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主题词旷达

修身诗课-44-云散月明谁点缀 来自程门问学 00:00 04:24

朗读 | 深蓝浅蓝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宋·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刘旦宅《东坡诗意图》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苏轼被政敌章惇等迫害,贬至惠州,四年又贬至儋州,直至哲宗元符三年(1100),才获赦北归,在南方僻远之地度过了七年时间。他在渡过琼州海峡北上时,作了这一首诗。

诗中前两句写夜中渡海的情景,本来风雨不止,但此刻似乎天解人意,雨止天晴。三、四句写云散月出,天空和海面都很澄清,这里不露痕迹地用了《晋书·谢重传》中的典故:谢重为会稽王司马道子骠骑长史,一次侍坐道子,此时夜月明净,道子称赏此景,谢重却说:“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道子开玩笑地对他说:“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苏轼运用这一典故来写眼前实景,含有非常丰富的言外之意。我们不妨作两种解读:一是说自己本是清白无辜的,虽然一时遭政敌迫害而被诬以种种罪名,但自己最终还是得到了昭雪。二是说天下本是清平世界,虽然一时受到邪恶势力的污染而变得污浊黑暗,但最终还是会恢复其清明本色的。五到八句以一种乐观的笔调写自己被贬,但自己只把它当作一次奇绝的旅行一样,很明白地表现出了苏轼乐观旷达的性格。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两句话的真实寓意虽然难以断言,但它们不是单纯的写景之句则是可以肯定的。它们至少包含着下述的道德寓意:只要自己正身直行,就不用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诽谤与迫害,因为总有真相大白的时候,就像再猛烈的风雨也终将消歇,一旦云散月明,就会见到一碧万顷的天容海色了。同样,我们对任何的险恶形势也无需灰心丧气,因为它迟早总是要销声匿迹的。所以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不但展示了一幅清朗开阔的海天图卷,而且揭示了一种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它们的道德寓意是十分深刻的。

>本系列文字均摘自《诗歌与道德名言》一书,联合撰稿人:莫砺锋、李南晖、徐国荣、郝润华、张智华、殷祝胜、党银平、胡传志、路成文、吴正岚、孙立尧。

【相关阅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 修身诗课28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修身诗课17

上期回顾

第43课  主题词:

坚持原则

处高心不有,临节自为名

打卡精选

“程门问学”新开“修身诗课”栏目

与你一起品读古诗词中的格言警句

欢迎留言打卡,参与互动

不定期送出学术大家签名本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