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傻瓜,论我们的投资》

摘要:

投资和傻瓜,

有啥关系?

聪明人,

真的就等于投资成功者吗?

这里说一位11年坚持自然农耕法种苹果的傻瓜--他成功了。

看完后,

您可以自问下,

价值投资,

是不是就是此类傻瓜呢?

一生至少做一次傻瓜,从日本老爷爷种苹果到我们的投资

引子|

开篇,

先来说下被认为牛市2.0再来的我国股市。

(您也可以再回看下友联上周三发的《中国股市,

推倒重来》,

体会下“牛二”说。)

今日,

因为重启IPO需要筹码,

因此最容易拿钱换筹码的“低估值+金融类+巨型+蓝筹”获得资金倾斜,

由是,

水量再涨!

沪深前市交易额已经达到8150亿元,

全日突破11月5日的1.3万亿,

极有可能!

正文|

一生至少做一次傻瓜,从日本老爷爷种苹果到我们的投资

无农药、

无肥料的种苹果,

这是傻瓜吧!

这个傻瓜是日本人,

现在已经六十多岁。

木村秋则从1978年开始,

在他那片8800平方公尺大的果园(800多棵苹果树)不使用一滴农药、

一撮化肥,

苦撑11年,

最后成功了。

他的苹果园在津轻郡岩木山,

属于富士山类型的火山岩土壤。

这个地方位于弘前市位于日本青森县的西部,

现在是津轻地方的中心都市。

过去曾是弘前藩的城下町,

因此当时发展已较其他地方发达。

目前已与周边的自治体形成了有33万人口的弘前都市圈,

为青森县的第三大城。

弘前市的苹果产量位居日本第一(占全日本产量20%)。

而弘前公园内的弘前樱花节和弘前城也很有名,

为小京都之一。

弘前在过去也有“樱花和苹果之城”的美誉。

一生至少做一次傻瓜,从日本老爷爷种苹果到我们的投资

一生至少做一次傻瓜,从日本老爷爷种苹果到我们的投资

一生至少做一次傻瓜,从日本老爷爷种苹果到我们的投资

木村秋则的苦心栽培成功了,

但结出的硕果还是苹果啊,

这个苹果如何呢?

神话是,

木村的苹果味道好而且不会烂!

通常,

苹果切开后放置一会儿,

很快就会变成咖啡色,

然后开始腐烂。

东京的一家顶级法国餐厅的厨房里,

有切成两半、

放了两年的木村苹果不会烂,

只会枯萎,

越缩越小,

最后变成带有淡淡红色的干果,

散发出像水果干般甜蜜的香味。

苹果“不会烂”,

其中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

一生至少做一次傻瓜,从日本老爷爷种苹果到我们的投资

神话的基础还在于民众热潮。

2008年一年,

却有超过4000人想吃他亲手种的苹果,

只有2000人通过抽选如愿;更有 6 0 0 0 人造访木村阿公的苹果园。

2006年12月,

日本NHK《专家的作风》节目报道了木村栽种苹果树的独特方式,

引发该节目前所未有的反响,

在观众要求下,

迄今已回放超过一百遍。

木村成名后,

上千封电子邮件和信件寄到电视台,

希望转交给木村先生,

除请教栽培方法外,

最多的就是表达“希望可以吃到木村先生的苹果,

哪怕只有一次都好”的心愿。

除了想吃苹果的人之外,

想自杀的年轻人也从木村身上找到活下去的勇气,

就连黑道大哥,

也想和木村单独喝酒。

一生至少做一次傻瓜,从日本老爷爷种苹果到我们的投资

这是成功后的现状,

做傻瓜的11年里呢?

木村在果园开始了他的实践,

连续好几年没有收入,

一家七口过着赤贫的生活。

由于不喷洒农药,

果园成了昆虫的天堂,

为了除尽专门吃苹果树初春嫩叶和花芽的褐卷叶蛾、

乱纹苹果卷叶蛾,

还有会啃食叶子的尺蠖、

蚜虫以及危害果实的螟蛾幼虫和介壳虫等不下三十种苹果树害虫,

木村带着全家人没日没夜地在不开花、

不结果的果园里,

用双手和塑料袋抓害虫、

喷洒醋液。

请注意,

赤贫的生活阶段,

正是日本泡沫经济辉煌之阶段!因此,

在和周围村民比较而下,

情形可想而知。

一生至少做一次傻瓜,从日本老爷爷种苹果到我们的投资

一生至少做一次傻瓜,从日本老爷爷种苹果到我们的投资

最后,

他从野生果树身上找到自然农法的解答:原来手工抓虫都是白做工,

土壤才是关键。

于是,

木村在果园里开始大量撒大豆,

利用大豆根部密密麻麻的根瘤菌改善土壤里氮的含量。

翌年,

苹果园彷佛变成了原始森林,

大豆下方长满各式各样的杂草,

昆虫在草中鸣叫,

青蛙捕捉昆虫,

蛇在青蛙身后虎视眈眈,

甚至还有野鼠、

野兔。

虽然斑点落叶病和卷叶蛾依然肆虐,

但木村觉得苹果树已经结束了长期和疾病的抗争,

渐渐恢复健康。

终于,

又过了三年,

也就是第八年春天,

果园里开出七朵苹果花,

这七朵花中,

有两朵结了果。

那两颗苹果是那一年的全部收成,

木村把苹果放在佛堂祭拜后,

全家人一起分享。

那两颗苹果好吃得令人惊讶,

含糖量很高。

一生至少做一次傻瓜,从日本老爷爷种苹果到我们的投资

800株苹果树产量有限,

木村却从未想提高售价,

一箱16~20颗装的苹果,

售价仅约4200日元(约为人民币317.9元)。

木村说,

不是为了赚钱才开始种苹果的,

他只希望有更多人用自然农法成功栽培苹果,

大众就能用更便宜的价格吃到了。

当然,

他因为没有农药+化肥支出,

成本相对较低,

亦可以从其他拍摄、

访问和参观中获取些增值收益。

而11年后,

泡沫经济也破裂了,

木村却获得稳定、

可观收益。

一生至少做一次傻瓜,从日本老爷爷种苹果到我们的投资

一生至少做一次傻瓜,从日本老爷爷种苹果到我们的投资

不使用一滴农药、

一撮化肥种苹果在日本不新鲜,

日本的苹果栽培史有1 2 0 年,

之前也有许多人尝试过无农药、

无肥料的栽培,

都失败了。

大家都是在尝试四到五年后,

就认为不可能而放弃。

自然农耕的概念,

也一直有人尝试与实践。

2011年更获得联合国农粮组织将木村秋则先生的自然农法栽培方法登列为农业重要施行方法,

简称为 A.K. method(木村法则);在日本全国四处进行木村讲堂,

也到全世界进行分享。

一生至少做一次傻瓜,从日本老爷爷种苹果到我们的投资

目前在石川县有著许多人与面积从事这A.K. method(木村法则),

也开始被讨论这地区要列入联合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台湾有一群农夫以秀明自然农法无肥料与无农药栽培农作物,

秀明自然农法根源于宗教家冈田茂吉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自然农法,

以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为最高宗旨,

主要原则是不施肥、

不用药、

连作与自家采种,

另有详细的实施纲要,

可以在台湾秀明自然农法协会的网站上看到 (http://shumei.org.tw)。

日本于 1992年正式推动,

已有许多农夫实行。

在台湾则是由大屯溪自然农法教育农庄 (主人:黎旭瀛医师与陈惠雯女士) 推动已约八年,

每年都持续有更多人加入。

一生至少做一次傻瓜,从日本老爷爷种苹果到我们的投资

一生至少做一次傻瓜,从日本老爷爷种苹果到我们的投资

淡水幸福农庄者,

这五年的观察发现,

秀明自然农法的作物最重要的是要让土壤保持适当的水份,

只要土壤有落叶、

枯草或野草覆盖,

水份就不易蒸散,

土壤温度就不会太高,

则植物根系就得以伸展,

若从光合作用原理看也有点道理:

H2O+O2 → 阳光触媒 → CO2+C6H6

一生至少做一次傻瓜,从日本老爷爷种苹果到我们的投资

当作物没施肥,

除了靠根系长入土里吸取养份,

还有土壤内各种未知的细菌共生提供养份外,

最重要的是作物本身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份,

从公式中可见没有水就不会有光合作用。

因此土壤保湿是很重要的关键。

在这几年之间,

有的作物很顺利,

有的作物始终生长的很慢或有问题,

但普遍都愈来愈好吃,

消费者大多喜欢这些作物具有的原本风味,

那是没被任何添加物质影响的味道。

对于绿色植物来说,

在阳光充足的白天,

它们将利用阳光的能量来进行光合作用,

以获得生长发育必需的养分。

(上述公式可能存在问题,

参考维基百科如下)

这个过程的关键参与者是内部的叶绿体。

叶绿体在阳光的作用下,

把经由气孔进入叶子内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部吸收的水转变成为葡萄糖,

同时释放出氧气:

12H2O + 6CO2 +阳光→ (与叶绿素产生化学作用); C6H12O6 (葡萄糖) + 6O2 + 6H2O

注意:上式中等号两边的水不能抵消,

虽然在化学上式子显得很特别。

原因是左边的水,

是植物吸收所得,

而且用于制造氧气和提供电子和氢离子。

而右边的水分子的氧原子则是来自二氧化碳。

为了更清楚地表达这一原料产物起始过程,

人们更习惯在等号左右两边都写上水分子,

或者在右边的水分子右上角打上星号。

再结合苹果爷爷的实例,

我们看一些木村先生活动介绍中具体诠释。

在获得广泛推广后,

他于9/26 到9/28,

也来到台湾的北南东三地演讲并与农友进行田间交流,

在三芝、

淡水交界成立幸福农庄,

农技大交流。

首先,

是在水田里,

挖了深度约四十公分的洞,

然后在每隔十公分的地方,

横插一根温度计,

测量土壤的温度。

水田区里,

四根温度计所测得的温度都在26.5度上下,

温度差在一度左右,

据他说,

土壤状态非常好,

「已具备结出让人吃惊产量的稻米能力之土壤」,

而且没有「肥毒层」(指化学肥料聚积的地方,

温度会降低),

土质很好。

一生至少做一次傻瓜,从日本老爷爷种苹果到我们的投资

稻米并没有「让人吃惊的产量」,

是为什么呢?行动派的木村先生,

立刻要求拿圆锹来,

挖出一把稻子的根,

然后说明,

稻子的根部并没有长很茂盛,

所以这就直接影响到产量。

稻子的根,

为何长不好呢?那是因为土壤里的好氧菌太少。

所以制造出好氧菌多的土壤空间,

最好的方法就是「粗耕」,

而且是干土的时候粗耕,

这样,

土块和土块之间的空隙很大,

空气量也会变多。

就能制造出让稻子也会高兴的环境。

然后为了插秧方便,

最后浅浅地把表层的土耕碎即可。

而木村先生的「绝技」,

利用植物的特性,

来改善、

修复土壤的技巧,

在花生田里,

又再次展现。

比如说,

地瓜不喜欢太肥的土,

就种麦子吸掉肥份。

而种植豆科的植物,

则有固氮效果,

据说,

在叶菜旁约二十公分行距处,

平行种一排花生或黄豆(唯独黑豆不行喔!),

则蔬菜的根会自然而然「靠过去」,

分一杯羹。

一生至少做一次傻瓜,从日本老爷爷种苹果到我们的投资

农药不是农业的必需品

面对与多数施行惯行农法的农民们,

陈惠雯与黎旭瀛也有挫折,

她表示,

当时很多农夫会说,

「不用农药我们的菜就会被虫吃掉,

卖相不好,

会影响收成,

所以我不用农药不行」乍看之下,

农药好像变成了农业的必需品。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切入,

陈惠雯说,

每个人都知道农药不好,

特别是像现在的超市里都有外表很漂亮的蔬菜,

那农民用农药的目的与对象是杀虫,

但是那些菜上面一个虫洞都没有,

也就是说,

虫一口都没有吃,

那这样的话,

那些菜上面的农药到底是谁吃的呢?

陈惠雯强调,

若用饮食安全这个角度来思考的话,

「断然不要用农药」就是很急切要去做的事情,

因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的健康和自然环境。

使用农药短短的一百年之间,

地球上已经有百分之七十的蜜蜂已经绝迹了,

如果还继续使用一百年,

那后果是不能想像的。

刚开始使用农药的目的,

并不是要往坏的方向去,

「可是造成一个不好的结果的时候,

那我们应该要煞车。」

蔬菜长期仰赖农药 成为「草莓族」

而现在蔬菜那么容易被虫吃,

陈惠雯说,

就是因为蔬菜种成了一个不健康的状态。

陈惠雯表示,

自然界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防卫系统,

像是免疫系统,

举例来说,

外面的野花、

野草绝对不会被虫吃的坑坑疤疤,

是因为那些野草努力扎根到土壤里,

吸收养分,

是扎扎实实的长大,

所以免疫力当然比较强,

除了这些植物的特殊天敌之外,

其他的虫都不会去吃他。

我们说现在的年轻人是草莓族,

可是回头看看,

草莓到底是谁种出来的呢?

一生至少做一次傻瓜,从日本老爷爷种苹果到我们的投资

幸福农庄周围都是树木与草的环绕,

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菜也是一样的,

原是野草的一种,

所以原本就具备防虫的免疫力,

可是当我们把菜种在拥有很多肥料的地方时,

植物就会觉得已经有很多食物可以吃,

就不会努力向下扎根,

不会扎实地努力成长。」陈惠雯表示。

植物也是一样的道理,

现在的农夫种出来的蔬菜那么软弱,

因为农夫想要快速得到农产品,

为了得到「量」忽略了「质」,

但「质」才是影响到人类健康最重要的部分。

因为肥料让植物可以用一半、

甚至三分之一的时间完成发育、

长大,

可是其中的营养也只有一半、

三分之一。

陈惠雯强调,

换句话说,

我们现在的食物已经不是真正的食物,

也就是说,

现在人类吃饱很容易,

但是很难做到吃得健康;若是吃下不健康的食物,

就无法充分、

健康地去运用身体。

对于现在的农夫要丢掉农药,

是需要很大的勇气、

也要有很大的道德良心,

要用一种「比起赚了多少钱,

更重要的是要给大家吃健康的食物」观念去做,

陈惠雯表示。

木村先生的苹果园曾被日本某农学教授作过分析,

发现他的苹果园土壤松软度与邻近惯行农法苹果园相比,

在土下15公分是差不多的,

但在土下50公分,

木村家的却仅有别人的一半松软度;另外分析氮素在经过近30年无肥料栽培后只比别人少一点,

但磷与钾的含量却差不多。

否定无肥料栽培者很难以解释,

为何无肥料栽培30年的苹果园仍保有土壤的主要营养素?

这就是一个11年坚持自然农耕法种苹果的傻瓜,

他成功了。

同样“傻瓜”的,

还有吴清友。

1989年,

诚品由台北仁爱路圆环的第一家诚品书店开始,

之后连续赔了15年的钱啊(其中有两年有微幅获利)!

一生至少做一次傻瓜,从日本老爷爷种苹果到我们的投资

他的自述为:

上世纪50年代,

我出生在台湾省西南沿海地区,

是全家表现最差的孩子,

但我一直相信自己的心灵是善良的。

“诚”字是我们家的家训,

父亲常讲“财物有时而尽,

唯有‘诚’字是终身受用不尽的。

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上都有他的功课,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因缘。

对我而言,

经历了上天赐给我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

经历了年少的贫困,

虽然非常幸运地在工作了十几年后获得了丰厚的财富,

但在30多岁时我开始反省生命。

坦白说“生命归零”,

我是被迫的。

因为我的心脏手术(先天性心脏扩大症)在当年是很危险的,

很有可能没有机会再见阳光。

在病痛之后,

我心里非常迷茫:钱是有的,

但生命与存在是无常的。

我自己是无明的,

是没有智慧的。

在那个年代的我活得有一点不自在,

所以试图去寻找一个所谓理直气壮活下去的理由。

我在30多岁时蒙天眷顾,

在极短的时间里累积了很多财富。

但其实内心是不安的,

我认为自己是漂泊的,

明白金钱和物质无法直接安慰我的灵魂。

当时我经营着一个小公司(专营饭店餐厨设备与咖啡机的诚建公司,

31岁时成为诚建公司的老板),

自觉产生了瓶颈(已占据了台湾大型观光饭店80%的餐厨设备市场,

且由于后来饭店数量趋于饱和),

所以我上了很多不同的课。

阅读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弘一大师传》和史怀哲先生的《文明的哲学》,

这两本书给了我最重要的影响。

史怀哲先生有一段话说:这种肯定的信念是要求我们构想出使个人的、

社会的以及全人类的物质与精神臻于完美的理想。

大自然是上帝最伟大的创作,

人类最伟大的创作尽在书本当中。

而我没有那种勇气选择弘一大师那一条路,

坦白说,

经营诚品书店也不过是一个心灵生活的逃兵。

但这开启了我对经营书店的兴趣,

在此之前我对书店完全没有概念。

从这之后,

我开始考虑所谓人生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我提出了人文、

艺术、

创意和生活为理念的诚品之旅,

也就是善、

美,

不断的精进。

正是这个理念让我坚持下来。

因为病痛的关系,

我没有办法按照商学院的理念做五年、

十年的长远规划。

我必须要考虑的是当下的每一步,

唯有这样才能安抚我的心灵。

我本来以为准备一点小本钱可以赔个5-8年,

没想到一赔就是15年。

我要感谢上天让我赔了15年的钱,

使得我有机会第二次看清自己。

第一次看到自己,

是当我的财富超过生活的所需之后,

我觉得钱对自己已不再那么重要。

经历了诚品的连续15年亏损后,

我看到了自己对生命的态度是诚恳的。

可能我的这种诚恳在很多人看来是执迷不悟,

是不知变通。

诚品书店连续亏损15年,

对于商学院来说这可能不是一个好的案例。

但我从中明白一个道理,

当一个企业的规模和影响力都不够大,

没有被绝大多数人认可的时候,

即便有再好的理念,

赔钱是一定的。

一方面是我的经营能力有问题,

另一方面是“利”他做得不够好,

不够多。

所以,

企业家们最好是能赚取心安理得的利润,

只有“利”他之后,

才能赚取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

对我而言,

我在诚品书店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本大书,

因为每一本书,

每一个人都有他不同的价值,

不同的思考,

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对生命的体验。

他们都是值得尊重的个体存在和生命个体。

“至少为一件事疯狂”这是本书精髓,

亦是人生概要。

一生至少做一次傻瓜,从日本老爷爷种苹果到我们的投资

联系实际:

我们还是要从故事与农业回到投资来。

二位“傻瓜”,

木村秋则与吴清友,

11年和15年;矢志不渝,

做一件事,

终获成功。

在现实世界,

成功就是以利益为评价标准,

底限是不亏损,

有收益,

可生存。

这个不亏损,

恰是巴菲特先生价值口号中“不亏钱”的精要。

“至少为一件事疯狂”,

这就是投资事业。

一生至少做一次傻瓜,从日本老爷爷种苹果到我们的投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