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校长白乐瑞(Lawrence S. Bacow)

参访北大并在“大学堂·北大讲坛”发表了

题为“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的演讲

让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新鲜出炉的演讲摘录吧

白乐瑞校长演讲精彩瞬间回顾

北大是为大学之道而建的大学,是为思想自由而建的大学。

哈佛和北大都有着对高等教育的坚定信念,两校的学生和学者之间有着深厚的联系和紧密的合作。

我们现在如何培养人才和智力资本,就至关重要。

哈佛大学校长赴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哈佛大学校长赴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发现和创新的过程总是复杂而艰辛的。这个过程需要创造力和想像力,但更重要的是勤奋的工作。卓越不是轻而易举可以获取的,且谁都不可能仅凭一己之力取得成功。

追求和创造知识的人们之间,总是有一种跨越时空的相互关怀。

哈佛大学校长赴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我相信,保持学者之间跨越国界的交流,对我们今天在座的所有人来说都至关重要。不仅如此,任何关心高等教育在人类生活中所起作用的人,都应该能够理解其中特殊的意义。

哈佛大学校长赴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哈佛在美国,北大在中国,我们都有责任为各自的社会做出贡献,促进各自国家以及全世界的发展。而我们作为大学,要真正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唯一的方法就是践行和维护那些能够超越国界的学术价值。

开创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是从大学校园里开始生长。改变传统思维模式需要巨大的决心和毅力,也需要欢迎对立观点的意愿,需要直面自己错误的勇气。

从远处看,哈佛大学好像有一个统一的声音。但实际上,哈佛是不同声音交响共存的地方。

改善我们的社区,改善我们的世界,这是我们大学的职责。

哈佛大学校长赴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我们的大学必须继续坚持这些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与众不同的价值:真理,卓越,和机遇。

我们必须维护和强化我们之间的学术交流,让我们能够携手共进、引领世界。

哈佛大学校长赴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哈佛大学校长赴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哈佛大学校长赴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演讲结束之后,白乐瑞校长回答了现场同学的提问。

来自社会学系的同学提出了关于“大学应该在社会问题的进程中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白乐瑞说:“每个大学自己决定了在社会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大学是一个实验室,我们实验的东西有很多,来证明我们的一些想法是可行的。”

当被问到“哈佛如何开放不同思想和声音的窗口”时,白乐瑞回答道:“想要真正追寻真理,你必须要不断试验,你不是生活在回音室里,你要跟你想法不一样的人交流,要去聆听跟你意见不同的声音,但是不要过于迅速地去判断。”

哈佛大学校长赴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哈佛大学校长赴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哈佛大学校长赴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演讲结束后,白乐瑞校长回答现场同学提问

哈佛大学校长赴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在演讲会举行之前,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在临湖轩会见了白乐瑞校长一行,并进行深入交流。

哈佛大学校长赴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会见结束后,白乐瑞校长还参观了古朴精粹的北京大学古籍展,从岁月淘洗的卷轴册页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幽深底蕴。

哈佛大学校长赴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哈佛大学校长赴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白乐瑞(Lawrence S. Bacow)简介

哈佛大学校长赴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白乐瑞(Lawrence S. Bacow),哈佛大学第29任校长。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院士。曾任塔夫茨大学校长、麻省理工学院校务委员会主席。

白乐瑞1951年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的一个移民家庭。本科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以优等生身份毕业后,1972年,白乐瑞到哈佛大学攻读研究生,先后在法学院和肯尼迪政府学院获得了法律博士学位、公共政策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1977年,博士毕业后,白乐瑞回到了母校麻省理工学院,在城市研究与规划系从事经济学、法律与公共政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从此进入学术界。在麻省理工学院,他工作了24年,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讲座教授。

1998年至2001年,担任麻省理工学院校务委员会主席。

2001年,白乐瑞被遴选为塔夫茨大学第12任校长。在他卸任前的2010年3月1日,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宣布任命白乐瑞为白宫顾问团成员。

2011年6月,白乐瑞卸任塔夫茨大学校长一职。

2011年5月,白乐瑞进入哈佛董事会,成为该校两大管理团队中的一员。

2018年7月,白乐瑞接任哈佛大学校长。

2018年接掌哈佛大学后,白乐瑞校长首度访华便来到了北京大学。北大与哈佛之间亦有着源远流长的“前缘往事”。

北大与哈佛

北京大学与哈佛大学的关系源远流长。

20世纪初期,两校就开展了在敦煌研究项目方面的合作。

1928年,哈佛燕京学社成立。

在20世纪30年代,燕京学社支持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the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的发展,并创办了哈佛燕京图书馆以及《哈佛亚洲研究杂志》(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燕京学社为燕京大学以及中国的其他五所大学提供直接支持。1952年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燕京大学文、理科并入北京大学。

哈佛大学校长赴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图为哈佛大学的韦德纳图书馆旁来自中国的精美石雕赑屃,它是1936年哈佛三百年校庆时,由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胡适与其他哈佛的中国校友所捐赠。

哈佛大学先后有四位校长到访北大并与师生亲切交流,他们分别是:陆登庭(1998)、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H. Summers)(2002年)、两度来访并于2008年接受北京大学名誉博士学位称号的德鲁•吉尔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2008年;2015年)、以及今日来访的白乐瑞校长。

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前夕,时任哈佛校长陆登庭(Neil L. Rudenstine)应邀来访并发表演讲。

近期,北京大学与哈佛大学在多个领域都开展了合作,比如两校图书馆间的密切协作,尤其是“中国历代传记资料库”(CBDB)项目等等;以及丰富多彩的师生交流项目。

未来,两校将拓展合作范围,提升合作层次。在定期联合开展会议/论坛、学者交流、学生联合培养、联合成果发布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涉及的主要领域将包括:高等教育、环境与能源、人工智能等重点课题上的研究合作,以及进一步提升两校图书馆在数字人文等领域的建设与发展。

哈佛大学校长赴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北大与哈佛已有多种形式的交流项目,如哈佛燕京学社提供的教师、博士生进修项目、北大-哈佛学生间开展的社会服务项目等。

哈佛大学校长赴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2013年1月,主题为“挑战与合作:崛起中的中国和调整中的美国如何处理双边关系以及应对全球问题”的北大-哈佛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哈佛大学校长赴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2013年5月21日,北大加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在线课程项目(edX),为edX带来更为丰富和多样化的课程。

哈佛大学校长赴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2014年,北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与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联合成立了“生态城市联合实验室”,实验室设在北京大学,每年哈佛大学选派研究人员进驻联合实验室,双方共同开展教学、科研、出版及其他学术交流。

哈佛大学校长赴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2017年暑期,北大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哈佛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气候与环境合作项目首届联合暑期学校在北京大学举办,北大和哈佛共有14位教授为暑期学校授课。

“大学堂·北大讲坛”

作为中美两国高等院校的代表,北大与哈佛的交往共建是中美高等教育对话的缩影与重要窗口。

此次白乐瑞校长演讲作为“大学堂·北大讲坛”高端国际演讲大学校长系列第一讲。

哈佛大学校长赴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大学堂·北大讲坛”是北京大学全新打造的高端国际演讲品牌,云集全球各界重量级嘉宾,汇聚思想与智慧,传播知识与价值,并通过双语视频将精彩演讲呈现给社会大众。

该演讲品牌将包含六大系列:元首政要系列、诺奖得主系列、顶尖学者系列、大学校长系列、中外大使系列和行业领袖系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