刊登报道。

开创三个中国第一,交游袁世凯、汪精卫,她比林徽因更传奇

47岁吕碧城在维也纳留影

一年后,48岁的吕碧城正式在瑞士皈依佛教,成为在家居士,此后她手中的笔,不再唱和诗词,而是翻译佛经,宣扬佛教文化。

1933年,在吕碧城回国多方倡议斡旋下,中国保护动物会创立。

财富早已自由的吕碧城,一生频频捐款做慈善,世人怜她孤独,她的精神世界却早已另有追求。

出国前,恰逢河北水灾,她把十万巨款捐赠用于赈灾,而那时候500大洋就足够普通五口之家一年的开销,还四处奔走呼吁富人捐款。

1943年1月4日,吕碧城写下了人生中最后一首诗:

“护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绩忍重埋。匆匆说法谈经后,我到人间只此回。”

20天后,61岁,吕碧城在香港病逝。

临终时,她把自己的毕生财富,多处房产、几十万港币现金存款悉数捐赠用于弘扬佛法,嘱托家人“遗体火化,把骨灰和面粉为小丸,抛入海中,供鱼吞食”。

开创三个中国第一,交游袁世凯、汪精卫,她比林徽因更传奇

吕碧城晚年亲笔书法

人生不过匆匆数十年,像吕碧城这样精彩非凡的人生,问近百年来哪位女子能比?

法国散文家蒙田说过:“婚姻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

吕碧城是一只直冲云霄的凤凰,何须自囚于根本容不下她的鸟笼,不如展翅自由飞翔。


本文原创作者:云慕溪,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女神养成计划,剖析魅力的秘密,不只是美丽、优雅、爱情、内涵、有趣……

敬请关注头条号:女神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