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坪鎮石板溪村三組,有個小地名叫石筍灣的地方,不足300平方米的一個小平壩上,呈“S”型拔地而起挺立着四尊石柱。其中三柱獨立成峯,一柱則上有兩峯並峙,因此遠眺似五峯挺秀,近睹,方知有兩峯共生一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四尊石柱均呈上粗下細的蘑菇狀,且石柱均由片石層層膠結疊起,石柱上既無泥土、也無樹木。

這挺秀的五峯,下臨石板溪河,旁爲鄉村公路。說來也奇,這石板溪河長達2.5公里左右,其河牀底部,竟是平如鏡面的整塊石板。公路邊是一堵高十丈有餘的絕壁,在這絕壁下部離地面一米左右,有一個略爲凹進的巖縫,從巖縫裏湧出一股泉水。清泉常年不涸、清澈甘甜,四季叮咚、汩汩流淌。

相傳,清朝光緒年間,最早到這地方落業居住的是劉姓族人。這劉氏家族在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這裏逐步得到開發。沿河兩岸原本荒草萋萋之地,被開墾成爲良田。

在劉姓族人中,有一個名叫劉守敬的人,他善於經營,不幾年就成爲族中的富戶。然而其母由於眼病,致使雙目散光,看不清任何東西。這劉守敬是一個純孝之人,他遍請遠近郎中爲母治療眼疾,然而始終無效。求醫不成,他就改求神佛,逢廟燒香、見佛拜佛。

大約是劉守敬的孝心、誠心感動了神明。有一天晚上,祖師菩薩給他報了一夢。夢中,祖師菩薩對他說:“你如果能在石筍灣的五峯山上修建廟觀,那就只需到石筍灣去,取用那巖縫中流出的泉水洗眼,即能將汝母眼病治癒。而且這水還可醫治百病。”劉守敬醒後,心想,這可能是自己求神拜佛顯靈了。即沐浴齋戒,虔心到石筍灣取水,回家爲母洗眼。果然,只洗了半月,其母兩眼復明,不僅能看見大的東西,連穿針引線也自如了。劉守敬高興異常,即將這事情的前因後果告訴了鄉鄰。並傾全部家財,又邀約族中和鄉鄰中富戶,捐資建廟,劉守敬具體負責修廟事宜。

四尊石柱的第一柱,由於頂部面積實在是小,故無法建廟;第二柱上建的是擂鼓殿,殿中供奉着靈官菩薩,殿旁還建有燒化紙錢的化錢爐子;第三柱上有兩個石峯,因此分別建了祖師殿和羅漢堂,祖師殿供奉着張天師,羅漢堂供奉十八羅漢;第四柱上建的是觀音殿,供奉着觀世音大士。

建廟時,劉守敬又和其他鄉紳商議,建橋把石柱連成一體。於是在第二、第三石柱之間,修建了一座較小的木橋;在第三、第四石柱之間,修建了一座略大的木橋。這兩座木橋都是上有屋頂、旁有護欄的風雨橋。遊人於橋上憑欄眺望周圍山峯,聆聽古剎鐘聲,浮躁之心霎時就會澄澈空靈,神清氣定。

第一尊石柱上雖末修建廟觀,但護祐兒童極爲靈驗,當地小孩出生後,經推算“八字”,凡難以撫育者,紛紛前往拜其爲乾爹,求其庇祐,爲此,人們就稱這尊石柱爲“幹父石”。

廟觀修建竣工,劉守敬又請了三位出家人負責接待信衆。每年還於農曆七月鬼節和春節期間作兩次法會。據說法會期間,官店、景陽、紅巖、花坪、唐坪、石馬等地前來朝拜之信衆多達數千,就連巴東、鶴峯也有人前來參加。

法會上,信衆除參加各種法事活動外,最期盼的就是到祖師殿求得“飛來降相”。就是由信士在祖師殿的供桌上放上文房四寶,然後出門把門關上,信士則跪於殿門口,將所求之事默禱;隔一會兒,就有繪有靈符的紙張自殿中飛出,信士即可將之拿去,請峯上出家人祥解靈符、指點迷津。據說靈驗異常、也神奇異常。即使平時,也因這裏菩薩靈驗,有求必應,故香火興旺,求神拜祭者絡繹不絕。

正因如此,人們就將這原本叫作石筍灣的地方,改爲了“五峯仙山”。新中國建立後,隨着時風的改變,人們又將“五峯仙山”中的“仙”字去掉,使這裏的地名變成了“五峯山”,沿用至今。而對面巖壁下的泉水,則被人們稱之爲“佛水”。凡到此者,莫不掬水飲用,並攜此水送給親友,一來言可治病、二來共沾佛(諧福)氣。

(資料蒐集:劉統軒、黃繼波、張紹國 故事撰寫:戴鳳庭)(編輯樊淑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