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根據國際能源署8日發佈的一份報告,正在尋找煤炭消費替代品以對抗空氣污染的中國將在5年內成爲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消費國。

據合衆社10月8日報道,“由於實施了使所有行業脫碳並減少本地有害空氣污染的政策,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增長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到2023年更將超過歐盟,成爲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消費國,”國際能源署的最新預測說。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報告,中國還將引領太陽能光伏產業的擴張,佔到全球擴張規模的一半以上。

“到目前爲止,中國仍是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絕對領頭羊,到2023年佔全球光伏裝機容量的比例將接近40%,”報告說。美國和印度排在中國之後。

報道稱,中國曾面臨着嚴重的空氣污染,自2013年以來,中國主要通過關閉燃煤電廠和減少燒煤取暖來降低煤炭消費量。

不過,報告還說,就可再生能源在總能源中的比例而言,巴西是迄今爲止所佔比例最高的國家。

國際能源署的報告還說,巴西“2023年最終能源消耗總量的近45%”將來自可再生能源。國際能源署的報告提到,生物能源和水電是這個南美國家的主要可再生能源。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巴西一直致力於使用以糖爲原料的乙醇作爲燃料。大多數汽車使用乙醇或汽油-乙醇混合燃料。

報告說,2018年至2023年,利用儲存在生物質中能源的生物能源將成爲全球增長最快的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能源在未來5年將繼續擴張,佔到全球能源消耗增長的40%。”

據報告,全球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在電力部門增長得更快,而在運輸和熱能部門增長較慢,“原因是政策支持不力和存在額外的使用障礙”。(編譯/王笛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