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嘉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海盐县人民政府定联合举办的“千年古县 干宝遗风”首届中国民间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海盐举行,活动由嘉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与海盐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

会上,来自全国的2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状与理论探索、干宝与《搜神记》研究、民间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民间文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等论题,深入学习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共同研讨新时代中国民间文学的繁荣兴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将实地考察海盐干莹、干宝父子遗迹,并观摩海盐腔演出。

“前期,我们发起的征文活动,得到了民间文艺界人士的热切响应,投稿踊跃。”嘉兴市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研讨会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学术支持与指导下,面向全国发起征文活动,自4月21日至7月31日截止,共收到应征论文和调查报告40篇,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专家评审,评出入选论文20篇并在研讨会上交流。

这场文学学术盛会为何选址嘉兴?

这与嘉兴民间文艺深厚的历史积淀分不开。嘉兴是距今7000多年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嘉兴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条件和自古以来农业的繁荣,形成了发达的稻作文化和蚕桑文化,以及以吴俗为主流,江南水乡为特色,具有独特性与多元性并存的民俗民风。在嘉兴历史上,曾出现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干宝,他自幼随父南迁,定居海盐。他撰写的《搜神记》是一部研究我国古代民间文学的重要文献,《搜神记》记录保存了我国古代大量的神话、传说和故事等民间文学作品,其中不少故事至今依然在嘉兴民间流传。

近年来,嘉兴市曾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举办了江南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论坛、“中国古村落保护”(西塘)国际高峰论坛等重要民间文化活动,促进和推动了嘉兴民间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嘉兴民间舞蹈《踏船》、硖石灯彩《采莲船》、学术专著《中国·嘉善田歌》、《运河记忆——嘉兴船民生活口述实录》等作品曾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在民间文学创作领域,嘉兴也涌现了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民间文学创作人才和优秀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嘉兴的新故事创作活动,曾涌现了海盐沈明祥民间故事集《海盐秦始皇的传说》、长篇新故事《星星的传说》,海宁杨卫华新故事集《苹果树下的诺言》,桐乡徐自谷新故事《角顶两师傅》等在浙江乃至全国产生较大的影响新故事,并有一大批新故事作品被《民间文学》《故事会》《山海经》《民间故事选刊》等杂志刊载。

嘉兴市文联主席王一伟表示,嘉兴民间文艺领域取得的成果,为加快推动文化嘉兴建设、打造弘扬“红船精神”示范地贡献了力量。与此同时,嘉兴民间文学研究领域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如存在民俗学家、民间文学研究专家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等情况。他表示,举办这次研讨会,其中一个原因也是为了努力开启嘉兴民间文学学术研究的新窗口,助力嘉兴民间文学创作,着力推动嘉兴乃至浙江民间文艺事业的繁荣兴盛。

记者 顾雨婷 通讯员 孔月华 黄晓晓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