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记者在新城路与新闻酒店支路的岔路口处看到了这样一个身影。他是一名头发花白、身体单薄却看起来精神抖擞的老者,一直站在岔路口边,遇到准备从新城路左转进入支路的车辆,他都会拦下来提醒驾驶员此路不通。

就在记者刚抵达时,便有一辆红色轿车提早打了左转向灯,紧接着便准备驶入支路。“这条路现在只能下行不能上行了哦,不要转进去了,请直行。”老者赶紧上前,伸出手将车拦了下来,并对他提醒道。

驾驶员可能有些不相信老者的话,车辆也停着不动,老者又向他解释了一遍这条路已经改成了反向行驶,并将路边的“禁止驶入”红色标志指给驾驶员看。这时驾驶员才明白过来,稍稍将车退出支路后,直行离开了。

记者上前和老者攀谈起来,才得知他叫晏宗保,今年86岁,家就住在新闻酒店支路里。此时已经接近晚上7点,温度渐渐降低,老人穿得并不多,但他却没有离去的意思。

晏宗保说,上周六这条支路便开始反向行驶了,由以前的只能上行变成了现在的只能下行,他最初也是在报纸上看到消息的。而就在改道第一天,他从窗户往下看,便发现还是有一些不熟悉情况的车辆在支路内上行,逆行的结果就是很容易与下行的车辆相遇然后堵在支路内。

“我想着反正也没事做,于是便从上周星期天开始,每天上午就会到路口来站着指挥交通,提醒准备上行的车辆,天黑了就回家。”就这样,直到10月16日傍晚,晏宗保在这个岔路口已经站了整整三天。记者在这里陪着晏宗保站了半小时左右,他便提醒了三辆准备上行的车辆。“前两天不熟悉情况的车多一些,这两天好多了。”

记者采访时,晏宗保一直说,他只是做的他力所能及的小事。“我只是希望尽我的一点力量,让别人更加方便一些,避免堵起来浪费大家的时间。”晏宗保对记者说道。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