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寧西部地區的朝陽市大山深處裏有一戶人家,多少年來,這戶人家一直相守大山,5代人獨居大山裏過着“與世隔絕”的生活。在當地人的眼裏,這戶人家住的地方是“風水寶地”,捨不得離開的地方。本文主人公是一對7旬夫妻和39歲兒子的故事。

“我們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家裏幾輩人都在山裏住,現在都5輩人了。”10月16日,73歲的呂明軍和68歲的孫玉賢介紹起了家族的事兒。據夫妻倆說,呂明軍和老伴養育了4個孩子,2個兒子2個姑娘。“大兒子結婚在外成家,2個閨女也出閣了,二兒子爲了管我們,哪兒也去不了,都39歲了,還沒有說上媳婦兒。”

據夫妻倆介紹,呂氏家族祖輩在大山裏生活,原來是一大戶人家,隨着時代的變遷,呂明軍的老叔家在多年前搬到外面居住,現如今,就剩下了呂明軍夫妻倆和兒子在大山裏生活。圖爲呂明軍大山裏的小院。

呂明軍在2年前患上了類風溼,腿腳不利索,一點累活也幹不了。呂明軍老實憨厚,言語不多,談及山裏居住的事兒時說:“打小就在這兒出生的,老一輩子的人就在這兒,一住就是好幾輩子人。多年前,尋思着搬遷,但後來給耽誤了,我這一住就是這麼多年,啥習慣不習慣的,這麼多年,不習慣也得習慣了!”

孫玉賢性格開朗,有着農家人的淳樸和熱情。據她說,她念過5年的書,因小時候患上了眼疾給耽誤了,20歲結婚就在大山裏居住,因爲地處偏僻,道也不好走,平時很少出去。

“住這兒就是肅靜,雖然日子清貧,但喫用上不缺。”孫玉賢在自家菜園旁介紹說。“5年前,政府給送上的電,真是給我們家解決了大問題。以前就是煤油燈和點蠟呀,太不方便了。”

孫玉賢說,困難日子就是一點點熬着過來的,以前喫水是靠着軲轆把子水井,現在好了,安上了水泵,水直接可以進屋了。“過去大冬天裏挑水,大冰溜子凍滿井口,喫點水太費勁了。”

“以前人口多,住的地方都很緊張。”孫玉賢說:“這5間房子,住了快70年了。早些年,孩子他爹的老叔家和我們擠住一個房,我們住西屋,他們住東屋,哎,別提多不方便了。後來他們搬走了,另一半房子我們買了。”

攀談中,呂明軍夫妻倆雖說在大山裏一住這麼多年,日子較爲清貧,但自立自強的精神品質着實讓人感動。現在夫妻倆最大的難事就是二兒子的婚事。“這孩子爲了管我們老倆口,都耽誤說媳婦了,眼瞅着過40了,就是沒媳婦,孩子太孝順,讓他出去,他就是不走,怕我們在家裏過不下去。”

上圖爲呂明軍的家淹沒在大山之間,如果不注意觀察,根本發現不了這戶人家;下圖爲通往呂明軍家的山路。多年來,他們一家人就是靠着這條5華里左右山路與外界保持着通聯。

5代人大山裏居住,如今僅剩下3口人。在山裏居住生活,在外人看來是“世外桃源”,但在現實生活中,誰又知他們一家人的難處。“我出去外面闖蕩,爸媽誰管?年歲都大了,太累的活幹不了,我出去,真是不放心。”老夫妻倆的二兒子年輕帥氣,言詞中看不出像久居大山裏的農村人。圖文原創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侵權必究。微信搜索 視覺朝陽 微信號 關注分享更多精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