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題丨青超轉播將達560場:賽事立體化,爲未來搭臺!

2018年青超聯賽U13、U14、U15、U17四個組別的總決賽從9月27日到10月11日之間全部完成。2018賽季的青超聯賽,在去年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全面升級,包括組別設置、參賽隊數和賽事總規模,都有較大幅度的變化,使青超正在成爲中國足球未來發展的重要競賽平臺。

連日來,本報記者探訪青超聯賽總決賽,在採訪當中,不管是參與青超賽事的俱樂部高層、教練、隊員還是組織方,都表示通過青超聯賽看到了中國足球的發展希望。

青超聯賽是在中國足協和全國校足辦的聯合推動下,在2017年正式推出的一項青少年足球賽事。在賽事元年,參賽隊伍總共87支。週末主客場賽制、單年齡段組別加之校園足球隊伍的參賽,成爲青超聯賽最大的亮點。2018賽季,青超聯賽進行了全面升級,由去年U14、U15和U16三個年齡組別,增加爲U13、U14、U15、U17和U19五個年齡組別。

參賽球隊也由去年的87支增加爲260餘支,賽事總規模由564場激增至2200餘場,平均每個星期都會有近100場各年齡段的青超聯賽在全國多地舉行。U19年齡段採取全國範圍主客場制聯賽,今年11月份要完成本賽季的賽事。

2018賽季的青超聯賽競爭激烈,這與賽制改變有一定關係,首先分佈在全國的隊伍分成大區賽和總決賽,大區賽實行主客場的賽制,總決賽集中在一個地方打賽會制。U17青超總決賽是在廣東賽區的恒大足校進行,在備受矚目的冠軍爭奪戰中,上海申花以2比1擊敗梅州客家收穫冠軍,梅州客家獲得亞軍,恒大隊以1比0戰勝湖北足協收穫季軍。

U15青超總決賽10月4日在江蘇無錫體育中心落幕,湖北足協以2比0戰勝廣州足協五中隊獲得冠軍,廣州足協五中獲得亞軍,上海上港以4比1戰勝中南珂締緣獲得季軍。

U14青超總決賽在雲南科華足球訓練基地進行,山東魯能隊以4比1戰勝長春亞泰奪冠,這是魯能梯隊今年獲得的第三個全國冠軍,此前他們分別奪得了全國U15和U16錦標賽冠軍。上海康城實驗以3比2戰勝重慶輔仁,U14青超獲得季軍。

U13青超總決賽在合肥奧體中心進行,恒大足校A隊通過點球以5比4戰勝大連一方奪冠,山東魯能一隊以2比1絕殺中南珂締緣收穫季軍。

通過U13、U14、U15、U17四個級別的青超聯賽總決賽成績不難發現,山東魯能、廣州恒大、湖北足協、上海申花、長春亞泰、上海上港以及廣東足協的成績不錯,值得一提的是,來自江蘇海門的中南珂締緣的隊伍提高得很快。

2018年中國足協進行機構調整之後,青訓和青少年賽事組織凸顯了其重要地位,在全國青少年聯賽的賽制上做了重大改變。從競賽組別安排上,2018年青超聯賽組別爲U19、U17、U15、U14、U13共五個競賽組別。

中超、中甲職業俱樂部U19、U17梯隊須參加青超相應組別比賽,中乙職業俱樂部U15梯隊須參加青超相應組別比賽。同時繼續推進校園足球隊參加青超聯賽,2018年全國校足辦選派大學、高中、初中聯賽的優秀隊伍分別參加U19、U17、U15組別的全國聯賽。

同時,爲了給精英球隊有高質量的比賽機會,中國足協推出了一個“一聯三杯賽”的賽事實踐。“一聯”即青超聯賽,“三杯賽”即除了青超聯賽之外,還安排了“青少年足協盃賽”、“青少年錦標賽”以及年底進行的“冠軍盃賽”。“一聯三杯賽”以青超聯賽爲基點,讓不同年齡段的隊員參加這樣的比賽勢必增加了比賽數量。

上海申花U17梯隊在青超全國總決賽上一路過關斬將,奪得這個組別的全國總冠軍,申花的青訓總監嚴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青超首先是打分區賽的主客場賽制,然後打全國賽會制的總決賽,我覺得這是新的嘗試,也是對我們的考驗。雖然現在比賽的數量還不是很多,在一年內完成,但對隊員來講是很有價值的比賽。”

“全國青少年賽事現在包括足協盃、冠軍盃,之後還會有錦標賽,這也是中國足協爲了青少年有更多的比賽機會進行的改革,這些都是好事,我們很歡迎,也會認真對待這些賽事。”嚴翔告訴記者。

嚴翔說:“這麼多比賽,我想中國足協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比賽來鍛鍊隊員,光練不賽是沒用的,通過比賽可以提升年輕隊員的應變能力,在心理素質方面有很大的培養價值。大家都知道,多打比賽對青少年的成長很有益處。”

中國足協競賽部部長戚軍表示,通過青超聯賽、青少年足協盃、錦標賽和冠軍盃的賽事,立體化的青少年競賽槓桿給了各俱樂部或參賽單位更好的選材平臺。而在青超聯賽總決賽的多個賽場,出現了不少足球經紀人的身影,他們早已瞄向了發揮出色的目標球員。

5個組別的青超聯賽中,各支球隊的教練指揮席上呈現了一道特別的風景線,來自足球發達國家的外籍教練已經逐漸成爲青少年隊伍的教練主力軍。

山東魯能、廣州恒大、上海申花、河北華夏、廣州富力、浙江綠城、長春亞泰等球隊均是清一色由外籍教練擔任青訓總監或者主教練,甚至來自江蘇海門的中南珂締緣和大連星輝,均是由外教擔當主教練。

比如廣州恒大,採取的是西班牙青訓教練體系,河北華夏和廣州富力的青訓教練由日本青訓教練擔綱,申花、亞泰配備的是西班牙的青訓教練,大連星輝則是阿賈克斯的青訓教練主持。

對於引進來自西班牙教練組帶來的變化,申花青訓總監嚴翔說:“之前我們的基本功打得很好,西班牙教練來到球隊一年零4個月,帶來了更加註重整體的能力,整體的傳接配合,現在申花U17梯隊更注重整體,現在我們球隊整體傳接和控球能力增加了,通過這一年的時間,我們的訓練在比賽中還是看到了成效。”

另一方面,很多球隊在配備高水平外籍青訓教練的同時,也安排了退役的前職業球員或前國腳進入教練組,比如武漢的前國腳林強加入了申花U17梯隊的教練班子,長春亞泰也有這樣的配置,這樣的安排給了中方教練很好的學習機會。

記者在採訪中注意到,廣東廣播電視臺體育頻道的電視轉播團隊進駐了青超聯賽U17恒大足校賽區進行賽事轉播信號的製作,這在以往的青少年足球賽事中是難以相象的。而從青超聯賽進入總決賽階段後,體奧動力利用自身資源推動了青超聯賽總決賽的視頻轉播。

從現場瞭解的情況來看,比如在U17的青超總決賽的比賽中,賽事直播信號製作方提供了六七個轉播機位,達到了中甲聯賽的直播標準,青超聯賽通過PP體育、騰訊體育、K球、足球頻道、愛球迷、雲球等平臺進行賽事直播,讓關注青超的球迷、球員家長、青超參與者可以足不出戶看到青超的賽事直播。

可以看出,除了競賽組別增加、賽事規模擴大外,青超聯賽在品牌推廣方面也在不斷髮力。中國足協特別投入資金用於賽事轉播,今年轉播總場數將達到560場。這些舉措無疑增強了公衆對青超聯賽品牌形象的印象和認知,也提升了青超聯賽的品牌價值和影響力。

“一聯三杯賽”的賽事安排爲5個級別的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提供了競賽槓桿,是大好事,當然在其發展中也會遇到一些不足,需要賽事組織者接下來去面對和解決。

比如比賽質量的問題,青超聯賽大區賽今年曾出現過較大分差的比賽,這與校園足球隊伍和專業梯隊在大區賽直接面對面有關。足球名宿李華筠的看法是:“足球是需要對抗的,通過比賽找到不足,然後進行改正和提高,所以現在必須要踢高質量的比賽,提升精英賽的質量。如果經常踢成大比分,鍛鍊價值就會打折扣。”

對於如何提高比賽質量的問題,青超的賽事組織者可以從球隊實力上進行了解和判別,組織更合理的賽事隊伍配置。大連一方U17主教練石磊認爲:“日韓的青少年隊伍一般每年要打七八十場高質量的比賽,我們現在的比賽場次還是不算多。除了增加比賽場次之外,比賽質量也需要有更大的提高。”

賽程安排也需要完善,比如,2018年足協盃U17梯隊第二階段比賽在9月19日-9月30日在雲南昆明嘉麗澤基地進行,而U17的青超總決賽的比賽時間是10月4日到11日,兩項比賽的間隔時間僅爲四天,參賽的球隊在身體調整及賽事總結方面喫不消。

“賽程安排方面要進行再細化一些的完善,比賽節奏比較快,打完了一個足協盃賽之後馬上又參加另一個賽會制的青超總決賽,這樣對運動員的身體調整、對比賽的消化總結方面都不利。”湖北足協U17隊主教練袁劍說。

撰稿| 王偉編輯| 把球給我我要回家

---------------------------------------------------------------

本微信刊載的所有內容,版權均爲足球報所有,未經授權許可,其他媒體不得轉載。如需轉載或改編,請聯繫足球報新媒體事業部。

郵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