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外量子效率突破20%

由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黄维院士与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建浦教授所带领的团队继2016年提出钙钛矿维度调控创造钙钛矿发光二极管(LED)效率记录后,近日利用低温溶液法,在钙钛矿发光层设计上提出了新思路,将近红外钙钛矿LED外量子效率提高到20.7%,再次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相关研究成果于10月11日发表在Nature(《自然》)杂志上。

LED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成光能的半导体电子元件,具有节能、环保、安全和高亮度等特点,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兴起的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兼具无机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优势,在低能耗、高亮度、大尺寸显示与照明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研究负责人黄维院士介绍说,“我们这种特殊的结构就像OLED中的光栅结构一样,可以有效提升器件出光效率,但是它仅仅是通过在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中加入一种氨基酸添加剂自发形成的,这种添加剂一方面可以和底层衬底结合形成一层有机绝缘层,另一方面可以诱导钙钛矿结晶形成低缺陷密度的高质量晶体,从而实现高效率发光。这一成果对钙钛矿LED的发展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进一步推进钙钛矿LED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和途径。”

——人民网

2

我国百万人群基因大数据研究迈出第一步

▲图片来源:网络

南方人的免疫力更强;通过基因数据可以推断个人的身高;基因检测能间接推断其易感阿兹海默的几率……由中国科学家主导,历时两年,对14余万中国人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数据研究取得重大成果,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中,首次揭示了中国人群基因遗传特征。

基因是生命的密码,国家级人群基因组学研究以及对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应用是精准医学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大规模人群基因组学的研究,可以发现与疾病(或表型性状)显著相关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遗传变异。为此,在基因测序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上深耕多年,并且成功运营我国首个国家基因库的深圳华大基因在2016年正式发起“百万人群基因大数据研究”项目,希望促进遗传学研究与精准医学事业的发展。此次发表在《细胞》上的正是其第一期成果。

——人民网

提起炎症,人们通常会联想到炎症发生给机体带来的种种不适。然而,炎症本质上是使组织恢复稳态的一种自然、有益、至关重要的反应。来自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贺福初院士团队的研究人员发现炎性损伤微环境中,凋亡细胞诱导炎性巨噬细胞呈现促修复特征,进而促进组织再生的全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北京时间10月10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唐丽研究员指出,炎性反应中的一类主要先天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在组织稳态维持中扮演重要角色。机体受到炎性损伤刺激后,组织内会出现丰富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衍生的炎性巨噬细胞,这些巨噬细胞会受到损伤组织特定微环境的驱动,促进组织细胞的再生。巨噬细胞,身兼二职:既启动炎症反应,又促进组织再生与炎症修复。因而探究炎性损伤微环境中何种因素诱导巨噬细胞的特性转换,对于理解组织损伤的再生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该团队的研究揭示了巨噬细胞促进组织再生的一种全新机制,同时为“凋亡细胞清除与组织稳态”这一重要科学问题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支持。

——《科技日报》

心脏猝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大部分心脏猝死伴随的心律是室颤或快速型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而电击除颤是目前唯一有效终止恶性心律失常的方法。抢救工作分秒必争,普通除颤器需要专业人员分析心电信号后进行充放电操作,使用门槛较高。许多病人突发心脏猝死时,在等待救治时便已损失抢救时间。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邬小玫带领的复旦医电团队研发新型体外自动除颤器,解决了这个难题。作为国内第一款获得医疗器械注册的体外自动除颤器,它近日亮相于2018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与进口除颤器相比,这款除颤器具有独特的优势。”邬小玫介绍说,“优势首先在于心电数据库的构建。除颤器的算法需要通过心电数据库进行验证。这款除颤器的数据库,不仅包含国外标准心电数据库的信号,还增加了由国内权威专家分类,急救中心采集,体现中国人群体质特点的心电信号数据。”邬小玫表示,接下来,科研团队一方面致力于低能量除颤方法的研究,以在保证除颤成功率的前提下减小对患者的损伤;另一方面,将尝试研发低能耗、小型化的家用或穿戴式除颤器,满足更多应用场景和人群的需求。

——《科技日报》

5

生物大灭绝中会游泳可助“保命”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研究人员领导的团队发现,2.52亿年前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中,海洋生态系统发生“倒转”,能在海里自由游动的自游生物“保命”能力更强,它们一度超过固着生物成为“主角”。

10月10日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这一研究显示,自游生物取代附着在水底基质等物体表面的固着生物,在生物大灭绝之后一度成为海洋中的主导物种。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生物学教授宋海军说,生物大灭绝期间在恶劣生存条件下,游泳型动物因其强大的运动能力,可以在海洋中快速移动,短时间内转移到条件稍好的环境(如避难带)中残存下来。

——新华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