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国友(配图/网络)

梅县以产梅而名,新来的县太爷本姓李,因为爱梅,本地的乡绅大佬们,都尊称李县令为梅老爷。

梅老爷上任后,便在县衙后面的山坡上,打算开一片地做梅林。乡绅大佬们投其所好,多送些丑八怪的梅桩,还美其名曰珍品。

这样一来,梅老爷的梅园,可谓不到一年,也就赠品多多、珍品多多了,便分片满满地种上了一园老梅桩。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闲时梅老爷便与那些文人墨客们,吟诗作对来消遣。你吹我捧飘飘然,摇头晃脑的都成了大家。尽显风流雅致,好不舒心快活。

因为梅县是文乡,也是诗人地,教化得民风纯朴,礼义温良。所谓耳濡目染,读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梅县的大人小孩,生在文乡诗人地,要谈文字,出口自然也是文彩斐然,其中就不乏有高手在民间。

话说这一天早晨,梅老爷无事,便带着书童去后山坡看梅园。春雾才起,在田野里山坡上四处飘荡,梅园时隐时现。

此时梅老爷远远地望去,欢喜得眉开眼笑。口吟词调,方步缓缓,心里是十分的惬意。

那书童眼尖,透过薄雾,望见有一头牛进了老爷的梅园。慌忙跑了过去,把那头牛牵了出来,并大声地寻问牛是谁放的?这时过来了一个小孩,说牛是他家的。

书童便把牛与牛娃,带到了梅老爷面前。所幸的是那牛只吃了一点青草,并没有碰坏那些丑八怪的梅桩。

但在那个“养不教父之过”的社会,小孩犯错,大人是要受惩的,也就是现在说的“监护人”是要受牵连的。

梅老爷回衙后,传来了牛娃的父母。问明情况,说以厉害。

师爷一旁小声付耳梅老爷:“那堂下女子,虽然生在农户人家,但听说她是本县的才女。能出口成章,口吐莲花,老爷何不当堂考考她的虚实?”

这话惹得梅老爷雅兴大发,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案子,于是,那梅老爷装腔作势,“啪!”的一声,落下了惊堂木,说到:“堂下那女子听了,本县听说你吟诗作对,素有捷才。

今天这事,你也有过。本县就以放牛为题,你做一首诗上来,要以牛字收尾。若做好了,可免去你二人的板子。”

那牛娃的母亲,谢过梅老爷,随口念到:

疏影横斜晓雾柔,

谁将粉色点枝头?

牧童睡起朦胧眼,

误上李园放耕牛。

梅老爷听后,点头称赞,想再试她一试,说到:“还说得过去,只是我那不是李园,我那是一园红梅。”

那牛娃母亲再次谢过,改口念道:

疏影离奇色更柔,

谁将红粉点枝头?

牧童睡起朦胧眼,

错认桃林放耕牛。

梅老爷听后,心里高兴:“你且回家,今日退堂,你夫板子免去,收押,明日再审。”

第二天,牛娃的母亲带着牛娃,来到大堂之下,等候梅老爷升堂。

那梅老爷正在和师爷下棋,便对牛娃的母亲说:“今天就以下棋为题,你做一首诗上来,也要牛字落尾。做好了,就不升堂了。”

那牛娃母亲在堂下谢过,略一沉吟念道:

逐鹿中原誓不休,

楚河汉界划鸿沟。

两边車马安排定,

缺少田单纵火牛。

那梅老爷听后,心中大惊,暗赞不已,表面却不动声色,对她娘儿说到:“马马虎虎,你且回去,明日再来。”

这样到了第三天,牛娃的母亲早起,漱洗干净,便一早带着牛娃出门,一路寻思,也不知那梅老爷,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竟要她说些没用的诗句,又不放人。想了一阵,也没有想明白,便干脆不想。

心地善良的农妇,一心牵挂着自己丈夫的安危,又怎么能够想得到,这是县官大老爷,为了一己之私的狗屁雅兴,在拿人开心呢?

她们娘儿两个又来到了大堂之下,等候梅老爷升堂。

梅老爷升堂后,看看堂下跪着的一家三口,也在寻思。

已是三堂,堂下之人本无大过,再不放人也没理由,便说到:“那堂下的女子听了,本县今天不要你说别的,就以你自身为题,亦要工整,做一首诗上来,做好了,放人,做不好,重责!”

那牛娃的母亲谢过梅老爷,应声道:

洗面盆为镜,

梳头水当油。

野花斜插鬓,

二八爱风流。

梅老爷听后,已是无话可说,唯有感叹,果然是文乡才女。那时没有微信,要有,想这梅老爷爱才,是一定要拉她入群的。

于是,随口说到:“堂下汉子听判,本县看在你妻文才出众的份上,就轻责你养不教父之过,赏你十板子走人吧。”

这梅老爷说得轻巧,吓得那牛娃母亲一把护住丈夫。说是丈夫回家后,还要种田种地,是一板子也不能打的。

那梅老爷见她如此,本来只为寻开心,也不想打,又笑着说到:“也罢,不打也行,那你就说出个十不打的事由来,但诗中不能带打字,就白放你夫回家如何?”

牛娃的母亲听后,千恩万谢的一手拉着丈夫,一手拉着牛娃念道:

日出桥头更鼓,

渔翁晒网看花。

稻床歇了滚子,

油坊不买芝麻。

后园秋千架倒,

弹子无弦高挂。

猎户山头游卧,

铁匠另找生涯。

差人放下板子,

老爷赦过奴家。

作者简介:胡国友 退休职工,现居枞阳左岗,在家带孙子,乐享天伦。

本期编辑:方友才(枞川文汇)(配图/网络)

版权作品,授权枞川文汇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镜像转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