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3550元/噸的期貨價格低於新糧價格,但考慮目前市場上早年粳稻生產的粳米佔有相當大比例,比如今年黑龍江拍賣量最大的爲2014、2015年粳稻,其成交均價約在2029、2250元/噸,算上相關費用,拍賣總成本僅在2329元/噸、2495元/噸,綜合考慮這一情況,該掛牌基準價是比較合適的。一位資深期貨投資者一語點醒記者,“期貨合約價格往往反映的是當時市場上交割成本最低的產品價格”,他說,因爲參與交割的投資者爲獲得自身利益最大化,通常會選擇符合期貨交割質量標準、且現貨價格最低的產品用於交割。

粳米期貨上市在即,市場期盼已久的掛牌基準價今日“出爐”。據大商所通知,粳米期貨各合約掛牌基準價爲3550元/噸。怎麼低於當時新糧價格?市場人士普遍表示,該基準價十分符合市場“最低成本”交割原則,與市場對遠期粳米期貨價格的判斷基本一致。

目前國家對2019年生產粳稻的最低收購價已經公佈,爲1.3元/斤,與2018年相同,按此計算的粳米出廠價至少得3800元/噸,粳米期貨掛牌基準價是不是低了?一位資深期貨投資者一語點醒記者,“期貨合約價格往往反映的是當時市場上交割成本最低的產品價格”,他說,因爲參與交割的投資者爲獲得自身利益最大化,通常會選擇符合期貨交割質量標準、且現貨價格最低的產品用於交割。對於粳米期貨來說,投資者也會傾向於交割“成本最低”的粳米。“雖然3550元/噸的期貨價格低於新糧價格,但考慮目前市場上早年粳稻生產的粳米佔有相當大比例,比如今年黑龍江拍賣量最大的爲2014、2015年粳稻,其成交均價約在2029、2250元/噸,算上相關費用,拍賣總成本僅在2329元/噸、2495元/噸,綜合考慮這一情況,該掛牌基準價是比較合適的。”他說。

據瞭解,粳稻市場長期實行最低價收購政策,目前,不僅當年粳稻生產的粳米在市場上銷售,國家拍賣的早年粳稻加工的粳米也可進入市場,並進入終端消費環節。爲避免儲存時間過長、儲存條件不好而品質差的粳稻生產的粳米進入期貨交割,粳米期貨在國標基礎上,增加了脂肪酸值這一能夠有效判定新陳度的指標,規定脂肪酸值指標不超過18mg/100g,而對於生產粳米所用粳稻的年份,則不做要求。

記者從黑龍江某米廠獲悉,目前國家對進入食用消費領域的大米沒有年份要求,只要儲存好,符合相關標準,都可以進入市場。目前米廠加工的“新糧”定價高,主要走品牌銷售渠道,更大量的米是通過參與拍賣符合食用條件的早年粳稻加工而成,批量發運至全國各地。該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年1月時,雖然國家停止粳稻拍賣,但很多大型米廠都有能力提前將拍賣獲得低價稻穀存儲到1月再加工銷售,如果期貨價格定在3800元/噸,這些企業就會有很大的套利空間,因此3550元/的價格更合適。”

某期貨公司負責人提示,對於準備參與粳米期貨交易、交割的投資者,要重點做好如下兩方面功課:一是準確瞭解不同年份粳稻拍賣價格,準確估算不同年份粳稻生產粳米的價格,對能夠參與期貨交割粳米的價格有較爲準確的判斷;二是對照脂肪酸值等指標,提前檢驗摸底,保證交割的粳米符合要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