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牛犇

读财札记·主理人

原创投资专栏 第264篇

微信公众号:读财札记

今天市场又再次下跌,这种行情下,没什么好说的了,继续拿着吧。

原来说会多讲讲保险的东西,今天来填坑了。

实际上,我们做投资的人来说,对风险的把控应该算很强的,但据我所知,许多人对保险的坑不了解,甚至不明白一些保险的基本术语。

另外,资本市场的透明度都在放大镜下,随时可以看,但相对,保险的透明度就不高了。

甚至你都不知道哪些保险公司比较知名,上市的保险公司也就几家,其他都隐藏的太深。

Part 01

做投资,注意保护身后,这不是一句玩笑话哈。

大部分人有医保、有社保,可能不会把保险放在心理,年轻的时候不关注,等需要的时候就晚了。

可能平时一点感冒发烧,支出不太多,但万一遇到意外或重大疾病,至少从现在国内人的生活水平,很多家庭承担不起。

一病返贫的例子不少。

所以说,保险就是给投资加了一层保障,穿上一层防弹衣。

它的作用非常直接有效,通过少量资金杠杆翘定高额保费,通过少量支出弥补小概率大病损失。

保证原来的生活基本水平不因意外或重疾造成影响,特别是家庭经济支柱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这也是投保的基本原则,先大人(家庭经济支柱)

Part 02

第二个基本原则,只买消费型,不买理财返还型。

实际上,保险型的理财产品,就是拿着你的钱去理财,然后再返还给你。

这种实际最终收益下来还不如放到余额宝里面。

更何况,关注的公众号的老铁大部分都是做权益投资和固收理财的,难道还需要通过保险去获得增值收益?

对于理财型的保险产品,大部分返还周期都不低,基本上都能走完一轮牛熊了,而连货币基金的收益都不如,还不如在低估时把资金放入指数。

所以说,这个坑很多人都进去过,我爸妈也不例外。

一种产品或行业存在就有合理的地方,减少附加功能,少即是多,保险也是一样。

买保险就是消费,和吃一顿饭、买一件衣服一样,花出去就是为了它的作用,太多额外的功能,有点过犹不及。

权益投资,注意保护好身后一文中,常规的保险配置会涉及到4块:重疾、意外、定寿和医疗。

而重疾又是重中之重。

我的个人建议是:尽早了解保险的作用,年龄越小购买保险花费越少,保额越高,最好在30岁以前配置。

Part 03

全资产配置版,可配置A股、港股、美股、德股、商品、地产信托等资产。

说明:

1. 绿色低估(可定投);黄色临界(激进风格可投,稳健风格建议再等);红色高估(分仓卖出);其他为正常估值。

2. 指数估值维度:PE/PB分位点、盈利收益率、ROE。

3. 估值高低:

第一种:分位点和ROE,当分位点<50%,ROE>10%,低估。

第二种:盈利收益率和ROE,当盈利收益率>10%,ROE>10%,低估。

4. 部分品种不参考分位点、盈利收益率和ROE。

Part 04

主投指数基金,寻找穿越牛熊的主动基金;

寻求高安全边际基金,低估分仓买入,高估逐渐退出;

动态平衡策略和资金网格化管理;

基金组合配置,对冲品种风险;

中长期投资,忽视短期波动;

中低风险策略下的投资品种;

最实用的家庭保险配置。

@今日话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