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风靡大陆的10个台湾文创品牌

牧青按语

都说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其实应该是“人+文”,更确切地讲,台湾最美的风景是生活化的人和活态化的文。

《周易》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人文涵养,是人们代代深耕、代代相传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之所能。而这些文化的传承,要在这不断变化的新时代中留存,就需要赋予他们新的生命,新的语言,变的是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的文化潮流,不变的依旧是辈辈相传的智慧与文明。换言之,在我泱泱大中华的大陆地区,其文化内蕴与沉淀绝非台湾蕞尔小岛所能比的,5000年文化传承在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上,有谁会说没有遗留一些历史的痕迹,现在尚有56个不同风俗、风情的民族分布在东南西北不同的地域环境下,会激发我们多少创意?关键是学习台湾文创的一种方法、一种精神,活化大陆自己的产品,而非一味地照搬、复制、克隆。

【正文】

“农作是大地的一场‘偶然’,即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不会收成到相同的结果”,所以遇到情况不好的米,必须满怀赤诚的告诉消费者,而可爱的台湾人一直选择与农户站在一起。

因为敬天、惜物、爱人,所以一直保留着美好的手艺和心境,掌生谷粒深入农田,与农户维持亲密关系,采购价格由生产者来定,不议价。

掌生谷粒贩卖“台湾人的生活风格”,在地是台湾生活风格的一部分。

用写着书法的牛皮纸苞米,将纸雕放在蜂蜜的包装上,掌生谷粒的产品在包装设计上独具一格。这源于程昀仪女士对牛皮纸的一种特别的情感,她说小时候父亲总会亲手制作牛皮纸封面的剪贴簿,还会将牛皮纸搓成纸藤作为装饰,而牛皮纸甜甜的味道也跟食物非常搭配。纸上的书法也是她本人写的,她搜寻记忆中那些美好的事情,希望将它们传达出喜悦。

一般商家对蜂蜜的沟通仅限于口感或产地,但掌生谷粒却看到蜜蜂授粉背后“帮助植物传递生命”的价值。“众神的花园”系列蜂蜜通过特色的纸雕设计,掌生谷粒希望还原花未被采蜜时的状态。在创意的包装、感人的文案背后,这是掌生谷粒美好的初衷和善良的模式。

绝大多数人,被掌生谷粒“设计金奖级”的包装和迷人的文字打动,程昀仪女士说掌生谷粒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功夫是用在行销上,“我们卖的不是农产品,不是称斤论两,我们在讲华人的文化。象形文字是从记录农业、记录生活开始,米谷5000年的时间养活了黄种人,它有着厚厚的文化内涵,我们好好讲,可能一辈子都讲不完”。

熙熙攘攘的创意市集、鳞次栉比的文创商店、造型各异的特色作品……在台湾,用“无孔不入”来形容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恐不为过。在这其中,台北故宫是无法忽视的一个标杆。“传统新造”不再是新鲜话题,在华语文化圈里,能将馆藏衍生品开发的充满文创话题和经济效益的,只有台北故宫博物馆。

其实台北故宫的文创产品经历了三个阶段,总共50多年。

最开始,台北故宫的文创和许多其他博物馆一样,主要售卖一些展出文物的仿真品,从审美性观赏性文化性上来说,都只是旅游景区十块钱五个的批发价水准。

2000年之后,台北故宫开始向全球征集创意,最被人熟知的「朕知道了」的纸胶带就是在创意设计海选比赛中两个学生的方案,是台北故宫博物馆由“传统馆藏仿制品”制造走向“现代文创”开发之路的重要标志。

最后一个阶段,则是台北故宫开发自己的高端产品系列。制作高仿瓷器和画作,发行自己的出版物,这类定价偏高的产品面向的是小众市场的高需求客户,虽然市场份额不大,但是可以通过侧面来证明博物馆的开发创意能力以及供应能力。

除了大热的纸胶带,其他台北故宫热卖的产品还有「戴头上是发髻、拿下来是颈枕」的唐朝仕女颈枕、翠玉白菜折叠伞等。

“富春山居图”茶杯垫、龙爪开瓶器、翠玉白菜巧克力、肉形石耳塞……这一个个古今创意结合的产品,都出自台北故宫,其将尘封于记忆中的遥远文物,变身为时尚、实用的生活用品,把“老东西”做出了新趣味。而2015年,台北故宫博物馆再次推出“朕又来了”系列傲娇霸气的文创产品,包括夜光运动手环、圣旨文件夹、密奏文件夹等,“朕就是这样汉子”再一次火遍台湾。

阿原说:“台湾四面环海与充满山林的自然环境,蕴藏许多珍贵的青草药,是老天爷赐给我们的自然良方。可惜除了老一辈的人知道善加利用之外,现代人已多半不识”。相比常人,阿原由于自身的过敏肤质,对天然肥皂多了份依赖。

2005年,他成立的肥皂工作室,秉持“爱惜人身,将心比心”的原则,成为“尝百草的神农氏”,将台湾山坡的鱼腥草、田间的左手香和民间常用的艾草等天然生长的青草药材,拿来做肥皂。

为了保持肥皂自然的能量与生命力,阿原坚持不用工业纯净水和过滤水,而是从万里山区接引活泉水来做肥皂。为了保证青草药材的从一而终的品质,阿原开了农场。是对自然深植到骨子里的信仰,让阿原坚定站在所有的化学洗涤品的对面。

但台湾并不是缺少手工肥皂,相反市场还比较成熟,阿原脱颖而出的秘密,用他自己的话说,无非是比别人多了一份“爱惜人身”的信念、一份“将心比心”的坚持,以及在研发和行销方面多走了几步。

如今阿原正在积极开拓大陆市场,要将台湾人美好生活的价值观,和老天爷赐给人们的自然良方,分享给更多人,因为“清洁是一种修行”。

TALES神话言用当代创新设计,承载华人经典文化,以创造性兼具艺术性手法,在餐茶器皿、家饰及岩饰的设计领域上,获得业界一致赞誉及肯定,曾荣获日本Good Design及2015连续二年台湾精品奖等国际大奖,并于2013年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双品牌合作。

TALES神话言在空间设计上用光、影、窗、花,虚实交替,步移景换,带领使用者进入雅趣幻境中,让餐茗空间如同一曲优雅的花舞乐章。茶与水如情人,用茶文化为生活加温,泡杯茶,献上爱,用创意美学让爱加分。TALES神话言品牌涵盖瓷器、餐茶具、岩饰、香具及茶品等。主要包括:《花窗舞影》茶具系列 、“焙茶坞”系列。

《花窗舞影》茶具系列,以西方珐琅的技巧特色加入苏杭园林花窗纹饰,融合为兼具东西美学的现代时尚餐茶具。

“焙茶坞”系列集结八位曾获得各大茶叶比赛特等奖殊荣的茶农,将台湾乌龙茶结合文创设计优势,引用乾隆皇帝茶舍名称“焙茶坞”作为新茶品牌,将“君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长寿之道,转化成现代生活及养生的文化意涵。

渊远的中华文化中,向来以器载道。器物的外形不但优雅庄重,也承载着深奥的内涵。艺拓执行长曾国源表示,TALES神话言致力于帮中华文化“说故事”,“世界是复杂多元的,我们希望透过神话言TALES每一个作品里的故事,把传统文化的典雅融入生活用品中,传承中华文化,发现当代美学的真谛。”

GABEE.创始人林东源先生于1997年正式进入咖啡行业。2004年11月1日,林东源在台北开了一家咖啡店,它有个很特别的名字“GABEE.”,合起来念就是闽南语“咖啡店”的意思。之所以取名为“GABEE.”,“听到的人都会知道我们是很本土的咖啡店,我们适用这种俏皮的方式在做行销”。

一杯好喝的咖啡最重要是Barista的专业技术。创始人林东源先生在国内外夺得无数的奖项,经常受邀国内外专业评审与表演,担任国家代表选手教练,在各餐饮学院,职训中心与教育中心担任讲师,不断地致力于推广专业咖啡文化。为了能让咖啡深入到更多的群众,开始协助发行coffee t&i 国际中文版专业咖啡杂志,并借由跨界合作的方式,将咖啡融入生活周遭所有的事物,让咖啡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份,创造出独特的咖啡文化。

GABEE. 已与超过40个品牌进行跨界合作,玩出许多让人惊艳的活动与商品,这些成功的案例也让所有的人体会到“咖啡有无限的可能”。在“GABEE.”咖啡店里,客人们还可以购买到很多周边的产品,有T恤、被子,还有咖啡渣做成的手工皂。

在计算机排版成为印刷业主流之前,书籍报纸多采铅字排版的活版印刷。那时的书页不像现在这样平滑,抚摸纸上的文字,可以感受到淡淡的凸痕,那是活版印刷的压痕,是铅字的脚印。

曾经遍布神州的铸字行,随着电子印刷业飞速发展而退出历史,偌大的台北,只剩下最后一家叫做“日星”的铸字行。日星传人张介冠先生说,如果日星没了,等于断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活版印刷的命脉,子孙们将不知道祖先做的是那项行业。

他说,用铅字印刷的书,独特的触感会让整个人进入文字的世界,在字句之间流连忘返,这是现代书籍做不到的。

而张介冠先生的匠心与多年的坚持,终于在台湾文创产业兴起的潮声中迎来喜讯。台北最后一家铸字行、拥有整个华语世界最后一批繁体铅字铜版模的日星,陆续受到出版和文创同行的青睐,设计兼具怀旧与创意的“铅字小礼盒”、开发活版字体库、向年轻人传授活字印刷技术,日星也开始成为华人旅客到台必须探访的汉字圣地。

越是如此,张介冠先生越感世事无常的可贵。他在自己名片上印下“昔字,惜字,习字”一行小字,他说中国文化优美的造字哲学和手艺,值得被好好保护,永续流传。

2012年台湾物外设计工作室(Ystudio)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两位年轻的设计师杨格和廖宜贤,以“感受书写的温度、文字的重量”为起点,设计制作出用铜铸造的文具系列,其最大特色是其产品使用的特殊材质以及由此发展出的融合书写文化的品牌内涵。

在这个多数人通过电子设备传情达意的时代,物外却执拗地做笔,造一件好的器物,并且真正的在生活中使用,吃饭喝茶、行路睡觉,在当中领悟器物的朴实美好,这才是真正过日子的况味、设计存在的根本。

物外Ystudio 手工制作的金属笔提出“手写的温度”这个概念,结合台湾设计与传统工艺,创立了“露铜系列”与“黄铜系列”两类设计文具。特意选用具有重量感,且外貌会随时间变化的黄铜,红铜与实木材质,并且制作中最大程度上保留有材料原有的风貌,使得每一样文具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染上主人的手泽与时间的痕迹。

物外的设计理念强调传承的意义,文化的传承,工艺的传承,物件的传承。物外Ystudio 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消失的文化和手工艺品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在台湾,因为有诚品,做书店不太容易被议论和传言的事情,然而台湾有一家入选“全球最美的二十家书店之一”的书店,却不是诚品,而是VVG Something好样本事。

来自台湾的VVG好样集团成立于1999年,是渐进式关怀美好生活的实践者,从一家小餐厅的经营开始,秉持着向台湾人传递更优质的美学观的理念,16年来一直坚持对生活美学的实践。

目前,VVG好样集团已发展成为多元化经营的事业体。VVG好样集团已布局了这些品牌:好样本事VVG Something、好样喜欢VVG Chiffon、好样思维VVG Thinking、好样棒棒VVG BonBon、好样餐桌VVG Table、好样餐厅VVG Bistro、好样外烩VVG Catering(展演品牌,无门店)、好样公寓VVG BB+B、好样小小VVG Petite、好样秘境VVG Hideaway和好样情事VVG Action、好样文房chapter。

VVG说,台北过去总爱将就,也缺乏美学的教养,所以在品尝VVG的美食、悠游VVG的理想空间时,也该让自己拥有一样的灵魂,把自己完全打开,用力地思考,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把每个细节做到最好,让台北因为我们而真的变得更好。

在VVG,你能看见琳琅满目,能感受到被美好包围,却没有丝毫的刻意与夸张,这是体验生活美学的最佳状态。正因为有“用生活的方式教育这个城市”的美好信念,才有好样敢想、敢做、而且一定要尽己所能做到最好的生活美学价值观。

FRANZ(法蓝瓷),一个将东西方艺术完美融合的瓷器品牌。创立于2001年的台湾品牌法蓝瓷,是顶级礼品代工商陈立恒先生“为他人做了很久嫁衣”后创立的品牌,凭借着充满艺术创意的设计和巧夺天工的技艺,快速打入海内外政商名流圈。

法蓝瓷把生产基地设在中国景德镇,然而即使回到全世界陶瓷艺术的故乡,法蓝瓷作品同样绝不拘泥,结合东方美学思考与西方新艺术(Art Nouveau)的装饰风格,用浮雕与雕塑的立体造型和浪漫梦幻的丰富色彩,主动融入全球美学元素,用东方哲学与美学的包容性,打造深具国际审美的作品。

融入国际不等同于抛离或弱化原本的基因,而是取决于品牌文化的建立之初,是否具有足够包容的哲学和市场视野。一千多年来,陶瓷一直是最具识别的“中国语言”,是全世界人们对东方文明的共同认知,法蓝瓷恰恰是在新的时代语境里,用流传已久的“瓷语”,跟世界进行新的对话。

当最热闹的台北夜市已经开始昏昏欲睡,热闹浪潮退却之后,此时诚品敦南店跟其他时段相比,不过是少了些观光客,多了些埋头阅读的年轻人。

台湾诚品书店创办于1989年,经营初期以销售艺术、建筑类书籍为主,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04年转变经营模式后才开始盈利。有了文化的植入,和文化创意的延伸(比如书店里的CD、家居用品、文具、礼品),诚品从“单一的书店”转化为复合业态的“诚品生活”,如今,它已不是一间只卖图书的书店。

诚品是「城市人的集体创作」,连锁而不复制的经营模式,尊重各地文化特质,透过「人、空间、活动」的互动积累,发展出不同的场所精神和经营内容,塑造了城市中不同角落、不同内涵的文化氛围。

台湾诚品目前开有42个分店,每个分店各有特色,诚品不只卖书,还行销文化,倡导文化美学的生活方式和慢生活节奏。不论是书、还是各类文创艺术品和服饰以及空间打造上都极具代表性。

诚品书店之于台湾,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代表。这里有大量的书籍、生活零售产品、餐厅、咖啡馆,文化生活的一切都是诚品的。这个坚守20年才逐步做强的品牌,本着人文、艺术、创意、生活的初衷,背后的本质是坚守人文理想的情怀。

都说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其实应该是人+文,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文。

《周易》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人文涵养,是人们代代深耕、代代相传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之所能。而这些文化的传承,要在这不断变化的新时代中留存,就需要赋予他们新的生命,新的语言,变的是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的文化潮流,不变的依旧是辈辈相传的智慧与文明。

生机盎然的文创品牌,是整个生态系统良好运转的直观呈现。以上10个品牌10个关键词,从不同的角度揭秘了台湾文创的特色理念,而这远远不是全部。在文创产品越来越受大众欢迎的今天,以后必定还会有更多值得我们期待的文创品牌不断涌现。

来源:旅游归话

原题:10个品牌 10个关键词 揭秘台湾文创的理念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