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是全國畜牧大省,山東畜牧業在爲全國畜產品供給和出口創匯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帶來了龐大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難題。據測算,山東每平方公里土地負荷522.3 個標準豬單位,約爲全國平均水平的6 倍以上;每公頃耕地負荷10.9 個標準豬單位,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由於當前種養結合不緊密、不匹配,造成的畜禽養殖環保問題給產業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很大壓力,併成爲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本文在深入一線調研、多方收集信息的基礎上對山東省農牧結合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推進農牧結合的建議和措施。

  1 山東省農牧結合發展現狀

  1.1 奠定了初步的技術基礎

  1.2 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模式

  在硬件建設上,形成了“控制用水量,壓減污水產生量;雨污分流、乾溼分離;防滲、防雨、防溢流;養殖場配套建設貯糞場和污水貯存池;基本實現糞污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的“一控兩分三防兩配套一基本”(12321)建設標準。

  在廢棄物處理利用上,形成了“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處理利用”的思路和理念,以及就近還田、能源化利用、商品有機肥生產、基質化利用、清潔回用、達標排放6 種處理利用技術模式;在組織運營上,形成了龍頭企業帶動、第三方集中處理、專業化公司服務、合作互助4 種模式。

  據測算,目前山東省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利用率達87.3%,規模養殖場(戶)廢棄物處理設施配建率達到91.5%,種養結合比例達到30%。

  1.3 形成了配套的產業體系

  在源頭減排、農牧結合、糧改飼等工作的推進中,配套產業體系也得到了快速發各地畜牧部門和廣大從業者根據生豬、奶牛、家禽等不同畜種的特點和實際養殖經驗,探索出了一些具體的產業發展模式。據測算,目前山東省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利用率達87.3%,規模養殖場(戶)廢棄物處理設施配建率達到91.5%,種養結合比例達到30%。

  1.4 凝聚了循環發展的共識

  2 問題和困難

  2.1 種植養殖脫節嚴重

  山東省養殖生產佈局呈區域性集中,配套土地嚴重不足。與此同時,在種植業上,由於化肥增產的比較優勢、耕地碎片化、農村勞動力缺乏等原因,加之有機農產品市場培育滯後、有機產業尚未建立起來,缺乏有機肥使用的市場環境,使養殖與種植無法有效銜接、種養主體分離。

  一方面,畜禽糞污不能充分利用或未經處理排放成爲農業面源污染的重要來源;另一方面,化肥的過量使用造成土壤板結、退化和地力下降等現象,據有關數據顯示,山東省土壤有機質約爲1%~1.4%,處於全國較低水平。充足的畜禽糞肥資源與較低有機質含量的土壤地力現狀形成了較大反差,據瞭解,山東省真正實現種養結合的比例不過30%,因此真正實現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發展,可謂任重而道遠。

  2.2 技術體系尚不完備

  整體看,目前農牧結合、循環發展的生產與裝備技術支撐體系仍然較爲薄弱,在源頭減排、清潔生產、無害化處理以及資源化利用等方面,研究、推廣和服務的力量尚有較大提升空間。

  2.3 新舊問題交織疊加

  一是飼養規模、生產佈局與消納土地不配套。

  二是畜禽養殖廢棄物肥料化開發、推廣應用滯後,配套技術體系不完善,政策引導和扶持弱,不利於養殖廢棄物的處理和利用。

  三是在生產模式上,粗放型養殖模式佔比較高,種養結合、標準化養殖比重有待提高,養殖場配備糞便儲存、處理設施的很少,科學的養分管理計劃尚未建立。

  四是在產品價格結構上,目前活畜禽市場定價普遍沒有將養殖廢棄物處理的環衛成本納入在價格體系中,養殖環節利潤較低,缺乏足夠的資金開展養殖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工作。

  2.4 政策支撐仍需強化

  雖然近幾年各級政府重視農牧結合、循環產業發展,但各級財政投入到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處理上的較少,遠不能滿足現實需要。比如,養豬場污水產量較大,其有機質含量高、COD 高,處理過程繁瑣,處理成本高,一般豬場難以獨立承擔污水處理成本。

  3 推動農牧結合的對策建議

  3.1 找準推進方向,種植、養殖雙向發力

  建議在種植環節上,特別在有機肥的引導使用上多發力,積極打通有機肥施用的通道、農牧結合通道,比如,對有機肥生產、裝備採購、流通、施用等環節給予補貼和資金扶持;鼓勵種植業與畜禽養殖業“聯姻”,使用腐熟處理的原生態有機肥料,並藉助當前化肥完善的銷售渠道和網絡來營銷商品有機肥;引導化肥生產者和經銷者利用好國家產業政策,涉及或轉向有機肥生產深加工、經營業務等;通過有機農牧產業的培育、有機農牧產品的產業化生產和規範化運營以及有機農牧產品消費市場的引導和培育來帶動有機肥的推廣應用。

  3.2 優化產業佈局,生產、消納配套銜接

  要根據種植承載能力,配置養殖量和養殖規模,使養殖生產能配套廢棄物消納用地。學習並借鑑美國、德國、以色列等發達國家的有益經驗,推廣畜禽糞污養分管理計劃,科學編制種養循環發展規劃,實行以地定畜、以種定養,促進種養業在佈局上相協調,形成縣域、鄉域、村域以及養殖企業(場)內部各個層級的種養循環。當前“三區”劃定工作正深入推進,要引導支持畜禽養殖向適宜養殖區集中,嚴格控制限養區畜禽養殖場區的數量和規模。

  引導養殖生產向糧經飼主產區、果菜茶優勢區和環境容量大的地區轉移。率先在蔬菜、果園、茶園、園藝苗圃、優質品牌農產品生產等高效種植業上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同時,注意調整種養水平結構,抓住國家糧改飼、支持草食畜牧業發展的利好機遇,在穩生豬、保家禽基礎上提高牛、羊等草食動物飼養比重,加快推進糧經飼三元種植,提升草食畜牧業發展的質量、效率,進一步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比重。

  3.3 加強科技支撐,軟件、硬件同時推進

  在源頭減排方面,開展氨基酸平衡日糧和低蛋白日糧技術研發與應用……? 在過程控制方面……

  在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方面……

  此外,加快糧改飼、草畜一體化相關配套技術的創新、集成及推廣普及。

  3.4 強化政策保障,引導、扶持雙管齊下

  積極爭取、創設政策,整合各類項目資金和扶持政策,在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化改擴建、環保設備和生物菌種購置、養殖廢棄物和病死動物處理、有機肥使用等方面給予補貼,在綠色生態養殖、糧改飼等方面給予補助。逐步建立健全農牧業循環發展的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在基建方面,擴大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改擴建政策扶持範圍,重點支持貯糞(污)池、節水、乾溼分離、雨污分流等設施建設,支持大型龍頭企業或養殖場配套建設糞污無害化處理或有機肥生產設施,扶持建立糞污集中處理中心,支持、補貼養殖廢水公共溝渠管道建設。在財稅方面,利用好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啓動實施全省農牧循環系統工程試點,實施種養業循環一體化建設。貫徹落實好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政策,對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裝備實行敞開補貼,支持規模養殖場、第三方處理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建設糞污收集、處理設施,加快有機肥的推廣應用。在用地方面,落實畜禽規模養殖用地政策,並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將以畜禽養殖廢棄物爲主要原料的有機肥廠、大型沼氣工程、規模化生物天然氣工程、集中處理中心等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此外,進一步理順土地承包流轉關係,加快土地流轉和集約化經營,儘快解決種植用地碎片化的現象,爲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發展創造條件。通過一系列的項目和補助補貼政策,提高廣大種植從業者利用有機肥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的積極性。

  3.5 創新運營模式,行政、市場相輔相成

  解決畜禽養殖污染問題,農牧結合是方向,資源化利用是根本,市場化運營是關鍵,但目前單純的市場化運作條件還不成熟,在一定時期內離不開政府的扶持和引導,因此,當前依靠行政手段引導市場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途徑。要堅持政府支持、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方針,通過財政資金引導,完善激勵政策措施,實行市場化運作,撬動更多的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建立有效的可持續運營長效機制。採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調動社會資本積極性,形成畜禽糞污處理全產業鏈,培育壯大多種類型的糞污處理社會化服務組織,實行專業化生產、市場化運營。加快構建起種養從業者、第三方處理機構共同參與的運營模式,理順利益聯結機制,使養殖者能承受、處理者有利潤、使用者有價值和收益。此外,加快家庭生態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培育,通過新型經營主體示範、引領、帶動農牧結合、種養循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