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嘚吧嘚:短線交易中,如何做好集合競價

2018年10月13日 06:00作者:郭向非

當下短線相對好操作

國慶節後第一個交易日指數大跌,但題材個股卻漸趨活躍,短線操作有賺錢效應——週三市場總龍頭鋒龍股份已到五連板,漲停家數、尤其連板家數也在逐步增加,漲停次日高開的溢價率也不錯。其原因在於不同類型投資者應對市場的操作策略是不同的。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機構投資者看到內外宏觀環境不佳,不會輕易出手,市場連續縮量。趨勢投資者非常迷茫,弱勢震盪築底格局,看到指數趨勢走強介入,往往追在高點。短線交易者則相對適應這種震盪走勢,只要情緒週期得以延續,就可以強者恆強。

目前短線相對好做,但如何通過集合競價選擇強勢股,是短線交易者經常遇到的難題。我們希望通過系列文章的介紹,能讓大家瞭解其中的投資門道,下面先從瞭解集合競價的相關規則開始。

集合競價中的常見元素

根據相關交易規則,在交易日集合競價的時候,9:15-9:20可以掛買賣單,也可以撤單;9:20-9:25只能掛單,不能撤單;9:25-9:30可以掛單撤單,但只能開盤後參與連續競價。

我們先介紹集合競價經常出現的三種圖形。打開通達信軟件中某個個股的分時圖,點“競價圖”,一般會有三部分圖形:

1.上方是競價白點(用白線連接),一個白點代表一個競價;白點越多越密集,說明競價越積極。

2.下方兩排是紅綠量柱,一個白點對應一對量柱;白點密集則量柱也密集,這是當日個股活躍的徵兆。

3.頂部的量柱長短是指在白點虛擬撮合價位還有多少掛單量未匹配。紅柱代表還有買單未匹配,買單多於賣單,買方意願強;綠柱代表還有賣單未匹配,賣單多於買單,賣方意願強。這些都會隨着掛單撤單不斷變化。

4.底部的量柱長短是指虛擬撮合成交量。紅柱表示當前虛擬成交價高於前一個價,綠柱低於前價,白柱平於前價。因9:20前可以撤單,成交量柱可能突然降低;9:20後不能撤單,成交量柱只會越來越高,最後以9:25分的撮合成交量和成交價作爲開盤數據。

5.參與集合競價時,通常在9:24後下單。過早可能發生賣單大幅增加,打壓股價至綠盤區,如不及時撤單就容易被喫掉;同時留下1分鐘的時間,以使掛單能上傳至交易所主機。如果在9:25後掛單,只能先存在券商主機,等開盤再上傳交易所。

6.一般而言,9:20後白點逐步增多,底部的紅色量能柱不斷變長,股價逐步推高,往往預示股價即將拉昇。這裏要特別強調的是,不是每隻個股的競價圖都有較強的參考意義,通常只針對有明顯主力運作的個股(量價異常),還要配合邏輯催化、K線結構及開盤後的分時走勢等制定操作策略。

三種常見的集合競價模式

一般來說,集合競價有以下三種類型。

1.上升型:9:20後,撮合價格逐步抬高,如10月10日德創環保的首板,高開搶籌明顯。

2.水平型:9:20之後,撮合價格穩定,呈水平直線或微幅波動,如10月10日德新交運的放量二板。與上升型不同的是,撮合價並非穩步上升,一般要求高開,至少平開。更重要的是,水平型意味多空膠着,所以要等待開盤後股價上攻。若開盤下殺不收回,則說明空方佔優。

3.下降型:9:20之前漲停板競價,一直持續到9:20後,9:25競價結束前幾分鐘價格逐步下降,如10月10日川恆股份的縮量二板。這是漲停次日最常見的一種模式,開盤後的方向選擇同樣重要。

一般對於普通短線交易者來說,只是做跟隨操作,通常不建議集合競價時就介入。就漲停次日的機會研判而言,除了集合競價外,還要考慮開盤換手及開盤方向選擇,這是後續我們將要介紹集合開盤三要素的內容,敬請期待。■

[責編:caoyanchun]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