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正在趕來的路上,請各位客官隨後在【喜馬拉雅FM】APP中搜索 “大錘說史” 關注收聽本期音頻節目。

友情提示

我們 “BT歷史零售” 公衆號正式更名 “大錘說史”

大錘爲大家推出全新系列《三國演義細節解密》,在每週一晚,大錘都會爲你揭祕三國,希望各位讀者老爺多多支持!本期第四十三回!

上一回三國演義細節解密,大錘跟列位讀者聽友,聊到了我們開啓的話題“東漢末年劉室三牧”中的最後一位州牧,益州牧劉焉。大錘介紹了劉焉在東漢末年的劇烈政局變亂中是如何隱忍自保,成功爬到了東漢朝廷的九卿高官的。

上一期的末尾處咱們談到,劉焉在公元188年,也就是他60歲這一年,突然一改之前的作風,主動向朝廷建言獻策,名義上是整治朝廷州郡的統治不利,實際則是給自己找了一塊地盤,這個曾經看起來與世無爭凡事都躲得遠遠的名士,突然變得野心勃勃,跑到益州去爲自己的武裝割據做準備去了。劉焉突如其然的爆棚野心,從何而來呢?本期大錘說史,爲您講述。

在正史《三國志》中,關於劉焉從老實人向野心家過渡的關鍵過程,是這樣描述的:

劉焉起初建議朝廷派他這樣的名士去當各地封疆大吏的州牧,本意是要順理成章安排自己去最南邊的交州去避禍。結果這個時候著名的讖緯大師董扶卻來私自找劉焉說:“京師洛陽即將大亂,我觀察了益州上空,有天子氣。”

劉焉正是因爲董扶的這番話,改變了原來的注意,決心跑去益州去接應這一份天子氣去了。按照《三國志》的說法,一輩子當老實人的劉焉,到了自己60歲快完蛋的歲數上了,正是被董扶的這一番預言,把自己心中的帝王野心給勾搭出來了,這種慾望就如同烈火,一旦燃燒起來就無法熄滅了。

董扶

應該說,正史的這段記載和評論,是有一定依據的。大錘在之前的《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二十六:童謠猶如閻王帖,誰在幕後操縱》一章中曾經提到過,我國兩漢時期是讖緯之說大行於世的時代,尤其是兩漢之際,信奉讖緯的大有人在。

東漢的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當初也是依靠“劉秀當爲天子”這樣的讖緯謠言,成功在民衆那邊的合法性方面掛了號,有了基礎。而且告訴劉焉這個讖緯說法的,是當時東漢最有名氣的讖緯大師之一的董扶,他向劉焉提建議的這一年已經80歲了,此前可以說是預言多次中靶,可謂是專業喫這碗飯的,靠着這個專業技能和他的學識,董扶的名氣非常大,當時號稱儒宗,他受大將軍何進推薦,擔任了朝廷的侍中一職。從當時的歷史條件來說,讖緯之說還有一定的市場,董扶的話,確實可能打動了劉焉。

但是實際上,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

劉焉從20歲擔任郎中,在東漢官場幾經沉浮,混跡了40年,憑着過人的智慧和隱忍的自保技能,熬過了兩次黨錮之禍,又避開了黃巾亂局,如果只是一句讖語就能把他撩撥得野心爆棚,他是不可能混到今天這副風生水起的樣子的。

如果我們考察劉焉的年齡和他想避禍的初始地點交州,我們就不能推測這位60歲老人的種種心機:大錘在以前曾經說過,東漢末年人們的平均壽命只有20幾歲,而那個時候也特別盛產五六十歲快死掉時野心爆炸的老人,比如董卓快60歲的時候引兵進了洛陽,劉表快50歲的時候一騎定荊州。

60歲的劉焉,在隱忍了一輩子之後,很可能要爲自己的後代做一點別的打算了,所以他要選一個自己能夠罩得住的、東漢王朝以後管不住的地方,把這塊地盤作爲自己留給後代的基業,所以他選擇了離朝廷中樞最遠的交州,而且作爲邊境的交州地處南方,不會有北方幽州那種與少數民族的慘烈邊境衝突,比較安全。

從地理和軍政角度來考慮,交州正是這樣一個比較安全的選擇,唯一的遺憾是交州的人口不多經濟不大行。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董扶給劉焉帶來了更好的選擇——益州。益州比交州的人口更多經濟更發達,而且因爲蜀道難的緣故,朝廷依舊不大容易能夠控制得住。

更重要的是,劉焉顯然看到了董扶此次前來送達讖語背後的重要信息——董扶是益州本土的大名士,而且在朝廷和益州當地都具有重大影響力,他來找劉焉,可以代表當時益州一波人的態度,那就是益州以董扶爲代表的一波人,願意擁護劉焉爲益州的掌門人,這相當於在益州提前爲劉焉準備了基本盤,這種優勢是劉焉去交州無法得到的便利。

益州這夥豪強,有兵有糧有錢還有當地名望,唯一欠缺的就是一個朝廷派下來的名士當招牌,劉焉跟當初的劉表一樣,因爲自己沒有什麼實力和人馬,又名氣很大,正好符合益州本土豪強地主的要求。

劉焉正是在接受讖緯之說的同時,也收到了董扶帶來了這些關鍵信息,經過仔細的權衡,他選擇去了益州。天子氣那種東西,信不信兩可,但是提前取得益州部分豪強大族的支持,這個是他空降地方當州牧最大的政治資源。

而這之後的歷史,也確實如劉焉和董扶商量好的那樣。公元188年,益州馬相等人組織黃巾軍,益州刺史等人被殺,州郡大亂,在這種情況下,益州本土豪強需要一個外來的名士和朝廷官方背景的人出面,來整合他們的力量,穩定鄉里。(這個動機和需求跟支持劉表的荊襄本土豪強的訴求非常接近)就此,劉焉得到了名正言順的機會。

而益州本土的豪強大族賈龍等人,一方面聚集自己的家族兵力鎮壓黃巾軍,一方面在董扶的牽線搭橋下,都支持了劉焉主政益州。比起同宗劉表單槍匹馬去荊州的風險,劉焉去益州更像是謀定而後動、談好價錢去收貨的一次執行合同。80歲高齡的董扶也一併跟着他回益州。在董扶的影響下,任安等一批益州讖緯經學人物都跑進了劉焉的陣營。

有了益州豪強大族的支持,有了董扶的牽線搭橋,劉焉終於成爲了益州之主。但是這位看起來老實了40年的劉焉,跟劉表一樣,都不是任由本土豪強大族揉捏的麪糰,老實人發起火來比尋常人還要厲害,劉焉的到來,並沒有讓益州豪強大族從此穩定下來,反而成了又一輪政局紛亂的開端,這其中究竟發生了哪些益州本土豪強沒有料到的事情呢?下一期三國演義細節解密,大錘爲您繼續講述。

熱門推薦

非正常歷史研究人員,專注歷史銷售幾千年~我們以史爲鏡,可以照亮你的美

大錘說史

想看有趣的歷史八卦

我們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