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虓 (原創作品,轉載請聯繫)

“再爬進點兒一看,他們在胸前畫十字還喝着伏特加———啊,肯定是俄國人! ”這是作家列斯科在作品中的描述。可以想象,周邊環境戰火連連,重重殺機,撥開草叢,發現一支勁旅正在休憩,是敵?是友?哦,喝着伏特加,俄國人!這種描述顯然有誇張的成分,但的確說明了俄羅斯人對於伏特加酒的沉迷。

另一個有意思的說法,俄羅斯是個信奉宗教的國家,他們雖然相信上帝能夠創造一切,但他們卻不認爲上帝創世之前天地是一片混沌的,因爲起碼還有伏特加,可見他們對伏特加酒的極度崇拜。

不錯,伏特加酒對於俄羅斯人而言就是具有這般傳奇的地位,有的時候,我們的確搞不清楚是俄羅斯人的伏特加,還是伏特加的俄羅斯人。從沙皇統治,到十月革命、衛國戰爭,再到蘇聯解體,伏特加酒一直伴隨着這個北方雪國的起起伏伏,也一直作爲一劑精神良藥,支撐着俄羅斯民族的永遠向前。

然而,就像每個硬幣都有兩個面,俄羅斯人對於伏特加酒的醉心,也爲他們帶來了喜與憂,成爲俄羅斯人心上的“紅與黑”。

“紅”:伏特加酒泡出了俄羅斯人的真性情

伏特加酒,對於俄羅斯的民族性情、國家政治、文化文明等方面都有巨大的作用和影響,這些是伏特加酒對於俄羅斯人而言好的一方面,是他們心頭上的“紅色部分”。

據說,俄羅斯人每人每年大約平均要喝掉 67 瓶伏特加酒,伏特加酒作爲一種烈性酒,在一個民族中有這樣的飲用量,簡直不可思議,把俄羅斯民族比作泡在酒裏的民族,名副其實。然而,俄羅斯人這種飲酒情節的形成,並不是自然而來,而是和俄羅斯人的性情秉性有很大關聯。

俄羅斯人坐擁廣袤而肥沃的土地,俯仰天地之間,巨大的生存空間,讓俄羅斯人在心靈上極其放得開,豪爽、逞強、自負成爲俄羅斯人性格的寫照。然而,氣候上的變化,卻促成了俄羅斯人性格的另一面。溫暖的夏季過後,預示着俄羅斯人要面臨着漫長的寒冬,在寂靜、白雪以及凜冽寒風中,讓俄羅斯人倍感精神的沉重,所以懊悔、憂愁、傷感也時常在俄羅斯民族的心頭上徘徊。這就是俄羅斯人的雙重性格。然而就是這樣的真性情,在伏特加酒的澆灌下,相互影響,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向着兩個方向更加張揚。

無論是當下俄羅斯一貫強硬的外交形象,還是遙想久遠的沙文主義,俄羅斯人大魄力的格局,彰顯了俄羅斯性情中的積極面。這種俄羅斯人的積極面和伏特加酒甘冽、勁爽的感覺同出一轍,並且在伏特加酒的刺激下,俄羅斯人的這種正向的態度和行爲變得更加堅定不移。此外,俄羅斯人正向的性格同樣通過伏特加酒體現在市井之中。在俄羅斯人的日常生活中,喝酒是一個隨走隨喝,想喝即喝的事情,不一定追求佐酒菜品,也不一定講究繁文縟節,這種大氣豪放的飲酒之風、脾氣秉性,很難講是伏特加造就,還是因伏特加而更加濃烈。

俄羅斯人的性格,就如同這伏特加具有的兩重屬性,既有水的外在,也有火的內涵,既能在壯志凌雲中暢飲,也能在萎靡不振中獨酌。在俄羅斯人消極厭世、鬱鬱寡歡的時刻,俄羅斯人習慣於一飲伏特加,利用酒精的力量麻痹自己的神經,進而暫時忘記憂愁。而痛飲後的放蕩的行爲,體現出俄羅斯人對於不良情緒的發泄。就像當代作家葉夫金尼·波波夫所堅信的那樣,在這個不那麼完美的國家裏,正是伏特加支撐着俄羅斯人民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挫折。

哈佛大學人類學家張光直所言,“達到一個文化的最佳途徑之一就是通過它的肚子。”伏特加酒不僅僅與俄羅斯人相互影響,形成了獨特的性情,而且還在俄羅斯文化的構成中,添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如果把俄羅斯文化比作一株開滿鮮花的園地,那麼伏特加酒就是澆灌這片土地的水源,在俄羅斯的很多知識分子看來,伏特加酒作爲俄羅斯文化的核心,絕不爲過。

無論是流亡作家亞歷山大·庫普林,還是諾@bale@文學獎得主米哈伊爾·肖洛霍夫,亦或是大文豪托爾斯泰,他們都深愛着伏特加酒。每一方水土都會滋養出代表一方的文學,就像每一方水土都會釀造出代表一方的美酒,然而文學與飲酒,二者之間能夠絕美演繹的地方,我想只有在俄羅斯這一片土地了。作家波波夫曾說:“伏特加令構思情節更加容易”,一句話說出了伏特加與文學之間的玄妙。不僅僅是文學,在俄羅斯,戲劇、繪畫、建築都能夠看到伏特加的身影,而這些藝術大作背後的俄羅斯藝術家與建築師,也均鍾情於伏特加酒,伏特加給予了他們心靈上的慰藉。

俄羅斯作家維克托·耶羅費耶夫曾說過: “我們喝的不是伏特加,我們正在喝的是我們的靈魂和精神。”在嚴寒中,無論是拿破崙的鐵騎,還是希特勒的巨炮,如果沒有伏特加,俄羅斯的衛士們還能否阻止他們侵略的腳步?或許俄羅斯將變成另外的樣子。伏特加酒不僅讓俄羅斯人民鑄造了不屈不撓的戰鬥民族性格,更形成了別具特色的俄羅斯軍旅文化。

早在18世紀,起伏特加酒就走進了軍隊。彼得大帝曾在 1716年的軍事條令中規定每日發伏特加酒給士兵飲用。19 世紀,騎兵詩人大衛德夫在詩中讚揚伏特加,他說伏特加酒與戰馬、軍刀一起構成了驃騎兵軍旅生活不可缺少的三種要素。值得一提的是,在伏特加酒灌溉下的俄羅斯軍旅文化中,喝酒要有不同的方式,第一種是士兵式的飲酒方式,即一口氣喝掉一杯酒,同時還要咯咯幾聲以示高興; 第二種是軍官式飲酒方式,講求小口喝酒,慢慢細品。這些都組成了有趣的的俄羅斯軍旅酒文化。

“黑”:俄羅斯酗酒和禁酒的跌宕起伏

想當初,“伏特加”還僅僅是指“將各種藥草、漿果等物質在酒精中浸泡後的溶液”,只應用於醫療方面。然而,歷經變化,“伏特加”已然作爲一種飲品一次又一次地席捲整個俄羅斯。在俄羅斯土地上演繹一次又一次酗酒和禁酒的勢力抗爭,留下那一段跌宕起伏的歷史記憶。這就是伏特加酒在俄羅斯人心頭上“黑暗”的一面。

在世界範圍內,禁酒的事件時有發生,然而對於禁酒的原因,大都是因爲節約糧食,或者爲了累積軍備物資。然而俄羅斯的禁酒,卻是基於減緩社會矛盾和維護身體健康的原因。有關調查指出,僅僅在莫斯科就有 1.7 萬名深度酒精中毒者,隱性酒精中毒者有11 萬人,已經到醫院求治的酒精中毒者約爲 50 萬人。與此同時,酗酒不單單損害健康,更會影響到飲酒者的行爲,有數據顯示,俄羅斯每年70%的犯罪是由於醉酒造成。

俄羅斯的禁酒,可謂一波三折,屢禁不止,爲什麼如此?除了與俄羅斯人的傳統與習慣有關之外,更重要的是伏特加酒關係到俄羅斯的經濟命脈,此外,伏特加酒也曾在戰爭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據瞭解,上個世紀30年代,世界籠罩在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硝煙之中,斯大林取消了此前的禁酒令,擴大了伏特加酒的產量,正因爲此決策,伏特加酒支撐了蘇聯財政。不僅如此,戰爭打響後,蘇聯國防部規定每天給前線的戰士分發100克伏特加酒,讓戰士們在冰天雪地裏能借酒驅寒,這就像“喀秋莎”一樣給士兵帶來了力量。

伏特加酒對於俄羅斯而言,就像一把雙刃劍,砍傷別人的同時,也會砍傷自己,所以酗酒和禁酒一直以來是俄羅斯領導人腦海中盤旋的問題。從彼得大帝到沙皇尼古拉二世,從列寧到斯大林,從赫魯曉夫和安德羅波夫到戈爾巴喬夫、葉利欽等,酗酒—禁酒—解禁—再酗酒—再禁酒—再解禁的像是車子的輪轂循環演進。

17 世紀,彼得大帝曾下令保證沙俄士兵每天能喝到兩大杯酒。而爲了打贏日俄戰爭,沙皇尼古拉二世政府又在 1904 年 8月發出禁酒令,以至於成爲1905年革命的助因。“不要造酒、喝酒、賣酒,要起來革命”布爾什維克曾這樣號召工人階級。十月革命後,蘇維埃政權就實行禁酒政策,此後禁酒令又被斯大林開放。後來的赫魯曉夫和安德羅波夫也沒有執行禁酒政策,但在安德羅波夫時期,廉價劣質伏特加卻瀰漫開來。

領導人的地位至高無上,但是想要在俄羅斯撼動伏特加酒的權威,還真需要掂量一下。上世紀 80 年代,來自前蘇聯政府的祕密報告指出,無度的酗酒已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由此戈爾巴喬夫於 1985 年 5 月頒佈了《關於消除酗酒的措施》,採取了關閉伏特加酒廠,取締酒類商店等等一系列嚴厲的禁酒措施。禁酒取得成效,但是意想不到的是,爲了在家裏釀酒,人們開始紛紛搶購併且儲藏食糖。更有甚者有人開始飲用各種有毒的致醉品,比如古龍水、和洗甲水甚至飲用機車使用的剎車油。嚴峻的事實迫使戈爾巴喬夫不得不放棄禁酒令。

葉利欽上臺後,酒戒大開,並於1992年頒佈法令,廢除國家對伏特加的壟斷。然而假冒僞劣產品卻因此而四處氾濫,極大地影響到俄羅斯伏特加產業的信譽和形象。一年之後,迫不得已之下,國家又重新對生產、儲藏、批發和零售伏特加實行壟斷。

俄羅斯人對於伏特加酒的感情,就是這樣愛恨交加,俄羅斯人的骨子裏無不透露出伏特加酒的豪氣,俄羅斯人的血液裏無不流淌出伏特加酒的爽勁,俄羅斯民族無時無刻不與伏特加酒發生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無論是愛是恨,無論是“紅”是“黑”,在俄羅斯人心上,伏特加酒就是傳奇!

作者簡介李虓,發酵工程碩士,觀察評論人,科普作家,酒類食品類研究者,創意傳播策劃人,《國家名酒評論》編輯,釀酒師。聯繫微信或QQ:169320497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