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的决策部署,立足周口农业大市和人口大市的实际,持续将返乡下乡创业工作作为加快全市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积极开展“回归工程”,通过产业政策扶持、跟踪优化服务、引领示范带动,鼓励和支持在外人士回乡创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张金波是商水县人,此前在浙江打工从事外墙漆行业,后来,张金波带着这门技术回到家乡创业,但万事开头难,企业一开始就陷入了资金困难,当地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小微贷款政策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张金波介绍说:“有二百万的资金缺口,在县里的帮助下,拿到小微贷款,同时对用工需求给予帮助,才使得企业当年投产。”

在政府的扶持下,张金波的外墙涂料厂迅速发展,目前,企业年产值近3000万元,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好政策需要真落地、真落实,商水县各职能部门针对不同返乡企业制定专属扶植方案,从资金、用地、减税等方面积极协调,为返乡创业者创造优良环境。

商水县人社局副局长赵士峰介绍说:“目前,返乡创业农民工11000人,年创产值46亿元,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已成燎原之火 。”

像商水县一样,为鼓励在外人员返乡创业,我市出台了《周口市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突出在土地、资金、环境等方面予以支持,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在预算内安排创业引导资金2500万元以上。各县(市、区)都成立了公共性质的“返乡下乡创业服务中心”,提供创业指导和服务保障,协调解决返乡创业企业的“融资难”问题。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全市人社系统扶持创业项目5500多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6亿元。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周口驻外商会高层次人才和创业人员恳谈会,吸引在外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尤其是用真心真意真情真诚打动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回乡先期投建中央商务区等5个项目,未来周口CBD将会成为周口独特的靓丽名片。各县(市、区)也结合乡风乡韵大打“乡情牌”,积极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三乡工程”。吸引更多人才、资金和项目返乡发展。

柳大伟以前在广东东莞创办企业,生产手机数据线、耳机等产品,2016年,在家乡的亲情招商下,他放弃了在外发展,回到老家淮阳创办了淮阳县酷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柳大伟介绍说:“政府对我们返乡人员比较重视,土地、资金贷款,人力招聘,给了大量的政策,为我们提供了保姆式的服务,像家乡这种亲情,在外地是感受不到的。”目前该企业与华为、小米、微软、三星等知名厂商进行合作,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企业还在全县建立了29个加工点,带动2000多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以前在广东打工的刘玲玲表示,“现在这里工资每能拿到五六千,和广东差不多,离家又近,非常满意。”

近年来,淮阳县在政策扶植、贷款融资、劳务对接、综合服务等方面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更多在外务工人员实现了返乡创业。

淮阳县人社局局长邓秋丽表示:“目前,淮阳县发展返乡创业企业1300多个,个体工商户13900多户,形成一支20000余人的农名工返乡创业大军,带动就业12.4万人。”

昔日"雁南飞" 今朝"凤还巢",截至目前,全市返乡人员22万人,创办市场经营主体17.9万家,带动就业人群110万人,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全市正由“劳务输出大市”向“返乡创业大市”转变。

周口广电全媒体记者 张博越

许伟光 张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