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今年4月,在龍巖市原閩粵贛邊老同志聯誼會趙惠、鄧曉光二老的幫助下,本報記者有幸找到部分當年在閩粵贛邊區發行的《大衆報》和《團結報》。這部分報紙,於當年邊區黨委“分家”時,由來到閩西的原邊區黨委機關幹部和原邊縱戰士攜帶而來。因年代久遠,加之當時未注意保存方式,這些報紙,尤其是其中油印發行的部分,有不少已經出現模糊、殘破現象,導致很多內容已無法一窺全貌,很多忠實記錄當年邊區建設及邊縱生活、戰鬥、學習的片段已無法重現。歷史不應該被湮沒,初心更必須被牢記,爲搶救剩下的真實史料,聯誼會和本報決定,將其中部分尚可辨識的內容整理出來,並從中選擇一部分在本報開設《史料尋蹤·走進“墨跡”間的閩粵贛邊區》專欄予以刊登,是爲緬懷先烈,亦爲鼓舞后人。

歷時數月的整理覈對,自本期起,本報開始連續刊載這些當年由我們的同行記錄下的文字和史實。這其中,以反映當年邊區形勢、黨政軍建設、武裝戰鬥、軍民關係爲主,亦有部分反映當時全國解放戰場等方面的內容,我們將它們與讀者一起分享。

走進墨跡間的閩粵贛邊區(一)

1947年10月22日,粵東支隊突擊大麻,取得勝利。隨後,粵東支隊轉移到梅縣三鄉,並在小都村中和學校圍殲前來追擊的一個縣保警中隊。

1947年第20期(具體出版日期已辨認不出)《團結報》第一、四版(也是我們找到的改期報紙的版面),分別發表了描寫大麻出擊的《奇襲大麻》、描寫三鄉殲敵的《勇猛的攻堅戰》、總結兩次戰鬥的《出擊的展望》等文章,該期報紙在一版報頭印了兩幅漫畫:《民兵抓特務》《普遍展開游擊戰打倒蔣獨裁!》,這是在我們整理過程中發現的唯一一期。整理中,我們也發現一些問題,如三鄉殲敵的時間,根據《閩粵贛邊縱隊史》應是從10月28日凌晨開始並持續至30日下午,但在報道中則寫爲“十七日”,實施火攻的時間爲29日入夜,文中則寫爲“十七日黃昏”等,爲兼顧原文與史實,我們全文刊載,在有出入處作說明。另,《奇襲大麻》報道因轉版的版面缺失無法全文刊載,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出擊的展望

動的烽火

由於人民的幫助,由於戰士們的關係,由於地方黨協力與支持,我們出擊計劃算是勝利的完成了第一個階段:這因爲第一,我們已經消滅了敵人一箇中隊,擊毀了敵人一箇中隊,打垮了敵人一箇中隊,瓦解了敵人兩個警察分駐所(丙鎮大麻),解散了大麻的商衛隊,撲滅了大麻、英雅、龍市、砂石、三鄉、洲瑞、官塘、長田、瑤上等鄉公所。第二,我們已經繳到長短槍二百一十五條,彈藥一萬零一百四十七發,軍用物資卅餘擔,俘虜死傷敵人六十九名。第三,我們鼓起了民兵游擊隊鬥爭熱潮,和我們肩並肩的戰鬥。第四,從敵人倉庫裏開放出約近二千餘石倉谷分給人民大衆。人民鬥爭的烽火燒遍了梅埔豐。敵人本以一落千丈的氣焰,已逐漸呈現其“日落西山,氣息奄奄”的狀態。粵東支隊出擊的威風,已經凜冽的吹透了粵東人民苦悶的心胸,同時也凜冽的肅殺着敵人臨死的肢體。粵東人民喊出愉快的心聲道:“來了,共產黨今天真的是來了!”

新的形勢

動的烽火引起了動的變化。行動中軍事上的收穫固然豐富,在形勢上的收穫更有了新的局面,這就是第六專署所發動的“兜剿”計劃,在小都碰得粉碎之後,敵人是不敢輕易再以少數兵力到我們支點來催兵催糧和魚肉人民的,軍事據點與市鎮中心敵人是必須堅守的,摧毀了的鄉鎮機構敵人是必須恢復的,由此我支點被摧毀的威脅是相當的解除了,摧毀過了的大鄉村的工作,是可以建立了,到敵人的心臟和後方去遊擊的條件是具備了,實行戰術上的新進攻來準備我們的第二次的戰略出擊的時機也更有利了,我們的戰事行將展開在敵人的心臟,粵東人民三徵的枷鎖可以逐步的解開,人民鬥爭的熱潮一定和我粵東支隊的士氣結成爲旺盛的姿態。這種有着旺盛士氣的人民的隊伍,將是無敵於粵東。

戰鬥模範和應該改善的東西

我們能有這種既爲可觀的成績,顯然不是偶然的。這因爲我們有一切服從戰鬥勝利的民兵隊長XXX的模範,有阿安、阿宜等同志進攻的模範,有張高峯、老鄧等同志包抄的模範,有阿嚴、風書等同志追擊的模範,有老貨嚴格注視敵情果敢指揮的模範,有堅強政治工作的支持,這就是我們出擊勝利的決定因素。我們要發揮這種英勇的範例。然而無可否認,我們在整個出擊計劃中還有不夠的地方,這就是對於班的掌握不夠嚴格,對熱情還不夠控制,對於技術還不夠高明,造成有才、富如、阿道三同志的光榮受傷,造成彈藥的過量消耗,造成自己火網還不夠精密,這都要我們嚴格注意改善的東西。(朱)

奇 襲 大 麻

我們打出了第一槍(本段內容有轉版,所轉版面未找到,故內容缺失)

出擊前夜

同志們每個人都喜洋洋準備迎接勝利的到來。

夜到來了,同志們哼着各樣的歌子,在佈置聯歡會的會場,在穿來插去,多麼熱鬧呵!大堆柴點起了火,大家就圍在這火邊,部隊的同志和縣委的同志在徹夜開會,佈置出擊,大燈籠小燈籠的遊戲開始了,掀起了同志們的熱潮。

會開始了,地方部隊羣衆也擠上來了,主席榮同志簡單而明朗地宣佈了開會理由:“這是我們聯歡會……是我們出擊勝利的前奏……”,以後各樣活生生的節目,一個一個的演過了。地方同志、勇哥部隊,老的小的都來演他們的戲,唱他們的歌。

會場中食花生的聲音響起來了,歌還在唱,奏成一個熱鬧的歌曲。最後花鼓打起來了:“……革命的勝利就在眼前……勝利以後我們再來擁抱高呼。”聯歡會在這熱鬧中結束了。同志們也打着口盅學打花鼓的模樣回寮位睡覺去了。

第二天夜,我們的隊伍配合了民兵如長蛇般行動起來了,每個同志都歡天喜地,乘着黑夜克服了一切困難前進着,這是初七夜了,出擊的時間,出擊的地點更接近了,負責同志更忙起來了。

第三天夜,我們更接近了。我們就在離大麻圩十里路遠的山地掩蔽起來了。時間很快的過去了,初九日一早,每個同志都很緊張的喫了一口盅昨天剩來的冷飯,即刻有的扮做便衣,似先生、似學生、似生意人,就雜在人羣中談談笑笑的向大麻前進去。

勇猛的攻堅戰

十七日(應爲二十八日凌晨)早晨將近四點鐘了,我們到達了敵人的駐地———中和學校的後面山頭。略休息了一會,依一二三組的次序由那峻險沒路的山頭,慢慢地向下爬,每個同志都帶着緊張和興奮的心情,很小心的一步步的爬下山來。先頭的同志剛爬到他們窗子口邊時就被敵人發覺了。他們的衛兵叫聲“那個”。阿茂同志趕快把槍“砰”的一聲打過去,接着是放他第一個手榴彈。後面的同志聽到槍聲響了,連爬帶滾地溜下山來。往大門衝過去,啊!原來大門是緊緊地關閉着,兩架機槍連忙守住那校門,亂槍從四面的窗子口打了進去。“砰砰砰”“衝呀”“殺呀”的喊聲,衝鋒號聲從四面八方響了起來,衝入雲霄,把他們包圍得有翼也飛不掉。同志們不斷地在那裏叫口號:“放下武器呀!”“我們優待俘虜呀!”“優待放下武器的官兵呀!”起初有一二個敵人的隊長在那裏叫:“丟那媽”“莫怕呀”“衝呀衝呀”,被我們的亂槍“砰砰”的打進去,聽着他們“唉喲!”另一個士兵說:“XX受傷啦!”“哎呦,XX又受傷啦!”嚴同志把電筒放在窗子口上,電光火射了進去,敵人通通躲在天井裏和禮堂上。這時有的在投石頭,有的在找竹篙,有的找斧頭,有的在樓梯。槍聲漸漸停止下來,同志們由喊口號轉變成演說廣播,大家都靜靜地站在窗子的左右旁和伏在四周圍,清晰地聽到山頭上我們朱同志梁同志……的廣播。東方現出了魚肚白,老貨傳來了命令:“天亮時我們從右面山頭撤回原陣地。”敵人還沒消滅,天已亮了,我們只好撤回。老貨連忙把第二中隊佔據高山,然後隊伍才慢慢調回高山休息。

十七日(應爲二十九日)的下午四時,老貨重新調動隊伍進攻,短槍班的同志和民兵在嚴同志領導下搬來一大堆大石頭,振德同志領導步槍組在河岸邊放排槍。嚴同志一聲號令滾石頭,大家都把那大石頭向下滾,嚇得敵人在房子裏亂放冷槍。四面的山頭都是我們的同志搶着喊口號,河岸邊的枚新同志在那裏唱歌和其他山頭的同志也唱了一些歌。敵人在房子裏一聲也不響了。不知道他們對音樂發生興趣,在那裏靜聽還是嚇得在那裏發抖。天已接近黃昏,短槍班的同志從右邊的山腰繞過那民房,又把中和學校包圍得緊緊地,“砰砰砰”的槍聲又緊張了起來。我們施行第一次火攻,火剛點着火焰開始倒有點猛,不一刻就熄了下來。我們支持了幾個鐘頭的戰鬥,第二次火攻也同樣沒有把房子燒着,達安等同志還在右邊角放了一個地雷,因爲埋得不夠緊吧,所以只炸了一個屋。雞又啼了,三四點時分,我們又只好撤回原來高山陣地,待機殲敵了。(段勇彬整理)

(摘自《紅色文化週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