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爲TA投票!尋找贛州最美味的一桌特色菜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我市大力發展全域旅遊,不斷提升完善“喫”旅遊要素,各地紛紛推出“一桌特色菜” 。

#這是一篇需要準備好紙巾看的文章#

贛州全域旅遊要素配套項目

之【一桌特色菜】

一天三頓飯,喫是大家離不開的話題

品美食更是大家的追求

美食在旅行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大家可以通過當地特色美食去感知了解

一座城的美妙之處

這不贛州這些縣(市、區)

拿出了自己“壓箱底”的一桌特色菜

還沒有的縣(區)要加把勁呀!

這一桌桌的菜

真是色香味俱全讓人食指大動!

來看看有沒有你中意的

▼▼▼

#點擊圖片即可查看大圖哦#

崇義縣

陽明宴

“陽明宴”是崇義耀升國際飯店爲紀念王陽明在崇義開縣立治五百週年而精心策劃並製作的。

 五百年前爲平定山賊,王陽明率兵在橫水、左溪、桶岡等地生活、征戰數月。

 當年在這窮鄉僻壤的山區,物資匱乏,生活艱苦,他們就地取材,以山菇、山豬、野兔、野菜、魚蝦爲食材用於烹飪食物。而今人爲緬懷先賢,倡導良知,爲此,將王陽明先生在崇義的一些經典場景並融入陽明心學的思想精髓,通過飲食文化形象展現出來,將客家傳統菜餚與陽明文化有機結合, 獨創出堪稱藝術精品的——“陽明宴”。

安營紮寨

此心光明

龍場悟道

平茶寮碑 破心中賊

陽明格竹

全竹宴

清代《閒情偶寄》稱竹筍爲“蔬菜中第一品也”。崇義作爲我國十大竹鄉之一,在這裏,一年四季都能喫到新鮮的竹筍。竹筍鮮、嫩、細、脆,炒、蒸、燉、燒、燙無不適宜。崇義縣還產竹蓀,它是竹的腐殖質產生的一種真菌,是真菌大家族中營養最豐富、模樣最可愛、味道最鮮美的菌類,烹飪菜餚,葷素皆宜。

竹鄉人世世代代流傳的飲食習慣演繹成了一種獨具地方特色的風情,崇義耀升國際飯店依託豐富的竹資源,發掘、研製了一系列具有崇義縣特色的菜餚,山珍極品“全竹宴” 就是他們竹文化菜餚中極具魅力的代表之一。

于都縣

長征第一宴

關於喫有人嘗的是味道,有人圖的是氛圍。而現在,又有了新的感悟,那就是品一段故事,一段關於長征的故事...

盒頭三樣 ▲▲▲

“盒頭”是客家傳統餐具,用於接待最尊貴的客人。

燒卷子、雲片、幹辣椒是于都百姓尋常下酒閒聊的絕配。

1934年10月,8.6萬紅軍在於都集結出發,踏上漫漫長征路。于都的老百姓們爲紅軍籌集了大量的糧草物資,其中還特意製作了燒卷子、雲片、幹辣椒,就是爲了讓紅軍兄弟們在長征路上能喫着幹香酥脆的家鄉味道,能勝利平安的回來。 蘇區紅面鴨 ▲▲▲

1934年9月上旬,毛澤東帶病在於都,警衛員小陳打聽到一個滋補妙方,買來一隻本地紅面正胡鴨,殺好煮熟斬成塊,再配上蒜子、紅辣椒,燜制而成,肉質鮮美、湯汁濃厚,並有特別的香味。

本地紅面正胡鴨營養豐富,容易吸收、能抵抗多種炎症、特別滋補身體,並且做法多樣,可紅燒、爆炒、燉湯、白斬等,是于都百姓接待貴賓、傳統佳節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紅軍南瓜湯 ▲▲▲

紅軍渡河時,于都河沿岸羣衆幾乎將家中所有的門板、木料等一切可用器材都捐獻了出來搭建浮橋。當時瓜農老趙主動把搭瓜棚用的木料扛到了于都河邊,還特地將未成熟的南瓜切片,用米湯煮成南瓜湯,送到了架橋工地,感動得紅軍將士們熱淚盈眶。 于都熬豬肉 ▲▲▲

于都特有“熬豬肉”風味獨特。先將五花肉煮到6分熟,撈肉留湯,將肉切塊,放入熱鍋煸、熬,熬出油後配姜蒜翻炒,再加少許料酒,倒入湯汁燜至酥爛。肉質肥而不膩,醉香解饞。 農家芋丸 ▲▲▲

爲了讓在於都集結休整的紅軍喫飽喫好,于都老百姓想盡了辦法,將芋頭煮爛,去皮,壓成泥,配以紅薯粉拌勻,再用手將芋泥抓成丸子狀,下鍋煮熟,配上辣椒鹽水,口感軟糯、勁道。

後來的于都百姓將芋丸用高湯燴煮,成爲了一道名菜。 雩河魚乾 ▲▲▲

中央蘇區第二次反“圍剿”開始了,當年領唱《送郎去當兵》的歌手于都蘇維埃政府的婦女部長謝紅蓮,頭一個動員丈夫家富參加了紅軍。臨走的那天,紅妹子特意在河裏打撈了一大網兜小魚烤成乾貨,然後油炸後配以姜蔥蒜辣椒燜入味,再澆酒釀炒幹,讓家富帶在路上喫。家富將美味的魚乾子分享給紅軍兄弟們,長征的紅軍戰士們紛紛稱讚於河魚乾子好喫…… 梅菜素肉 ▲▲▲

1930年盛夏,毛澤東來到于都的竹篙寨視察軍械修理保管處。當地謝表嫂卻不知拿什麼來招待毛澤東,知道毛委員愛喫紅燒肉,可當時沒豬肉,只好將冬瓜去皮蒸透,再炸上色,還像模像樣的切成片扣入碗中,再配上梅菜乾,這顏色和味道還真像毛委員喜歡喫的紅燒肉。從此這道梅菜素肉成爲于都的一道名菜。 客家氽前夾 ▲▲▲

這道菜又稱“大鍋湯”。紅軍在於都集結休整時豬肉特少,偶爾有少許,爲讓大家都能喝上肉湯,老百姓們取豬前腿肥瘦相間的夾心肉,拌本地紅薯粉切片備用,先將肥肉片下鍋,熬出豬油,再與已拌入味的前夾肉片炒勻,加水煮熟後倒入碗中,撒上一把蔥花即可。 鍋巴米凍 ▲▲▲

戰爭年代物資匱乏,糧食緊張,爲讓紅軍喫上易飽耐餓的食品,于都百姓用本地早米配以草木灰,研磨成漿,煮熟成凍,冷卻後切成片,用小火煎到色澤金黃、表面酥脆,製成香脆可口的鍋巴米凍。 長征野菜 ▲▲▲

1934年9月底,毛澤東在江西于都突然患上惡性瘧疾,紅軍中的著名醫生傅連璋用野生馬齒莧熬湯,使他轉危爲安。馬齒莧有清熱解毒、治療痢疾等多種疾病的功效。就因這道菜餚的神奇作用,後來發展成爲如今的長征野菜.

尋烏縣

尋烏尋味宴

豬肝心肺湯

這道菜還有個小故事:1929年10月,朱軍長率部隊風塵僕僕到達尋烏,鄉蘇維埃政府殺了幾頭豬慰勞他們。朱軍長髮現自己飯桌多了一碗豬肝心肺湯,便說:“感謝各位的盛情接待,我也完全理解你們的心意,但咱們紅軍有個規矩,就是官兵一致,有福共享,我應帶頭遵守。”說罷便親自把豬肝心肺湯倒回盛菜的水缸裏,並要工作人員攪勻分給大家喫。朱軍長因勢利導,邊喫邊對大家說:“蘇維埃幹部和羣衆深情厚意款待我們,我們要珍惜這魚水般的軍民情誼,喫飽飯,打好仗,把解放普天下勞苦工農的重任擔起來,將革命進行到底”說得大家開心笑了起來。

戰士們望着軍長、心裏充滿着信心和力量。

清煲黑山羊

黑山羊產自尋烏項山甑,項山甑地處武夷山脈,海拔1529.8米,大山綠草油油,空氣清新,爲黑山羊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環境,項山甑山勢陡峭,怪石嶙峋,黑山羊攀爬、跳躍於聳高的山谷之中,採食灌木嫩芽枝葉,以及山泉水,羊肉肉質緊緻,低脂肪、高蛋白,肌纖維細,硬度小,“山羊喫百草,食其有百味”當地流傳一句話“喫雞、喫鴨都不如喫項山的黑山羊”,清煲黑山羊的製作方法簡單,沒有繁雜的工序和使用過多的調味品,保留原汁原味,羶味極小,味道鮮美,有補氣養血,強身健體的功效。

客家鹽水魚

什煲

釀麻包豆腐

 白斬雞  酸菜扣肉

炒南橋牛熟肉

尋烏炒三絲  

炒燈籠椒 紅菌豆渣煮莧菜

韭菜辣椒炒螺絲肉

石城縣

全荷宴

一株荷,做出一桌菜

煮蓮蓬

菇上蓮珠

佳偶天成

蓮茸酥

荷葉蓮子焗飯 醬香肉燴藕丸

葵花蓮子

蓮茸鹹蛋球  

太極雪蓮羹

鮮蓮蛋撻

竹筒鮮蓮夾心湯 一帆風順

魚躍龍門

瑞金

紅軍餐

會昌縣

八仙宴

曹國舅白玉丸

韓湘子稻花魚

何仙姑豆腐釀

呂洞賓試劍

張果老的驢

藍采和白切土樂雞

漢鍾離黃元米果

鐵柺李八寶鴨

大餘縣

全鴨宴

興國縣

四星望月宴

1929年4月,毛澤東率紅四軍從井岡山突圍,轉戰贛南閩西。一路上風餐露宿、疲憊不堪到達興國縣時,興國當地黨的負責人陳奇涵、胡燦等湊錢請他打個牙祭,喫興國縣的蒸籠粉魚。

蒸籠粉魚是興國縣的客家家常傳菜,用竹編圓籠盛魚,包含“閤家團圓、吉慶有餘”的寓義。毛澤東見桌上擺上個圓竹籠,周圍四個碟子小菜,頗爲新奇。嚐了魚塊後,覺得又辣又鮮,頗對他的湖南口味,不禁頻頻舉箸。喫了一陣,凡事喜歡調查的毛澤東,開口問道:“這菜叫個麼子名?”胡燦說:“家常菜,沒啥名字”陳奇涵接口道:“凡事名正才言順,這菜委員起個雅名如何?”

毛澤東興致盎然的指點說;“你們看,一個圓竹籠象月亮,四個碟子象星星。這星星和月亮,就象各地的工、農、商、學羣衆盼望紅軍的到來。我看到它‘四星望月’好不好?大家被他奇妙的聯想折服,紛紛叫好。

1972年12月鄧小平重返興國,指名要喫“四星望月”,說是重溫歷史。四星望月雖是名菜,其實用料簡單,成本低廉,與標準的四菜一湯類似,它是以一種代表革命傳統的飲食文化而享譽全國。

寧都縣

客家東道宴

寧都肉丸

寧都縣是個客家遷徙之地。爲逃避中原戰亂、飽受遷徙之苦的寧都客家人,期盼着太平盛世,渴望舉家團圓,永享安樂寧和,特地製作了一道地方特色突出、且帶有濃厚喜慶色彩的風味美食,那就是圓圓的客家肉丸。

寧都三杯雞

寧都三杯雞是江西省地方傳統名菜,相傳與民族英雄文天祥有關。因烹製時不放湯水,僅用米酒一杯、豬油一杯、醬油一杯,故得名。 這道菜通常選用三黃雞等食材製作,成菜後,肉香味濃,甜中帶鹹,鹹中帶鮮,口感柔韌,咀嚼感強。

上猶縣

全魚宴

贛縣區

腐竹宴

南康區

“四盤八碗”喜宴

清朝乾隆二十六年,南安府有位名士謝啓昆(今贛州市南康區東街上人),殿試欽取第一名,爲答謝父老鄉親大擺宴席。逐命廚子以山區養育的豬、雞、鴨、魚爲主要食材,以八人一桌爲餐席,用四隻盤子,八隻碗砵爲餐器,設計菜品款待鄉親,以求上任,四方得利,四季安康,八面春風。謝啓昆任揚州知府、翰林院士和兩廣巡護時,每次款待朝官,迎送賓官,幕僚交往,墨客聚會,必以家鄉的“四盤八”宴請賓客。他每次回鄉探親,當地父老都以同樣的規格菜式接待省親的朝官。歷經演繹,廣泛流傳衙廚和民竈,後幾經改良演變爲民間最高規格宴席 “四盤八”,且出菜順序爲:上四碗、中四盤、下四碗。

信豐縣

客家畲鄉宴

大家有找到自己家鄉的特色美食嗎?

沒有找到的話,課代表來解答

章貢區、龍南、全南、安遠等4個縣(區)正在研發或評選一桌特色菜。

蓉江新區、經開區、定南等縣(區)尚無實質性進展。

今天的重點來啦!

大家最喜歡贛州的哪一桌菜呢?

快來投票,爲自己喜愛的美味點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