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收盤播報】滬指今日震盪整理,收盤小幅上揚;創業板指走勢萎靡,小幅下跌,創逾四年新低,行業板塊漲跌互現。

  昨日大跌後,滬指今日震盪整理,收盤小幅上揚0.17%,收報2721.01點;創業板指走勢萎靡,收盤小幅下跌0.57%,盤中創逾四年新低,收報1345.95點。兩市合計成交2318億元,行業板塊漲跌互現。

  10月大盤能否打響翻身仗?多家券商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光大證券:市場底部越磨越高

  在三季度完成磨底之後,大盤不會出現一帆風順的反彈和大反轉,更多是越磨越高。

  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在經濟增長依舊要沿着潛在增長率下行的大背景下,接下來的行情是前期大博弈造成的過度殺估值下的估值修復。而根據我們對估值隱含經濟增長的判斷,估值修復的整體空間約在10%左右。所以,我們對未來行情的判斷,是估值修復下的越磨越高,上證綜指年底有望重返3000點。

  因此,對於底部有望越磨越高的估值修復行情,在結構上繼續建議按照G2雙殺下半場的思路去進行結構配置。首先是,在週期的估值修復基本完成後,更多關注銀行等高股息標的底倉配置機會。其次是,從大博弈、補短板的角度去佈局軍工、網絡安全、5G、芯片等科創股的趨勢性主題機會。美國對中國科技、軍工的不斷打擊,恰恰印證了這是中國必須要加強的短板,而補短板將是新格局下的政策主要發力點。最後是,消費權重股的回調空間有限,意味着本輪消費板塊的回調空間有限,G2雙殺下半場的輪動之後,必需消費品仍將受益於中低收入人羣的消費升級。

  國泰君安:反彈趨勢逐漸展開

  金秋行情已到來,短期風險擾動相對有限。近期隨着政策的發力,經濟下行壓力有望得到緩解,匯率維持在6.8-7區間相對平穩,風險出現了邊際顯著緩和,這將爲市場風險偏好修復提供窗口期。我們認爲金秋行情正在展開過程中,相關風險因素對於市場的擾動始終存在,市場風險偏好修復或會反覆,但相對於前期整體緊張的態勢已經明顯緩和,市場反彈趨勢有望逐漸展開。

  看好製造業中 TMT,關注軍工、計算機、通信/電子結構性機會。隨着風險緩和窗口期的到來,三大反彈支柱發力下,加倉時機到來。一是政策的優先放鬆,市場關於穩增長髮力的預期始終存在,但是政策大放水難期。儘管始終會有相關政策的出臺,但週期品中長期邏輯缺失始終影響投資者持股堅定性;二是政策層面對於提振消費、產業升級始終強調,相關板塊有望迎來積極催化,消費品中受到交易結構問題困擾,但政策催化下相關品種可能會在交易結構籌碼充分分散前就開始啓動。隨着分母端風險溢價的回落,重點關注製造業中TMT。從細分領域亮點看,軍工在飛機、計算機在雲計算、通信在5G、電子在5G和半導體,而受益於政策加碼的消費板塊,業績處於合理估值,預計也會有積極表現。此外,由於政策優先放鬆,週期板塊中受益大基建鏈條的品種也具有交易性行情機會。

  國信證券:政策底和市場底均已顯現

  近日,管理層印發的《關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意見強調了從供需兩端發力推動消費升級,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大程度地促進供需匹配,發揮消費對於經濟發展的支柱作用。我們認爲,擴大國內消費是應對的唯一出路。

  從未來消費的發展方向上看,服務性消費潛力巨大。總體來看,消費對經濟的貢獻度已經達到了80%以上,我國的經濟增長模式逐漸從低淨資產收益率的基建驅動轉向高淨資產收益率的消費驅動,這對經濟和資本市場都是長期利好。

  短期來看,當前各項政策對股市友好,“政策底”已經確定無疑。之前,我們在9月月度策略中提出,市場將慢慢從“政策底”向“市場底”轉變,從近日市場的表現來看,“市場底”已經越來越明卻,看好接下來市場有一波像樣反彈的機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