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整整十年了。

四川绵竹的农家院子里,轮椅上的“地震女孩”魏玲做着手工,像个普通妈妈一样等待着儿子放学归来。

地震后,她经历了17次截肢,几次萌发轻生的念头。几年前,第一次把自己的手工艺品卖成钱,她高兴地说:终于回归正常生活了。

2013年4月19日,四川省绵竹市兴隆镇灵桥村,新婚丈夫吕登春抱着“地震女孩”魏玲。记者 薛珺 摄

如今,伤痛渐渐远去,生活归于平静。只有在那个特殊的日子,她会看着空空的裤腿,感觉痛苦再次袭来。

十年,像魏玲一样,无论在那场大地震中遭遇多少不幸,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已重新开始,缓缓步入正轨。

北川新县城 秦飞摄于2018年5月6日

再看岷江,两岸绿柳垂堤,姹紫嫣红,震区新楼拔地而起,大街小巷的串串店、火锅店余味飘香,散发着四川人的生机、活力与坚强。

只有那座被原貌保存下来的破旧钟楼,时间的指针仍然停留在下午2点28分。

只有在那个特殊的日子和时刻,人们抬头望向不再转动的时针,时光仿佛不曾流转。

摸一摸胸口,有一种痛,像碎在了身体里的骨头渣子,突然间刺了那么一下。然后,便是泪流满面。

(一)

十年,有无数文字试图描述那场空前浩劫和灾难,但都显得苍白乏力。提起它,经历了的人往往长时间沉默或哽咽。

用数字来描述,那场大地震,带走了数万人的生命,超过37万人受伤。

更直观的形容是,山河移位,家园破碎。

震后的绵竹市汉旺镇。王达军 摄

当时的受灾面积相当于整个西班牙大小,受灾人数超过北欧五国人口总和。那个下午,远在北京、广州、新疆等地的人们都感觉到了大地的颤动。

在受灾最重的地方,整座整座的幼儿园、小学、中学成为废墟,废墟下是无数稚嫩的生命。

年轻的士兵面对满目疮痍,震惊得脸色苍白,像是窒息。

孩子的母亲面对遗体,转身就奔向滚滚岷江。

一个死里逃生的孩子,十年了依然怅然若失:“我这个年纪的人,这里已经不多了。”

震后的北川中学。王建军 摄

一觉醒来,家就没了;摔一跤爬起来,家人就没了。然而,还有很多人再也醒不过来、爬不起来。

整个汶川,在短短数十秒内好似被瞬间抽掉了全部力气。一座又一座重灾的城镇,震后几乎没有一栋站立的建筑。

大地震后,有人瘫坐在面目全非的大地上,面对扭曲着的、撕裂着的废墟无助哀叹:家在哪里?亲人在哪里?

然而,即便经过了挖心之痛,痛过之后,生活仍必须继续。这是生者对逝者最好的告慰,也是人类对灾难最顽强的回应。

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烈度最强、破坏最大、灾情最重、救援最难的大地震,经过了最初的震惊与恐惧,整个汶川、北川、绵阳……那些幸运逃过一劫的人们,开始了与大自然的搏斗与自救。

整个中国,在极短的时间内进入了空前的“救援模式”,全力与死神赛跑。

震后13分钟,军队应急机制全面启动。

震后2小时7分钟,2架直升机冒雨飞赴震区。

震后5小时30分钟,中国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227人乘专机紧急赶赴灾区。

震后不到10个小时,1.2万多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进入灾区展开救援。

灾情触目惊心!

5月14日清晨,解放军报记者丁海明、林贵鹏从都江堰徒步闯映秀,作为首批突进震中的媒体记者 ,与随后突入的军报记者范炬炜、梁蓬飞和夏洪平一行扎在震中,强忍着刀子割心般的悲痛,赶写稿件,将震中的第一手消息迅速传到外边。

众志成城,托举生命。刘应华 摄

哲学家培根说: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

倔强顽强的中国人,靠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毅品格,创造着一个个让世界感动的生还奇迹。

震后196小时,60岁老太太王有群被救出;震后266小时,80岁老人肖致户从废墟中脱险。

震后10天,83988名废墟下的同胞获救,360多万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

震后13天,10048位重伤员安然转送全国20个省区市的375家医院。

震后90多天,254个不通公路的乡镇“孤岛”抢通251个,820多万群众紧急转移安置。

震后3个月,灾区没有发生一起与地震相关的传染病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50余万户、1000多万受灾群众基本实现住房过渡安置。

奇迹的背后,是抗震救灾部队舍生忘死的艰难鏖战,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力量,是在震区活活累倒的钢铁战士,是家人罹难自己仍坚持救灾的党员干部,是亲生骨肉杳无音信却将乳汁喂给陌生婴儿的普通女警……

俄新社赞叹:“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十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

西班牙报纸写道:“在任何一场灾难中,都未曾见过中国这样的举国动员能力、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强大的团结互助精神。毋庸置疑,这个民族表现的精神与力量将使它在前进的道路上坚不可摧。”

震后20多天,新华社记者张严平、刘大江一行穿行在震区,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惊魂刚定的普通人,不屈地重拾起生活重担。

喂马,劈柴,播种,耕耘——平日里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平凡举动,在这一刻充盈着鼓舞人心的力量。

记者动情地写道:“麦子黄了要割,布谷鸟叫了要播种;是土地就不能荒芜,有耕耘才有收获……明天,太阳照常升起……”

震后两个多月,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最后入场的东道主,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定格为感动世界的瞬间——

1米18的汶川小英雄林浩与2米26的旗手姚明一起引领中国代表团步入“鸟巢”。这个从废墟中奋力救出两个同学的9岁男孩,头上还留着疤痕,一手执五星红旗,一手执五环旗,神情坦然而快乐。

当五星红旗在赛场飞扬,人们情不自禁想起了那一面面挺立在废墟上的旗帜——

中国,没有倒下!

(二)

钟楼上的时间犹如凝固,震区的变化却从未停止。

震后十年,“敬礼娃娃”郎铮已是一个翩翩少年。

地震后,被太多聚光灯包围的他,幼小的心灵一度不堪重负,害怕提起“地震”二字。

孩子一天天长大,内心一点点坚强。2013年芦山地震,郎铮参加了学校的救灾募捐,不再害怕那代表着地动山摇的两个字。

震后第7年,拍下郎铮敬礼照的记者杨卫华去世,郎铮和父母来到殡仪馆,面对遗体深深鞠躬。

如今,笑容挂在郎铮英俊的脸庞上,人们经常可以在校园的篮球场、足球场上看到这个追风少年。

重走震区,十年间有太多关于“成长”的故事。

地震时刚上初二的震区男孩强天林,成为了一名共和国军官;当年举着“长大我当空降兵”横幅的少年程强,后来成了空降兵某旅“黄继光班”第38任班长;“吊瓶男孩”李阳从校园步入军营,又从军营回归社会,如今,这位曾经的抗震救灾优秀少年,已长成大人模样。

震后十年,震区人的自救与自强没有哪一天不在继续。失去了双腿还有双手,失去了家人还有勇气,失去了家园还有人在。

有人,就有希望。

时光荏苒,犹如郎铮、强天林、程强、李阳们的成长,震区的伤口在一点点复原,许许多多支离破碎的家庭完成重组,太多太多饱受精神折磨的人走出心灵阴霾。

照常升起的太阳洒满震区。相比焕然一新的震区新貌、安居宜居的重建小城,人们在内心深处重获的安宁更让人欣慰。震区人自力更生,震区经济由刚开始靠四面八方输血,到如今能够实现自己造血。

5月9日,在陇南市武都区马街镇感恩村文化广场,村民李石得(左四)和村里的孩子、老人在一起。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一个个普通人,构成了汶川人、中国人的精神底色。恰如一位网友的描述:“震后十年,中国举国之力为震区提供了一根可以支撑前行的拐杖。现在,震区人已经能够丢掉拐杖,自由奔跑。”

是奇迹,也是历史的必然逻辑——震区由蹒跚到奔跑的十年,恰是中国飞速发展的十年,也是中国人自信走向世界的十年。

老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世间又哪有康庄大道?

震后十年,震区变化翻天覆地,旧貌换新颜。但每一个走进震区的人,这十年间何止跨过了一两个沟沟坎坎?

人生从来不平顺。抗震救灾需要勇气,直面生活的起起伏伏同样需要勇气。十年前在生死关头迸发出的求生力量,今天依然是汶川人站立和奔跑的精神支柱。

每年清明、“5·12”……在一个个祭奠之日,当座座新坟随时光流逝变作旧坟,人们焚香点烛思念亲人的同时,也在无声重复着一个坚强的承诺:我会代你,勇敢地活下去,代你看云起云落,代你看世间繁华。

2018年5月9日航拍的蒿坪村异地重建并更名的感恩村。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无人机拍摄

人如此,家如此,国亦然。

十年,中国渡尽劫波,直面挑战。大小灾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各种困难一山放过一山拦。

就像当年无惧余震飞石,一路艰难跋涉,在路断之处翻过山、在湍流之处涉过水,排除万难挺进震中一座座孤岛的救援队伍,十年间中国这个巨人同样用脚在世间的荆棘丛中踩出了属于自己的“中国道路”,创造着更多的“中国奇迹”。

如今,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第40年的关口,全面深化改革在各个领域取得阶段性进展,综合国力持续跃升。

当美国不顾国际贸易规则悍然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当特朗普政府在贸易谈判中提出苛刻条件,当对手扯下遏制中国的遮羞布一次次赤裸裸阻击中国,世界上看好中国发展的国家和组织却越来越多。一些外国媒体甚至直言:贸易战,中国不会输。

诚然,我们不应陶醉于外界的溢美之词,但中国人应该对自己的发展充满勇气和信心。

还有什么比山摇地裂家破人亡更让人战栗?还有什么比房塌地陷生离死别更让人悲怆?

回首汶川,国家在剧烈的天灾面前没有倒下,同胞在惨痛的悲剧面前没有退缩。跌倒了能再爬起来,受伤了可以慢慢痊愈,房子塌了还可以再建起来。诚如一位作家所写:震后的汶川到处是废墟,但当你真正亲历了那里的人和事,你就会明白,那里是一座“不废之墟”。

悠悠历史,世间有太多民族在灾难面前一夜消失、从此成迷。中华民族并不比任何别的民族更幸运,更被命运之神眷顾。“不废之墟”,是一个民族得以绵延五千多年并在新时代走向复兴的精神写照。

废墟上的我们尚且没有一蹶不振,今天的中国又有什么理由不强大?

回首汶川,我们仍然要铭记灾难中迸发的巨大力量——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勇的中国人民!”

(三)

重建之初,人们决定原貌保存已经歪斜的钟楼,让时间的刻度在灾难一瞬定格。

并不是为了停在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

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

震后不久,一位深入震中的参谋在疲倦中没有停下思索,他开始构思一篇文章:“这次救灾的主要经验教训,一是指挥协调,救援不仅要有人数,还要有效率;二是修路为先,先让大型机械进入;三是重视专业性,救援质量可以提高;四是空军作用应该发挥得更多更大。”

像这样的反思和审视,十年间从未间断。进步在一点一滴积累。

川西某军用机场,当年,无数运输机、直升机正是从这里降落、起飞。机场上的人至今仍记得当初的辛酸:附近的飞机不够用,不得不从全国征调;中国的飞机不够用,只能向国外求助。没有国产大飞机,新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的空中运输行动夹杂着遗憾。

2018年1月18日,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展开多课目飞行训练,锤炼部队实战化作战能力。邓亮 摄

震后第五年,绰号“胖妞”的国产大型运输机运-20首飞。震后第八年,首批运-20在这个机场正式入列。

震后第十年,C919正在经受极端气候条件的淬炼和检验,运-20首次与空降兵部队联合开展空降空投训练。

伞花绽放,不由得让人想起那年的惊天一跃——

当年,空降兵15勇士留下遗书,从五千米高空向着震中跃下,震撼了全世界。

然而,当年汇集了空降兵最精锐力量的惊天一跳,却不得不承受“不知道有多大风险”的“盲跳”赌命。

为什么是15?因为后续部队只装备了抗风能力差的圆伞而不是15勇士所用的翼伞,伞降行动不得不停止。

而今,《解放军报》在一篇文章中披露了空降兵部队的巨大进步——

震后半年,空降兵集训的跳伞高度达到了5500米,环境条件则参照空降茂县时设定。

震后第八年,一套高空跳伞保障系统得到应用,系统集防寒、供氧、导航等功能于一体;

震后第九年,一款新型双人武装翼伞定型了,使用这种翼伞,跳伞员可以带着搜救犬、救援专家等一同从天而降。

同样的变化发生在陆航部队。

震后第十年,有媒体走进了汶川抗震救灾牺牲飞行员李月的家庭。伤口慢慢平复,一家人的生活慢慢好了起来。中国陆航力量也在越来越好。

5月11日,纪念“5·12”汶川地震十周年暨李月烈士雕像落成揭幕仪式在四川成都列五中学举行,这是揭幕仪式现场。中国军网记者孙智英 摄

李月所在的邱光华机组不幸失事后,一位战友强忍悲痛:如果我们的直升机性能再好一点,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看得再远一点,瞬间爬升能力再强一点,他们,也许就能在危急时刻越过挡在生命前头的那座大山。

邱光华机组失事后,中国陆航人的飞翔没有片刻停滞。

再苦再难也要飞!震后十年,中国陆航力量迎来了大发展、大爆发。有外媒评价:中国俨然已经成为一树之高的强国。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将视线从汶川转向全国,我们就会发现,中国人在以巨大勇气直面灾难的同时,也在以无穷的智慧和努力实现着自身的巨大进步。

这是与勇气一样可贵的精神力量。

当然,进步永远只有进行时。我们依然有许多短板、缺陷亟待改进。

汶川,曾发生过震撼人心的一幕又一幕——

年轻的士兵,几十个人聚在一起,用血肉之躯托举着伤者翻山越岭,在最初的日子过着通讯隔断、给养奇缺的艰难救援生活,因为缺乏大型专业救援设备,甚至靠着血肉模糊的双手在水泥与钢筋的废墟丛林中试图刨出被困者。

中国军“人”奋战在汶川。谭超 摄

有的努力穷尽了救援者的力气,收获的却是徒劳无功。

实事求是地说,类似的场景,在此后的一些巨大灾难中,并未完全绝迹。在一些危急关头,子弟兵仍然要靠血肉之躯、靠牺牲精神去战天斗地。

一个退役多年的老战友心疼自己的战友:什么时候,我们这支队伍才能彻底地不靠自己的身体去科学救灾?那才是这支军队真正的现代化。

我理解他的意思,也懂得他的期盼。这一天或许正在到来,或许已然不远。

但辩证地看,人类在自然面前,依然是渺小的。无论社会和技术如何进步,在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力量和难以预期的巨大灾难面前,人类依然会暴露出种种缺陷和不足,始终可能有超出人类技术极限的困难横亘在生命前头。

这样的时刻,我们这支军队所信仰着的为人民牺牲自我的精神力量,那种没有铲子就用手刨、陷入绝境就用命搏的大无畏气概,依然是弥足珍贵的。它将支撑着我们一次又一次绝境逢生!

这是穿越汶川而来的不变的军魂!

这是记录在歪斜大钟上历经沧桑而不变的时代刻度!

转载自中国军网

责任编辑:康文杰

为国防而生

生为国防 西邮国防生

我们的网站:https://gfs.xupt.edu.cn/

我们的公众号:xiyouGFS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