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关注|这是真实的维和生活,欢乐的背后是他们无惧死亡的担当

作者:李志强、王海林

在非洲中部的“中国半岛”营区驻扎着我国第22批赴刚果(金)维和工兵分队。进入营区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棵高大的松树,松树的枝头聚着几只乌鸦,叽叽喳喳,热闹非凡。维和官兵们开辟出的一大片菜地就在树下面。这块菜地是炊事班官兵奋战好几天重新整治出来的。

初到“半岛”时,由于条件很简陋,所有的给养都靠联合国补给,有的时候十多天才吃上一顿青菜。因为维生素缺乏,部分官兵甚至得了口腔溃疡。任务区内官兵们更面临着物资稀少,地理位置偏远,手机无信号,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等考验。

“中国半岛”营区一直有开荒种地的传统,但经过一个雨季下来,菜地早已被荒草“淹没”。分队司务长翻看了21批赴刚果(金)维和工兵分队留下的工作画册,上面记录了菜园里丰硕的果实,官兵们种过西红柿、四季豆、黄瓜、小青菜……他心里灵光一闪,决定要发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解决官兵吃不上蔬菜的问题。

一时间,笑声、呐喊声、铁器与石头的碰撞声,在“半岛”响起。

雨季来了,所有的植物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拼命吸吮着赤道地区充沛的雨量和阳光,疯狂生长。草丛里露出了菜秧状的青藤,官兵们顺着青藤摸下去收获了满盆的“佛手瓜”。

“小菜地有乾坤。维和官兵种的菜虽然不多,产量也不是很高,但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吃到了新鲜可口的家乡菜,收获蔬菜的喜悦是什么都换不来的。”炊事员李我强感触颇深,“我们一定精心管理,勤浇水、灭杂草、及时收获。”

“维和生活,艰苦而又快乐。”一名正在收获“喜悦”的炊事员说。

天蒙蒙亮,炊事班的5名官兵早已在菜地忙碌着,朝阳下,欢笑中,丰收的喜悦流淌在心间,静待和平之花绽放。

这是一幅欢乐的维和生活画面

但这幅画面的背后

中国维和军人

面对的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危险

他们牺牲奉献,不惧死亡

那些镜头未曾聚焦的地方

传播友爱,维护和平

书写着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制图:蔡华伟

和平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和崇高目标。联合国维和行动为和平而生,为和平而存。

1990年4月,中国首次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出5名军事观察员,拉开了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序幕。

“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8年来,中国军队积极履行大国责任义务,扎实推进维和能力建设,用实际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目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也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中国现有大约2500名维和人员在外执行任务。去年联合国维和年度预算中,中国承担大约10.25%,相当于法国和俄罗斯总和,超过德国和意大利总和。中国已累计派出3.7万人次军警官兵参与维和行动,先后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28年来,中国军队维和行动不断向纵深发展。行动区域由中东地区一个任务区拓展到亚、非两大洲多个任务区;部队类型由单一的工兵分队拓展到步兵、工兵、运输、医疗、警卫等多种任务性质的分队;担任职位则由军事观察员拓展到参谋军官、部队司令等多个中高级岗位。

28年来,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维和官兵累计新建、修复道路1.4万余公里;排除地雷及各类未爆炸物9800余枚;接诊病患超过20万人次;运送各类物资器材135万吨,运输总里程达1300万公里;已有21位中国军人和警察献出了他们的生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中国为联合国维和行动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支持。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维和峰会时,作出了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的6项承诺。目前,中方8000人规模维和待命部队以及两支常备维和警队已经组建完毕,并于2017年完成在联合国维和待命机制的注册;中方维和待命部队中安排了一定比例的工程、运输和医疗力量,包括3个工兵连、2个运输连、4个二级医院、2个中型多用途直升机分队、2个运输机分队等;中国军队通过举办国际维和培训班、派专家教官赴国外施训等方式,为各国培训维和人员近1000名;中国首支维和直升机分队已于2017年部署至联合国苏丹达尔富尔维和任务区;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的部分资金已用于加强维和人员安全、非洲维和能力建设等多个项目,取得积极成果。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愿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携起手来,让维和行动的和平之光照亮世界每一个角落。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16日 09 版)

致敬中国维和军人!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

综合:人民日报、军报记者微博;

编辑:王旭;

编审:任旭;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转载请注明来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