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9日晚,我們天津大學學生科技創新協會與天津大學圖書館管理委員會合作舉辦的津津相連活動又一次準時撥通了天津大學定點支教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衝乎爾鎮寄宿制中學的視頻電話。此次我們於圖書館新技術體驗區舉辦了這一活動,那這次我們又將給千里之外的小闊愛們帶來怎樣的不一樣玩意兒呢?

  

  先給大家放個圖體會體會。

  相信大家都蒙(cai)到了吧,這次就是教小朋友們製作中國結。

  中國結本身象徵着吉祥如意和希望,希望孩子們能在學習製作中國結的過程中感悟到中國文化的魅力與精深,讓他們在接受文化薰陶的同時更加熱愛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

  這次請到的是一位顏值超高的主講人楊沁,一位來自北洋手工藝社的才女,授課講解了蛇結和雙錢結的製作。

  

  咳咳咳,敲黑板,正式上課了啊

  

  首先楊沁和千里之外的小朋友熱情的自我介紹一下就拉近了和小闊愛們的距離。

  

  隨即開始了教授小同學們怎樣編好蛇結。蛇結形如蛇骨,是中國結編繩裏面最基本的結型。

  “先把上面的線包着下面的線,順時針繞一圈”

  “下面的線逆時針繞上去”

  

  此處省略1000字

  

  一字一句,輕聲細語,一步一步,慢慢的教會孩子們怎樣去編好最基本的中國結。

  當然,孩子們也用最認真的態度回應着老師。

  

  不一會,有些孩子就做好了,不過還有些孩子還不知道怎樣編,咱們主講人就一方面叫會了的同學教不會的,另一方面,自己一遍一遍的重複着同樣的編織步驟。沒過多久,每個孩子的面前都有了一蛇結,好看與否都是自己的成果,每個人的臉上都顯出了最燦爛的笑容。

  把最基本的蛇結編完後,主講人又緊接着教孩子們雙錢結。有了蛇結的基礎,孩子們編雙錢結也更加容易了,在主講人耐心的教授下,孩子們也都完成了編織。

  中間還有段小插曲呢,主講人臨時需要一跟紅藍相連的彩繩,幕後的協助人員立馬開始接繩。

  

  悄悄咪咪的說:接了很久也沒接上,所幸沒影響授課進程。

  一個小時的課堂時間很短很短,短到來不及看清遠方孩子們稚嫩無邪的臉;一個小時的時間有很長很長,長到教會孩子們編織中國結。當星月當空時,天大人和新疆的孩子們抬頭仰望星空,都會看到一顆天津大學星正爲他們鼓掌和加油呢。當下課鈴響起時,孩子們都露出了戀戀不捨的神情,我們知道,他們是愛藝術的,只有上帝的孩子纔會如此渴望藝術。隨後他們自發的一句“謝謝老師”擊中了在場每個人的心房,心中滿滿的溫暖與感動。大家此刻都沉默的收拾着場地,相信每個人的心裏都在默默祝福他們“加油孩子們,無論前方路途怎樣的險惡,無論未來會經歷怎樣的人生,請記住:一定要充滿對生活的希望,咱們天大人永遠爲你們執燈相照”。

  “津津相連”不是簡單的一個社團活動,更是天大彰顯家國情懷的途徑之一。責任是基石,愛是紐帶,希望以後有更多社團或個人能爲這些小闊愛搭建通往新世界的橋樑,爲他們點亮愛的光芒,爲天津大學附上更多的時代內涵

  圖片來源丨科創協

  文字來源丨科創協

  圖文編輯丨科創協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