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溫福(右)在觀察超級稻

金秋時節,瀋陽市遼中區卡力瑪院士工作站暨水稻實驗站的500畝稻田一片金黃,一陣風吹來,掀起層層稻浪。遼寧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這裏種植的新品種“北粳1501”“北粳3號”進行實地機械收割測產,去雜去水後分別測得畝產775.56公斤和710.8公斤。專家組認爲,面對今年水稻孕穗期、抽穗開花期持續高溫的不利生產條件,水稻實驗站通過採取平衡施肥、節水灌溉、病蟲草害統防統治等新技術,使新品種的生產能力仍保持了較高水平。

遼中區卡力瑪院士工作站暨水稻實驗站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瀋陽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所長陳溫福教授創建,是遼寧省第一座建在村裏的院士工作站。12年前,陳溫福教授在卡力瑪村租種200多畝農田,先後培育出沈農9816、沈農9903、北粳1號等20個高產優質粳稻新品種,其中6個品種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爲超級稻品種。這些稻種產量高,米質好,抗病性強,深受農戶歡迎,目前已經在遼寧省適宜稻區廣泛種植。2016年9月建成院士工作站暨水稻實驗站以來,院士團隊致力於把卡力瑪村變成北方水稻科學研究中心、人才培養中心、成果轉化與示範推廣中心和科普基地,培育出更多適宜北方稻區種植的粳稻新品種,研製出更多綠色節本增效栽培新技術,讓每畝土地生產出更多優質稻穀。

張文魁、張宜軍/攝影報道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爲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