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魔头”让特朗普都害怕 | 我抒我读第47期这个“女魔头”让特朗普都害怕 | 我抒我读第47期

文丨曾茜(廣州圖書館)

主播丨吳央央(廣州電臺)

这个“女魔头”让特朗普都害怕 | 我抒我读第47期

她是讓美國總統瑟瑟發抖的女人!

特朗普是她頭號反對者:

“她是腦子被槍打了嗎?

簡直是最高法院的恥辱!”

她是“女魔頭”卻也是全民女神!

今天的節目,

將引領大家一起閱讀

《溫柔的正義》這本書,

瞭解爲性別平等奮鬥終身的她們。

3月23日在廣州電臺播出的《我抒我讀》第47期節目,我們請來廣州圖書館的曾茜,與大家分享 《溫柔的正義》的讀書心得。

三月份是一個屬於女性的季節,曾茜覺得作爲一個身兼房奴及孩奴的職業女性,爲了避免被那些叫囂着女王、女神卻虎視眈眈盯着錢包的商家看穿她不名一文的事實,所以強烈建議在這個將女性和一切都物化爲消費慾望的時代,女同胞們一定要用認真讀書來對抗自我的墮落,才被春節、情人節收割過的“韭菜”真的需要點精神雨露來繼續生長!

这个“女魔头”让特朗普都害怕 | 我抒我读第47期

在這個三月,我誠摯地向各位推薦這本《溫柔的正義》。乍一聽,正義應該跟法律有關,而溫柔則是指什麼,女性?是的!

這本書的英文原名即“Sister in Law : How Sandra Day O’Connor and Ruth Bader Ginsburg went to the Supreme Court and changed the world”,直譯應該叫《律政姐妹花: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桑德拉·戴·奧康納和魯斯·巴德·金斯伯格如何改變世界》。

这个“女魔头”让特朗普都害怕 | 我抒我读第47期

《溫柔的正義》

1

姐妹花攜手對抗性別歧視

这个“女魔头”让特朗普都害怕 | 我抒我读第47期

奧康納和金斯伯格分別是美國最高法院歷史上首位和第二位女性大法官,堪稱現代職業女性的典範。然而這本書不僅僅是講述她們如何成爲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女性職場成功故事,更重要的是聚焦於她們通過在審判中創設先例、對憲法的解釋等法律途徑,改變了世俗社會對於女性的歧視,持續推動社會走向真正的平等。

這本書是姐妹兩個人的合傳,奧康納和金斯伯格分別在1981年和1993年成爲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爲爭取消除歧視女性的歷史及文化而並肩戰鬥,均曾罹患癌症卻絕不退縮,並在長達12年的合作中完成了改變美國女性法律地位的偉大事業。雖然是有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平權運動的歷史背景,這對律政姐妹花才得以在大法官生涯中實現了改變世界的夢想。然而,當你認真審視她們二人的人生經歷和精神成長史,纔會深切體會到,無論逆勢、順勢,只有不改初心的堅持,方得始終。

2

性別歧視傷害的不僅是女性

这个“女魔头”让特朗普都害怕 | 我抒我读第47期

這本書最開始吸引我的地方,純粹是因爲網紅金斯伯格,2018年簡直是這位85歲老太太橫掃互聯網世界的一年。金斯伯格的紀錄片《RBG》取得了超過1155萬美元的高票房,同時還有一部以她爲原型創作的傳記電影 《On the Basis of Sex》上映;再後來她摔斷了三根肋骨的新聞驚動了美國人民,持續增加了她的網紅流量,以至於“臭名昭著”被用到她身上而成爲了褒義詞……

《溫柔的正義》這本書雖然是2015年寫成的,然而讀下來感覺金斯伯格獲得了更多關注——該書後半部幾乎都圍繞金斯伯格展開,雖然一半原因是2005年後奧康納因爲要照顧患阿茲海默症的丈夫而離任大法官一職,但顯然也是因爲金斯伯格更具有“奇里斯瑪”的特質。

这个“女魔头”让特朗普都害怕 | 我抒我读第47期

我對此書最深的印象是兩個故事和一個細節:故事當然是案件,而細節則彰顯了金斯伯格能成爲網紅的強烈個人風格。

在進入最高法院之前的十年間,金斯伯格參與了300多個與性別歧視有關的案件,她將其中6個案件打到了最高法院並親自辯護。這6個案子顯然都是她精心挑選,希望能在現有的憲法框架下通過憲法解釋,改變法律中對於性別歧視的習焉不察:其中1996年美利堅合衆國訴弗吉尼亞軍事學院一案,她爲女性爭取到了進入傳統上只招收男性的弗吉尼亞軍事學院的平等機會,強調了男女不應該僅僅因爲性別而被區別對待的平等意識。

老實說,即使我們是在自小被灌輸男女平等的社會里長大,也仍然會由於體力等原因,自然地認可“男女有別”的觀念,對專業、職業等領域存在的區別對待視爲理所當然。然而在金斯伯格看來,因爲性別差異而被分類是不可容忍的。另一個故事,則是她爲一個因妻子去世而要獨自照顧孩子卻不能享受社保福利的鰥夫打官司,現實的情況是,如果丈夫去世那麼帶着孩子的寡母是可以領取社保救濟,但失去妻子同樣要帶孩子的丈夫卻被剝奪了被救濟的權利。金斯伯格的辯護思路非常清晰:因爲性別歧視而帶來的不平等,傷害的不僅僅是女性,更是生活在這一不平等狀態中的每一個人。

3

雖千萬人吾往矣

这个“女魔头”让特朗普都害怕 | 我抒我读第47期

有一個細節很讓我觸動,相對於奧康納更爲專注法律本身的進步及服務公益的志願者精神,金斯伯格或許因其猶太人身份自幼經歷種族和性別雙重歧視,其進入最高法院之初即帶有明確的改變不平等現狀的法律願景。正是這種強烈的抱負讓她在2005年之後,即使因奧康納退休少了一個堅固同盟,她很難再通過法庭的判決來實現她認爲的社會正義,她仍選擇當庭宣讀異議意見書來表達與其他大法官的不同意見,雖千萬人吾往矣,這種知其不可爲而爲之的精神,難道不正是現代社會里的一種稀缺品質嗎?

这个“女魔头”让特朗普都害怕 | 我抒我读第47期

另一方面,雖然金斯伯格以“I Dissent”爲人熟知,但其實在推動男女平權的職業經歷中,無論是她,還是老成持重的奧康納,都採取了在體制內迂迴婉轉的策略——律師出身的她們,從來沒有采取過靜坐或者遊行等社會運動的激烈方式,而是選擇通過向女法官、女律師發表演講,參加律師協會、法學院重大活動及發表學術專業文章等方式,用與時俱進的觀念來消解法律中存在的性別不平等現象,從而引領法律領域的社會變革。這對於今天在體制內的年輕人來說,其實也特別有積極意義,我們也應該通過觀念進步來推動社會的進步,而不只是寄希望於激烈的社會變革

對於沒有法律基礎的人來說,閱讀這本書可能會稍嫌晦澀,尤其是其中多處涉及到多個憲法案例的律法條例解讀,然而對於真正愛讀書的人來說,讀一些很難讀懂但卻有助於明智的書籍,或者是在精神成長史上離開舒適區挑戰自己從而不斷進步的最佳途徑。

4

讓閱讀成爲一種生活方式

这个“女魔头”让特朗普都害怕 | 我抒我读第47期

我的工作也是跟公益閱讀有關,一直負責項目——廣州公益閱讀。

廣州公益閱讀(原廣州閱讀聯盟),2017年4月由廣州圖書館首倡,2018年3月廣州新華出版發行集團參與共建,以推進全民閱讀爲宗旨,致力於讓閱讀成爲一種生活方式。

2018年廣州公益閱讀(原廣州閱讀聯盟)聯合38家閱讀組織舉辦了600多場閱讀分享活動,超過2萬人次受益,活動分別在圖書館、社區、書店、醫院、學校以及律所等地開展,李娟、須一瓜、魏微等多位當代知名作家參與了廣州公益閱讀的閱讀分享活動,所有活動皆向公衆免費開放。

这个“女魔头”让特朗普都害怕 | 我抒我读第47期

節目錄制現場

这个“女魔头”让特朗普都害怕 | 我抒我读第47期

全城搜書:每週好書推薦

本週榜單是嘉賓精選5本優秀作品

好書榜單

↓↓↓↓↓

这个“女魔头”让特朗普都害怕 | 我抒我读第47期

最後,再給大家推薦2本好書

看看是否適合你的口味?

这个“女魔头”让特朗普都害怕 | 我抒我读第47期

《異見時刻》

《異見時刻》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九人”之一)金斯伯格的圖文傳記。

魯思·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於1993年由民主黨總統比爾·克林頓提名爲大法官,是繼桑德拉·戴·歐康納之後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第二位女性大法官,亦是目前唯一一位猶太女性大法官。金斯伯格的一生致力於女性權利的爭取、維護與保障。

这个“女魔头”让特朗普都害怕 | 我抒我读第47期

《等待》

文化大革命時期,軍醫孔林苦苦等待了十八年,終於能與結髮妻子淑玉離婚,當他與久久苦戀的情人吳曼娜結合的時候,卻失去了愛的激情。新的生活令他煩躁不堪,他重新去探望髮妻,卻在那裏找到了心底的平靜。輾轉多年,又開始了下一個無盡的等待。

三個人的感情糾葛,十八年的等待,是時間的囚牢,也是命運的奴役。

文化引領、機關先行,

如果各位黨員幹部想帶一本好書

走入《我抒我讀》電臺分享

歡迎報名加入我們!

《我抒我讀》電臺讀書節目

逢週六中午13:00-13:30播出

這是一檔以讀書爲主題的訪談節目

这个“女魔头”让特朗普都害怕 | 我抒我读第47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