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普生精工深圳公司即將關門的消息近日引起了極大關注。愛普生中國隨後確認,將在2021年3月關閉深圳區域手錶製造公司。在手錶行業整體低迷的環境下,這個來自日本的高端品牌選擇關閉深圳公司 。

這也是繼2018年以來,三星、奧林巴斯等日韓跨國大型企業深圳工廠第三起關門的案例。

提到愛普生,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打印機。愛普生是當今世界知名的打印機制造企業。而位於日本的精工愛普生公司是愛普生集團的核心企業之一。

又一家制造業巨頭的撤離,愛普生中國確認撤離深圳!

深圳CBD摩天大樓

3月13日和14日,愛普生在深圳的兩家工廠,一個位於在寶安,另一個在南山,已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其中,位於寶安區新田村大洋開發區的工廠,廠區外已聽不到機器的轟鳴聲,只有部分車間透出燈光。廠區門口張貼着保安和清潔人員的招聘廣告,看不到人員進出。有信息顯示,工廠已經停止招工,並在裁員。

又一家制造業巨頭的撤離,愛普生中國確認撤離深圳!

愛普生

“這裏不可能招人,已經裁了1700多人了。我自己都不知道出處是哪裏。”愛普生精工深圳公司的一名人員對外表示。在被問及裁員及賠償的進一步事宜,該人員又搖了搖頭,拒絕了記者的採訪。

觀察這些外商大咖們的投資路線圖,會發現一些比較有意思的特點,一是近兩年出走深圳的知名企業中,以日韓系企業居多,但進來的企業裏,又以歐美系企業居多。二是以前來深圳投資的多是高端製造業巨頭,後面進來的企業大多不能叫製造業,範圍更多是涵蓋了航空、芯片等多個高精尖技術研究機構型企業。三是以前企業在深圳投資多是自建廠房產線,建立公司也是生產、銷售一條龍,而如今的外商投資更傾向於建立創新或者研發中心。

又一家制造業巨頭的撤離,愛普生中國確認撤離深圳!

深圳

投資圖譜的變化,本質上與深圳產業結構調整的路徑是一致的。在上個世紀80年代,憑着“三來一補”爲主的勞動密集型輕工業的發展,深圳經濟迅速騰飛。那時的外商紛紛在深圳設立了很多代工企業,流水線、外來妹……成就了那個熱潮湧動的時期,成爲外商投資的集體記憶。

到了90年代以後,深圳提出了“以高新技術產業爲先導、先進工業爲基礎,第三產業爲支柱”的產業政策,深圳的高科技產業由此迅速崛起。外商中一些巨頭選擇在深圳設廠。深圳的工業化由此甚至越過了傳統意義上的從輕工業的“初期”階段,到重化工業的“中期”階段,直接進入高新技術爲主的中後期階段。

隨着城市的飛速發展,生活成本上漲、土地資源有限,成爲了深圳在發展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不只是外商,包括在深圳起步的企業紛紛撤離深圳,選擇去成本更低的地方。當然,還有部分企業並未完全撤離深圳,而以深圳爲研發中心或者總部,在其他地區廣泛布點成爲了企業的普遍選擇。

2019年2月,備受關注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對外公佈。在這個奔着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羣爲目標的宏大藍圖裏,深圳的定位爲“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而未來的願景和目標是“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努力成爲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

遠景是美好的,只不過,製造業是一個經濟體系當中最核心的根基,隨着製造業的陸續撤離,深圳這座快速崛起的創新之都,其創新型科技產業和政策型金融產業是否會受到影響?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