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社部發布了一個讓1億多退休人員拍手叫好的消息——全面取消領取社保待遇資格集中認證。

這是什麼意思?

原來,爲了防止有人冒領養老金,退休人員每年都要在規定時間內去社保機構進行生存認證,以證明自己還活着,這樣才能正常領取養老金。如果沒有認證的話,養老金就會暫停發放。

但是這種集中認證,對於歲數大、行動不便、異地居住的退休人員來說太折騰,前不久一則“九旬老人社保年審,家人抬着爬上三樓”的新聞就引發爭議。

以後不用再自證還活着了

今天,人社部發佈一個好消息,影響1億多人!

人社部5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全面取消領取社保待遇資格集中認證。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 攝

針對認證工作不夠人性化的問題,人社部明確表示,不再要求參保人在規定時段到指定地點進行集中認證,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羣衆少跑腿”。

目前,各地均已抓緊組織實施,全面停止了集中認證工作。

這意味着,退休人員終於不用每年到社保部門報到,“自己證明自己還活着了”。

今天,人社部發佈一個好消息,影響1億多人!

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此次取消集中認證,並不是說以後就不用認證了。

人社部副部長遊鈞表示,開展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是從制度上保障基金安全、維護全體參保人員合法權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國際上通行做法。

也就是說,以後還需要認證,但認證方式會有大變化。

以後怎麼認證呢?

人社部提出,構建以信息比對爲主,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與遠程認證服務相結合的認證服務模式,“寓認證於無形”。

這意味着,你不用再去跑腿了,而是社保機構通過大數據等手段在無形中去認證。

今天,人社部發佈一個好消息,影響1億多人!

資料圖:退休老人。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 攝

人社部要求,充分運用全民參保、異地就醫、聯網監測等數據資源,按月開展數據比對,有條件的可開展實時比對。

此外,積極探索與公安、民政、衛生健康、交通、旅遊等部門開展業務協作,實現與人口管理、殯葬、就醫、乘坐飛機高鐵等實名驗證場景的信息共享,提升共享的實時性。

異地居住的退休人員,也將免去來回奔波的勞苦。

人社部要求,積極推行異地居住人員遠程自助認證。對於異地居住的人員,各地不得要求參保人返回參保地進行認證。

此外,要大力推廣基於互聯網的生物特徵識別認證、手機APP遠程認證等服務渠道,使服務對象就地即可完成認證。

今天,人社部發佈一個好消息,影響1億多人!

有人擔心,全面取消集中認證後,會不會增加冒領養老金的風險?

對此,人社部說,將“堵後門、斷後路”,一是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正在起早《社會保險經辦管理服務條例》,進一步加強和規範基金的監管。

二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防範可能出現的欺詐、冒領行爲。

三是要加大欺詐、冒領養老金的打擊力度,依法懲處違法違規行爲,加強社會監督,集中曝光一批騙保行爲,加強聯合懲戒,讓以身試法者得不償失。

總而言之,這是一項非常人性化的舉措,值得點贊!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