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虓

之前有一則很走心的公益廣告,叫作《今天,我們這樣愛國》。其文案中,有一句話寓意頗豐,叫做“把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傳下去”。

什麼是老祖宗的好東西?又怎樣傳承下去?

舉一個例子,現在學習傳統書畫的人很多,在當代也有很多書畫大家,但學習的人要不要去模仿當代的書畫大家的風格?個人建議是否定的,原因很簡單,他們的作品沒有經過時間的過濾。好作品,不是當代人覺得好就可以,而是要經過時間的沉澱,流傳下來的纔是真正的卓越。所以,學習書畫要模仿和學習的應該是古代的書畫大家及其作品。

這些古代的書畫大家所流傳的作品,以及其包含的意蘊和智慧就是老祖宗的好東西,而當代的書畫大家的成功就是最好的傳承。

除了中國書畫,我們還有很多老祖宗的好東西,比如絲綢、陶瓷、茶葉,當然還有酒。中國酒品傳香千年,遍灑九州,歷經甄選和沉澱,曾摻雜在無數代生民的“悲喜”之中,也如同一條暗流,貫穿在歲月之中,繁衍並豐富了中國歷史、中國文化。

從以黃酒爲代表的釀造酒到以白酒爲代表的蒸餾酒,整個釀造工藝的演變,每一個釀造細節的斟酌,都蘊含大智慧,而由酒推而廣之,所演繹出的整個絢爛的酒文化,乃至於酒與中醫、酒與文學、酒與人生的大哲學,更是無與倫比的好東西。所以,我曾在《爲什麼中國白酒是獨一無二的?》文中,以白酒爲例,提及中國白酒是揮灑天地的大藝術,是祖宗流傳的大智慧。

那麼,我們是怎樣傳承中國酒品的呢?

兩種行爲,一,透支;二,無爲。暫且不說其他中國酒品,單從黃酒和白酒這兩種曾歷經輝煌的酒品來說,二者正好應對前面兩種行爲,白酒對應透支,而黃酒對應無爲。怎樣理解?如果說酒精酒的出現是歷史的原因和發展的必然,那麼,過度營銷和假酒的現狀,就是從營銷和品質上對中國白酒品牌的透支。再說黃酒,在近代的很多名作家筆下,黃酒是司空見慣的寄情之物,而如今,黃酒已經邊緣化許久,這就是無爲,不是道家的無爲,而是缺乏有效作爲的無爲。

無論何時,人們的需求都是從物質到情感,無論何時,產品的運營都是從質量到營銷,所以如題所云,釀一瓶好酒,才能賦予更多優秀的文化內涵,才能把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傳下去,這是底線,這是自古以來每一位做酒人的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之前,有幸和一位山東酒企負責人交談,他曾說:“我一直跟市場的業務員同事講,我們不是賣酒的,我們是做酒的。”這句話意味深長,因爲一個字的改變,所表達的不僅僅是一種理想的升級,更是一種行業和社會的擔當。由此,“釀一瓶好酒,把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傳下去”,如果從擔當出發,從理想出發,從心出發,就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內在的驅動力,成爲一種風尚,改變透支和無爲的現狀,讓行業向好。

2016年,“工匠精神”火了,白酒行業作爲傳統制造行業,舉起“工匠精神”的大旗,但這杆大旗是插在了營銷層面,還是質量技術層面,只有舉旗者知道。國家提出“供給側改革”,終於吹開泡沫,開始聚焦泡沫下面的根基,酒類行業的泡沫也開始慢慢瓦解,因爲消費者更喜歡泡沫下面的實在,而不是泡沫本身的五光十色。“釀一瓶好酒”纔是時代所需。

與此同時,白酒擁有五千億的規模,但“年輕化”問題已經老生常談,白酒是世界第一大蒸餾酒,但“國際化”問題仍然懸而未決。“把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傳下去”纔是行業所需。

所以,今天,我們這樣愛酒業:釀一瓶好酒,把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傳下去!

李虓:發酵工程碩士,“修真醬酒”策劃,《國家名酒評論》等特約撰稿人,酒類食品行業研究者、評論員,聯繫QQ/微信 1693204970。自媒體《酒食風》(微信公號ID:jiushi-fen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