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打擊力量究竟該如何被定義?說白了,核打擊力量之於各國雖然是威懾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但卻是“我可以不用,但不可以沒有”的武器。幾個擁核國家之間隱形的“軍備競賽”一直存在,在覈彈頭數量方面時常會呈現出“你追我趕”的趨勢。9月份,外媒發佈了各國核彈數量的最新報道,從數據看俄羅斯核彈頭數量依舊是世界第一,是中國的24倍還多。

據外媒公佈的數據來看,幾個擁核國家的名次沒有發生太大變化。俄羅斯以6850枚核彈頭數量壓美國一頭,仍然佔據着世界第一的寶座。而美國核彈頭數量則緊隨俄羅斯之後,達到了6550枚。美俄這倆實打實具備“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國家核彈頭數量均超過6000枚,但剩下其它六個擁核國家的核彈頭數量卻連美俄的零頭都不如。具備海基和空基(戰術)核打擊能力的法國以300枚核彈頭數量位列第三,中國以280枚的數量排在第四,僅保留海基核打擊能力的英國排名第五,核彈頭數量爲215枚。至於巴基斯坦、印度和以色列,核彈頭數量分別爲150枚、130枚和80枚。當然,巴基斯坦和印度倆國的核武裝力量競爭一直甚爲激烈,再過幾年,誰的核彈頭數量更多還不好說。

美俄是擁核大國,而中國近些年在各個領域的加速發展都令人側目。那麼,中美俄三國自身核打擊力量的主要組成部分都是什麼呢?

1. 俄羅斯

俄羅斯的戰略核力量在世界範圍內處於頂尖行列,其陸基彈道導彈部隊更是“殺手鐧”一般的存在。俄羅斯擁有RS-20“撒旦”、RS-12M“白楊”、“白楊M”、RS-24“亞爾斯”、RS-26“亞爾斯-M”、RS-28“薩爾瑪特”等多款洲際彈道導彈,攻擊範圍囊括了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在內。

除此之外,俄羅斯還擁有SS-N-18、SS-N-23“深藍”、SS-N-32“布拉瓦”等多款潛射彈道導彈,搭配其世界領先的核潛艇部隊,在水下核力量僅次於美國。相比陸基和海基,俄羅斯目前的空基核力量還屬於三樣中的短板所在,主要打擊平臺爲產自前蘇聯時期的圖-160、圖-95、圖-22M3等轟炸機。

2.美國

美國的陸基彈道導彈和潛射彈道導彈不像俄羅斯那麼“花樣繁多”,6000多枚核彈頭中包含400多枚LGM-30G“民兵”-3陸基導彈和400枚“三叉戟II”D5型潛射彈道導彈。

在空基核打擊力量方面,美國的B-52H和B-2A戰略轟炸機能夠攜帶多種型號的核航彈。和俄羅斯老舊的“三駕馬車”式轟炸機不同,美國具備隱身性能的B-2A令其戰略轟炸力量效果加倍。

3.中國

中國同樣具備“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但效果卻和美俄倆國有明顯差別。中國的核打擊手段主要以陸基彈道導彈爲主,一框的“東風快遞”系列令美國也頗爲忌憚。

其中,東風家族最新型的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最大射程或可達14000公里,彌補了東風-5生存能力弱以及東風-31射程短等方面的不足,令我國核打擊能力擁有了質得飛躍。而我國雖然具備海基和空基核打擊力量,但094型和轟-6K相較於美俄先進的戰略核潛艇以及戰略轟炸機,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