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產牀和母豬限位欄應用,乳豬被壓死的現象是越來越少了。但對於一些不具備有這兩個條件的養殖戶來說,乳豬被壓死的現象還是頻頻發生。那如何避免呢?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乳豬被壓死的主要原因。乳豬出生時,大腦皮層發育不全,垂體和下丘腦的反應能力以及下丘腦所必需的傳導機構的機能較差。調節體溫適應環境的應激能力差,特別是出生後到3-4日齡內,在冷的環境中,不易維持正常體溫,易被凍僵造成行動遲緩或凍死。

  瞭解了這些,我們做的是提高圈舍環境溫度。整體提高不易做到,那麼,建一個仔豬保育間提高局部環境溫度應該不難做到,保育間必須有熱源和上蓋,建議使用仔豬保溫板、保溫箱;其它如仔豬保溫燈、普通白熾燈、土法地暖道都可,以可給乳豬提供腹部溫度爲最佳選擇。

  有了保育間,只要在仔豬出生後的1-3天內人位的照看仔豬,把不會到保育間去的仔豬捉回保育間即可。一般情況下,24小時即可培養仔豬與母豬分開躺臥的習慣,氣溫越低效果越顯著。

  我就是一直使用的仔豬保溫板、保溫箱,效果非常好。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天氣再熱,你把保溫板調到低溫就可以了,3-4天去掉保溫箱蓋子即可,後期隨着仔豬的長大保溫箱直接拿走,費不了幾度電,花不了幾個錢,讓仔豬自己選擇躺臥的地方,那好出大大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