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軍宣佈無條件投降,抗戰由此結束。而此時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人民軍隊的任務也悄無生息地發生了變化,由“抗日”轉變爲“解放”。此時,八路軍山東軍區司令兼政治羅榮桓等人提出部隊番號改稱“人民解放軍”,山東軍區機關改成山東解放軍總部。

1946年,解放戰爭全面爆發,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民主聯軍等人民軍隊陸續改稱人民解放軍,後來編成了五大野戰軍,這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由來,解放軍的稱謂,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一直沿用至今。

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軍隊分爲五大野戰軍(一野、二野、三野、四野、華北軍區部隊。注:各時期稱謂不同,比如一野,解放戰爭前期叫西北野戰軍,後期改稱第一野戰軍)。這五大野戰軍都在解放戰爭中立下不朽的功勞,比如四野,作爲主力參加了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三野,在淮海戰役中大放異彩;一野在解放西北的過程中同樣戰功赫赫......

但要說及規模和戰鬥力,林彪及羅榮桓的四野無疑是5大野戰軍中比較出挑的,從遼瀋戰役到海南島戰役,從東北打到海南,這支部隊南征北戰,驍勇無比,巔峯時期兵力達100多萬。解放戰爭時期曾多次與解放軍交手的國軍名將杜聿明曾對解放軍做過這樣的評價:“關內敵軍(四野)戰力遠超關外(一二三野戰戰軍)。”

四野內部,有幾支戰鬥力極爲強悍的王牌師,但在數量這個問題上,一直說法不一,有人說是5支王牌師,還有人說是7支,但無論是歸納成幾支,43軍的127師,128師都榜上有名,因此,它們被認爲是四野戰鬥力最強悍的兩個王牌師,素有“喫人猛虎”的威名。

四野43軍127師的前身是著名的“朱毛”紅軍,我軍最老的核心主力部隊。其戰鬥作風勇猛驍悍,擅長野戰條件下的攻防作戰。

解放戰爭時期,43軍127師先後參加了四平保衛戰、四平攻堅戰、遼瀋戰役、平津戰役、解放海南島等重要戰役,累計殲敵4.4萬餘人。在殲滅廖耀湘兵團的遼西會戰中,該師殲敵1.8萬餘人,粉碎了廖兵團的北逃企圖,爲全殲該兵團立下了奇功。1955年,原43軍127師師長李作鵬被授予中將軍銜。

四野43軍128師的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5軍。

解放戰爭時期,該師先後參加了四平保衛戰、遼瀋戰役、平津戰役、解放海南島等重要戰役,取得了全軍師級單位作戰殲敵數第二、繳獲武器裝備數第一的輝煌戰績。在解放四平、錦州、天津的戰役中,該師先後出色完成東北野戰軍總部三次單調的任務,被總部首長譽爲“攻堅老虎”。1955年,原43軍128師師長龍書金被授予少將軍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