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電雷鋒”,這個幾十年的老四合院暖意融融……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陳璐 記者 王晗

因爲“電雷鋒”,這個幾十年的老四合院暖意融融……

3月20日,暖陽普照,連續陰雨的瀏陽終於迎來了明媚春光。

建於上世紀50年代的佔佳船廠四合院,歷經風霜早已破舊不堪,在陽光照射下,透着它獨特的韻味,紅磚、白牆、黑瓦間依稀可以找尋到當年輝煌氣派的蹤跡。

“咚咚咚……”從長長的走廊裏和院落深處傳來一陣陣聲響。循聲而去,走廊裏五六位頭戴紅色安全帽、身着“電雷鋒”紅馬甲的年輕小夥子,正有序協作敲敲打打着。走廊另一頭的後院裏,70多歲的李婆婆正將洗淨的青菜剁得細碎,晾曬後裝壇,過個十來天,便可將美味的酸菜贈與老夥伴們一同分享了。

隨着改革開放、體制改革的步伐,上世紀90年代末,曾承載着一代瀏陽航運人的佔佳船廠退出歷史舞臺,大多數本地職工都遷回地方,留下來的20餘戶,大多是當年舉家從外地遷來,老家已無田無房,只能留守下來,這一守便是幾十年。

企業改制後,廠房租予一家包裝廠使用,承租的負責人一直用專變電爲留守老人提供生活用電,於是這些下崗、退休的老船員們用電、用水等生活需求也就得以保障。然而今年2月,廠租到期,老闆不再續租,便到供電公司申請了將專變銷戶停用,這也意味着20餘戶老人家從此無電可用。

到現場進行拆表處理的國網瀏陽市供電公司荷花供電所工作人員瞭解到這一情況後,立即將這一情況向公司反映。通過公司部室協同,做出了暫緩拆錶停電,先妥善處理用戶的生活用電問題的決定。

第二天,國網瀏陽市供電公司便派查勘人員前往現場查勘,制定最便捷的供電方案,同時考慮到老人們年紀大了,出行不便,工作人員便攜帶複印機現場辦公,收集客戶資料,讓他們足不出戶便完成了用電申請手續。

由於幾十年的房子年久失修,室內線路零亂老化,國網瀏陽市供電公司荷花供電所(電雷鋒)共產黨員服務隊組成16人的隊伍,兵分三路來到瀏陽市佔佳船廠。一隊挖洞立杆架設導線,二隊進行進戶線安裝、室內線路整理,第三隊電錶安裝調試。

正午時分,陽光在瓦片投下光影,老人家們一起洗菜、切菜,“電雷鋒”們正在進行送電前的最後工作。和煦的春光和光明使者帶來的溫暖,驅散了這個四合院多日的溼冷,使這個清冷的院子暖意融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