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带着巴萨拉玛西亚的光环来到申花;一年多后,戴维·皮利率领的申花U17梯队拿到了2018青超联赛U17组的冠军。夺冠后的总结表彰会上,原本只打算说一句话的戴维·皮利,最后给队员们讲了十多分钟,他告诉队员,一个冠军是远远不够的,你们的使命才刚刚开始。

踢坏两个冰桶的皮利

沈嘉俊是申花U17梯队的西班牙语翻译,一年多前,在前往机场迎接戴维·皮利前,他专门找到了皮利的照片,“看了照片,面相上感觉蛮难弄的。”沈嘉俊心里一凉,不过经过深入的接触,沈嘉俊明白,自己最初判断完全错了。后来,他把自己当初的这个感觉跟教练说了,教练直接跟他来了一句,“我真想抽你。”

皮利有抽人的道理,因为他根本不是难弄的人。他善于听取大家的意见,跟大家打成一片。这次夺冠后,球队获得了十来天的假期,可皮利并没有返回西班牙,而是把家人接到了上海,沈嘉俊说,“教练真得非常喜欢这里,也融入这里了。”

执教中,皮利有个“坏毛病”,一旦队伍打得不好,他会踢冰桶。来到申花一年的时间,他已经踢坏了两个冰桶。后来球队买了一个很贵的冰桶,沈嘉俊跟皮利说:“你以后不要再踢冰桶了,这个冰桶很贵。”皮利也真就再没有踢过。

皮利是个非常注重细节的教练,他和他的教练组都会把本队以及对手的一些细节剪辑成录像,专门给队员讲解。赛会制的比赛,剪辑录像就更是一件非常费劲的事,往往晚上八九点拿到录像,一剪就是几个小时,忙到凌晨一两点成了“常态”。

与梅州客家的决赛中,陈申吉角球划出一条美妙的弧线直接破门,帮助球队奠定胜局,拿到最终的冠军。定位球一直是皮利非常注重的环节,沈嘉俊说,“教练非常强调定位球的攻防。进攻中,罚什么点,队员如何跑位。防守中,如何盯人,如何协防,都是非常细致的。”

夺冠的总结表彰会上,皮利十多分钟的讲话,有一部分专门提到了本次比赛因伤没有参赛的队员,感谢他们为球队的付出。同时也鼓励了本次比赛中上场机会不多的队员,告诉他们只要他们努力,一定是会有机会的。所以尽管这支球队有的位置上竞争非常激烈,但是皮利还是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在队内形成良性竞争的状态,将大家拧成一股绳。

不急于求成的皮利

当初为U17梯队挑选外籍教练的时候,申花高层其实有多个选择。为了更好地做出判断与选择,俱乐部董事长吴晓晖与总经理周军专门对皮利进行了半天的交流面试,这次面试让高层最终做出决定——就是他了。

皮利将当初面试中陈述的理念融入到了自己的执教之中。这两年,中国足协对青少年的赛事体系进行了改革,比赛也相应增加。在与兄弟球队的交流中,大家都明显感到有些球队的队员在力量上远强于申花的这批队员,这也让他们在身体对抗等方面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俱乐部青训总监严翔曾就这一问题与皮利进行过交流,皮利的态度很明确,宁愿暂时牺牲成绩,仍然不会急于给队员上力量。在他看来,现在最关键的是打好基础,过早地进行身体力量训练,并不利于队员的发展。所以,皮利执教U17梯队的这一年里,队伍的打法更为成型,用很多圈内人士的话说,就是像一支强队在踢球,但是申花这批队员的身体力量并不突出。

皮利是球员出身,也在著名的拉玛西亚青训营浸润过多年,他非常清楚中国球员的不足之处,“中国球员身体不差,跟西班牙球员或者欧洲球员比起来,中国球员最大的不足还是在于意识方面。西班牙球员更加清楚自身的竞争性,在场上处理球也会更加合理,创造力方面也会更好一点,但我还是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球员一定会越来越好。”因而他会在队员的意识、队形、队伍的整体移动等方面下功夫,而非能够最快见效的身体力量方面。

在U17梯队夺得青超联赛冠军后,大家期待着这批队员能够尽早进入到一线队,出现在中超联赛的赛场上。对此,皮利有着自己的时间表:“这批球员都只有17岁,他们要具备踢中超的实力的话,可能还需要3年的时间。就现在而言,我还需要提升他们的比赛节奏,心理素质,同时也包括力量,现在是时候去提高他们的身体力量了。这些方面提高之后,我想差不多过1年半左右吧,他们可以逐步拥有跟一线队一起训练的能力。”近期,申花U17梯队的外籍体能教练就将到位,一切都在按照皮利的计划按部就班地推进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