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治理是關鍵

“環保不下河、水利不上岸”這是業界對水環境治理和水利事業“兩張皮”的形象表達。同樣是以“水”爲對象,水環保產業和水利行業的業務內容高度交叉,本應該統籌發展,卻“各自爲政”。這種割裂開來的碎片化治理方式使我國水資源保護的效果大打折扣。

中國河長智庫研究院副院長安喜軍在近期召開的第三期產業前沿技術大講堂上直言,“本身是同一個生態系統,如果不按照整個生態系統的思維方式去精準診斷、系統治理,那麼它顯然不會達成長效的治理效果。”

水利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分委員會祕書處副祕書長李貴寶表示,系統治理是現階段水環境治理的關鍵。“將來的環境治理是以流域爲單元的系統治理,每個流域都分成若干小流域,實現就地消納。”

李貴寶介紹了系統治水的“十六字方針”: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他解釋道,“節水優先是一個大前提,然後要處理好三個關係:水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水要素與生態系統中其他要素之間的關係、水環境治理中政府和市場的關係。”

政府與市場“兩手發力”

李貴寶表示,政府的主要作用是爲市場提供規劃、規則和環境,並與監管;重在規劃編制、制度建設、標準供給、資源管理和行政執法;也要在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等方面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調整市場失靈之處。

政府和市場要“兩手發力”,“兩手”的協調互動顯得尤爲重要。而事實上,在實踐過程中,政府這隻手往往過於“強壯”,兩者的失衡使得市場這隻手錶現得過於“羸弱”。

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產業處處長肖新民在多年水利相關技術的推廣工作中產生了幾個煩惱:水利科研院所很難提供實用的技術;民間產業、企業提供的技術很難進行推廣應用;民間技術企業的產品生產出來後,很難得到金融資本的支持;水利行業管理很難做到很有效,投資效果很難顯現。

爲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他認爲,其實就是缺了“市場”這隻手。

不同於其他產業,環保問題與政府的管理息息相關。亞洲開發銀行高級能源顧問沈一揚認爲,這使得金融在其中發揮的主動性相對有限,是一個“打醬油“的角色,真正重要的是管理和技術。但他也表示,從投資的角度來看,目前中國的環保領域實際上是一個非常熱點的領域。我國水環境治理的技術水平並不差,缺少的是市場化的管理。

“治水是公益性很強的事業,政府要發揮更多、更大的作用,但也不能事事包辦,代替市場。”李貴寶說。

創新管理機制

“‘水十條’發佈之後,全國各地冒出成千上萬的水環境治理的公司,這些公司都有技術嗎?”肖新民直擊亂象發問,他認爲,不一定有。政策出臺的指導性意義不言而喻,但如果沒有市場及更好的考覈機制,只會造成“各行各業都在做環保”的“虛熱”局面。

“過去的管理機制或招投標模式,讓很多非常棒的技術連進入招投標程序的機會都沒有。”沈一揚表示,環保產業是有窗口期的,創新的商業模式和監管模式非常重要。

“如果將來的水環境治理是按效果付費,水環境公司先投資,政府按效果付費,費用可以高,但前提是必須有效果。如果治理公司沒達到要求的效果,耽誤了治理的時間,政府不但不付費,還要對這些公司進行處罰。”肖新民闡釋了一種新的水環境治理的市場機制。他表示,“在這種機制下,所有做水環境治理的公司都會選擇最好的技術、最好的管理,來達到好的效果。政府才能夠真正把環境治好。”

“有了這種考覈機制之後,只要有技術,金融資本就會支持。”肖新民說,“不再像以前招投標的方式,誰的價錢低給誰,誰的關係硬給誰。現在是誰技術好、誰的服務好給誰。”

“政府來花錢購買節水效果帶來的是節水企業及節水行業獲得很好的利潤。有了很好的利潤,金融資本就可以去投資,支持它的發展。企業做得越大,政府獲得的節水效果越好。”肖新民進一步解釋道。

肖新民提到的這種政府用水資源的價值購買節水效果和水環境治理效果的機制其實涉及到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叫做合同節水管理模式。以此爲基礎,“水十條”等對河湖流域治理做出了政策性指導,加上被稱爲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河長制,只有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才能形成良性循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