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庙底街玉大中老人的家中格外热闹,古色古香的小四合院里充满了欢笑声。这一天,宣化区文广新局局长李宏君带着区委书记张聪的感谢来看望这位80岁的“书香”老人。说起这次交谈,还要从一封信讲起……

玉大中写给书记的亲笔信。

玉大中写给区长的亲笔信。

一封深情的来信

硕果飘香的时节,荣获第三届省级书香家庭的耄耋老人玉大中来到宣化区政府,分别为区委书记张聪、区长费再宏送上了自己的亲笔信。

在信中,这位原县文化馆的美术干部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最近,我受邀参观了区里复新的宣化区图书馆,值得称道!这是区委、区政府落实“十九大”报告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具体举措。这是顺民心、应民意的文化惠民工程,抓实处、看行动、雷厉风行。区里为全区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值得老百姓交口称赞,更要竖起大拇指。它(图书馆)为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的文化素养,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非常好的一个平台,在百姓精神食粮的餐桌上摆上了丰美的大餐,为古城人民生活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

区委书记张聪批复

一则重要的批示

收到信后,区委书记张聪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请文化局领导代我向玉大中表示感谢!……要倡导全区上下人人关心宣化发展,人人支持宣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脉,涵养和提升着一座城市的气质。其独一无二的历史,衍生了独特的城市文化。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以提升全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宗旨,全力打造“书香宣化”,积极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模式,坚持以文化自信和文化惠民带动精神文明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举措。借助市第二届旅发大会召开之际,宣化区建成了全省首个建在景区内的公共图书馆——宣化区图书馆,这样一种文化回馈,让京西第一府的文化底蕴再次绽放,让书香弥漫全城。

文广新局局长李宏君代表区委书记张聪看望玉大中老人(右)。

老人为大家介绍家中藏书。

一份诚挚的期盼

“公共图书馆是城市名片,是城市文化符号。它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手段,体现了一个城市文化数据,是城市文化财富象征。而纸质媒体看得见、摸得着,一册在手,体现的是一种亲切感。”在与李宏君的交谈中,自幼与书籍结下不解之缘的老党员玉大中颇有感触,“我是一名文化工作者,买书、读书已成生活中一部分。读书可以丰富知识,体味人生百态。不知不觉中,家中5000余册的藏书已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宝藏’……”

临别时,老人把我们送出了满溢书香的小院儿。他满怀期盼,希望区委区政府能更加关注全区的文化建设,也祝愿图书馆各项工作能更上层楼,“从建国前到现在,图书馆馆址几经变迁,可我办的借阅证一次都没落下。这几天,我得赶紧再去办张新的图书证。活到老,学到老,图书馆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记者 杜宏锦 通讯员 陈超)

相关连接

宣化区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2018年8月24日,宣化区图书馆试运营,如今图书馆已经成为了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此我区市民也有了生活的“第三空间”。

■ ■■■■

宣化区图书馆的前身是1927年设立的通俗图书馆和中山图书馆,迄今已有91 年的历史,1986年宣化区图书馆在牌楼西街建设新馆,使用至2011年,但是图书馆搬迁至青少年活动中心后,就一直处于闭馆状态。直至2018年,我区积极打造“书香宣化”,将宣化区图书馆作为推动全民阅读和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建设的重要项目。经过长时间准备,宣化区图书馆于2018年8月24日开始试运行。

我们崭新的宣化区图书馆位于宣化万柳公园中,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馆内共有阅览坐席200个,藏书8万多册。图书馆还配备大数据分析平台、时光阅读机、电子阅览室等高新科技设备。

图书馆针对儿童还设置了儿童图书馆,儿童图书馆与主馆相连,建筑面积近900平方米,目前是河北省内最大的儿童图书馆。

少儿馆

宣化区图书馆作为河北省首家建设在景区内的图书馆,将阅读与休闲生活相结合,将图书馆与文旅产业相结合,打造最美图书馆,展现古城宣化文化底蕴。

宣化区图书馆的落成不仅成为古城宣化的靓丽景点,也为市民增添新的生活色彩,让书香浸润生活,让古城再创辉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