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女人最離不開的一件化妝品是什麼?可能最多的答案是:口紅。無論多麼不堪、多麼沮喪,女人們只要塗上口紅,就會瞬間滿血,恢復“戰鬥力”。

是啊,天底下恐怕沒有哪個女人不愛口紅。

伊麗莎白·泰勒說過:“女人一生的第一件化妝品,就應該是脣膏。”

瑪麗蓮·夢露也說過:“口紅就像時裝,她使女人成爲真正的女人。”

......

經濟不夠“口紅”來救 誰是當下市場中的那一抹紅?

當然了,這世界上還有另外一種生物,他們的存在讓這個世界平衡了許多,這就是男人。

可能就像女生不理解男人爲什麼愛打遊戲、攢球鞋一樣,男人同樣也不能理解女人爲什麼對口紅如此癡迷,也不懂星辰、小羊皮、蘿蔔丁是啥,更不明白啥是斬男色、漸變色和姨媽紅,他們腦中只有一個定義:口(塗嘴的),紅(各種紅)。

除了代言着美妝產業,口紅更是經濟學領域中的一個ICON。下面讓我們來具體瞭解一下,什麼是“口紅效應”。

經濟不夠“口紅”來救 誰是當下市場中的那一抹紅?

口紅效應,得名於一種經濟學現象:也叫“低價產品偏愛趨勢”,最早出現在美國,每當經濟不景氣時,口紅的銷量反而直線上升,作爲一種廉價的、非必要的物品,對於口紅的消費,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人們“無處安放”的購買慾求,從而對其心理起到一定慰藉作用。

拋開大經濟環境,可以買得起房子、車子、愛馬仕等人羣依然是極少數,但人們手中的錢,想買多少口紅還是可以買到多少口紅。儘管是國際大牌的口紅通常幾百塊錢也可以買到,這種不算高的價格就可以擁有品牌,同時在化妝的時刻,鮮豔的色彩、絲滑的觸感,更客戶已增加使用者的愉悅感,因此在經濟不好的時期形成了這樣一種奇特的消費現象。

那麼,在眼下我國市場經濟增速持續不足的情況下,哪種事物、哪種現象的產生,可以被視爲“口紅效應”呢?

首先,我們要先來了解一下“口紅效應”的幾個成因:

其一,儘管所售商品本身可能非必要,但還是要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和附加價值;

其二,必須是價格,商品本身的絕對價格要低;

其三,所售商品可以充分利用場景,進一步引導消費者的消費慾求;

其四,相同價位的商品,其滿足消費者安慰作用愈強,競爭力愈大。

經濟不夠“口紅”來救 誰是當下市場中的那一抹紅?

不難看出,在經濟並不那麼景氣的時期,奢侈品、高檔品等消費升級產品的購買需求,無疑會被消減,然而生活品則不然,喫點好的、喝點好的、買點好看的衣服、實用的小家電,買到什麼可能並不那麼重要,花銷雖然不大但是滿足了人們的消費慾望,這或許正是商業模式看不懂、但卻大行其道的那些商家存在的根本原因。

還有一個很好的例證,大文娛產業,這也是市場中又一隻大“口紅”。20世紀二、三十年代經濟危機時期正是好萊塢的騰飛期,連好萊塢自己都表示,只要美國經濟不行,就是好萊塢的黃金時代。

“口紅效應”同樣也給國內的大文娛產業創造着商業沃土,各個娛樂傳媒公司也希望能夠通過作品獲得消費者們用真金白銀“投票”,然而無論商業氛圍如何,最終,能被市場和消費者真正喜愛和買單的,還是那些用心涉及產品、滿足規模需求的商家。

小故事,大生活,你看懂了麼?

經濟不夠“口紅”來救 誰是當下市場中的那一抹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