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90后女孩,来医院时她喘息不止,口唇、双手都呈青紫色,好似古装剧中的“中毒”妆。经医师证实为亚硝酸盐中毒。原来这姑娘平素喜爱吃卤味熟食,起病前在一家常去的熟食店买了不少卤味吃,没想到这次差点送了命。

为何很多人喜爱的卤味也不能多吃呢?亚硝酸盐中毒又是怎么回事?记者请教了河北医大二院急诊科副主任高恒波,对此进行解读。

资料图片

生活中这些地方有亚硝酸盐潜伏

亚硝酸盐中毒在临床上是常见病。据报道,今年石家庄周边县已经发生过几起因把亚硝酸盐当成食盐加入食物中,而导致的中毒事件。

由于亚硝酸盐跟肉类发生化学反应后,可以使熟肉、卤肉等熟食变得鲜红,色泽诱人,北方农村很多人在煮肉前为了上色,习惯会用亚硝酸盐抹一抹肉。所以有些人就把盛放亚硝酸盐的容器放于炉火旁,由于其和食盐形状非常相像,常被当成食盐放入食物中,从而导致中毒。

亚硝酸盐,资料图片

另外一个导致亚硝酸盐中毒的常见原因是食用了腌菜。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最高的时候是在开始腌制以后的两三天到十几天之间。此时进食大量腌菜,很容易发生亚硝酸盐中毒。

高恒波提示,有些农村地区的井水亚硝酸盐含量也较高。值得警惕的是日常生活中,自家的剩饭剩菜也会有天然的亚硝酸盐产生。部分食物和蔬菜中天然含有较高含量的硝酸盐,经过细菌、发酵的作用,就可以转变为亚硝酸盐。

另外香椿、菠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也较高。大叶类蔬菜新鲜的一般都是绿油油、水灵灵的,但如果放置时间过长,那么蔬菜就会开始发黄、打蔫儿,很多人都误以为是蔬菜脱水,其实不仅如此,这时亚硝酸盐含量也比较高了。

菠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较高

久煮的火锅汤亚硝酸盐含量也比较高。研究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涮锅汤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在不断上升。如果喜欢喝火锅汤,最好在涮锅前喝。

虾皮、鱿鱼丝、小鱼干等海鲜干货,如果储存不当,会产生蛋白质分解产物,导致亚硝胺类物质增多,加大致癌风险。尤其是不新鲜有刺鼻气味的产品,亚硝酸盐含量往往较高,建议扔掉。

摄入亚硝酸盐越多,缺氧症状越重

硝酸盐中毒之后的表现主要和摄入的量有关。如果摄入的量比较小,比如吃剩饭剩菜、腌菜等,症状就比较轻微,一般就是恶心呕吐、烦躁、血压低、呼吸困难、头晕、头痛,心慌等。最突出的就是患者好似一个“紫人”,口唇、指甲发青紫,面部发黑。

资料图片

假如是直接吃了化学品的亚硝酸盐,症状就比较严重,如烦躁不安、心律失常、肺水肿、抽搐、休克、昏迷,直至呼吸循环衰竭甚至引起死亡。

正常人的口唇红润,指甲下也是艳红的,这是因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充分与氧气结合。但是在摄入亚硝酸盐后,血红蛋白内的铁被氧化成了高铁血红蛋白,失去了携氧能力,导致中毒者快速出现全身缺氧症状,如口唇、甲床等颜色变成了褐色、蓝褐色,甚至蓝黑色,出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要紧急就医,在休克出现之前应用特效解毒剂,可以很快减轻症状。

预防亚硝酸盐中毒,应注意三点

防范亚硝酸盐中毒,在生活中要注意三个方面。首先要防止错把亚硝酸盐当食盐或碱面用。生活中一定要避免使用亚硝酸盐。

其次,吃腌菜一定要注意时间。开始腌制以后的两三天到十几天之间亚硝酸盐含量高,食物温度高而盐浓度低的时候,亚硝酸盐含量高峰出现早,而温度低、盐浓度大的时候,亚硝酸盐含量高峰出现较晚。最好在腌菜时多放盐,至少腌15天以上再食用;或者腌一会儿马上就吃,腌菜时选用新鲜菜。

资料图片

第三,叶类蔬菜最好吃新鲜的,剩菜存放过夜最好不要食用。如香椿、菠菜最好用开水焯烫5分钟,把汤倒掉,烹调后再吃。这样可以分解掉一大部分亚硝酸盐。如果井水特别苦要小心是亚硝酸盐含量高,最好不要饮用。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王珊

■编辑/贾立芳

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