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G技術當然會帶來對整個無人駕駛的安全性、可靠性、效率和成本方面的提升,但同樣充滿挑戰,5G的低時延更多的是理論時延,在實際工作之中5G和AI結合的穩定性上面,還需要特別的處理,還需要很多工作要做。2019的5G商用的元年,大家這時候突然才意識到,5G在這些方面都很重要,但是對中智行來講,我們在去年就已經是開始佈局了,這可能是大家覺得中智行不管是在無人車的技術部署上,技術研發上,還有跟聯通運營商的這些合作上,都覺得爲什麼中智行可以這麼快。

萬物智聯的5G時代即將到來,從今年5月開始,網易科技重磅打造“5G+訪談”,邀請行業內大咖共話5G,探討“5G+”時代的機遇和挑戰。網易科技將通過專業視角持續爲大家帶來5G最前沿的報道。

中智行張振林:無人車純AI道路很艱難 5GAI是中國機會

/定西

如今,5G技術的落地應用,展現着全新的“中國速度”。

而在傳統的智能手機應用之外,5G高速率、低時延、廣連接的特性極大的拓展着它的應用邊界。5G+汽車尤其是在無人駕駛汽車方面的落地,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賽道。

不可否認,無人駕駛乘着5G的東風又迎來了新一波的熱度,這次不再是簡單的秀肌肉,而是真紮實乾的落地運行,5G+無人車的新模式已經奔騰在了中國大地上。

僅僅成立之年有餘,年輕的中智行就是其中的深度玩家,今年三月,中智行在博鰲亞洲論壇推出無人駕駛動態接駁車服務,今年五月,他們與南京聯通達成5G與無人駕駛合作,探索更多想象力,並且提出5GAI無人車概念,成爲旗幟鮮明的5G+無人車公司。

張振林是中智行技術的主導者,擔綱中智行技術副總裁兼技術委員會輪值主席,負責中智行L4級無人駕駛智能車平臺的研發與工程,曾任菲亞特克萊斯勒(FCA)亞太區自主駕駛技術總負責人,梅賽德斯奔馳技術汽車電子執行經理。

問及到底什麼是“5GAI”?張振林表示,中智行要成爲採用從底層技術上深度融合5G和AI(即5GAI)新一代無人駕駛技術路線的公司。當前無人駕駛技術絕大多數都以AI爲主要的技術基礎,而我們則將5GAI滲透到無人駕駛技術的感知、智能規劃、雲地精圖、邊緣車控、系統安全等各個方面,從而極大提升無人駕駛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如果走純人工智能的道路,我們追趕起來非常難。但是,基於5GAI,中國將具有後發優勢。”他告訴網易科技。他們的目標是2020年推出100輛無人駕駛汽車上路運營,目前推進迅速。

但張振林也坦言,5G技術當然會帶來對整個無人駕駛的安全性、可靠性、效率和成本方面的提升,但同樣充滿挑戰,5G的低時延更多的是理論時延,在實際工作之中5G和AI結合的穩定性上面,還需要特別的處理,還需要很多工作要做。

所以,在他看來,5G無人車的部署是一個從點到面,再到區域的逐步擴散過程,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終會連成一片,勢不可擋。

以下爲專訪張振林部分精選內容:

網易科技:今年3月,中智行在博鰲亞洲論壇期間進行了測試,5月份宣佈和南京聯通達成5G與無人駕駛戰略合作,中智行的5GAI無人車進行快速,爲什麼能這麼快的速度?

張振林: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很多人也都問過爲什麼這麼快。因爲實際上大家看到的快都已經是在前方我們做了很多大家看不到的工作。中智行在2018年6月份成立的時候,我們當時就考慮過這個公司怎麼來做無人駕駛這件事情,怎麼能夠做到後來者居上。

當時我們就注意到了5G即將帶來的一些巨大的影響,所以我們在成立早期的時候就決定了5GAI的這樣一個技術路線。今年6月6號對外發布,但是在這之前我們在5G技術本身,跟運營商的這樣一些探討,還有設備提供商的一些合作方面,都一直是在嘗試和佈局。

所以說當大家看到這一塊,可能大家今年更多的是被稱爲2019的5G商用的元年,大家這時候突然才意識到,5G在這些方面都很重要,但是對中智行來講,我們在去年就已經是開始佈局了,這可能是大家覺得中智行不管是在無人車的技術部署上,技術研發上,還有跟聯通運營商的這些合作上,都覺得爲什麼中智行可以這麼快。

網易科技:中智行在5G方面有哪些新的研究進展和應用?中智行的研究團隊是如何分工協作的?

張振林:其實就像我們剛纔講的5GAI它是一個很大的技術路線,這裏面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我們在今年博鰲在那邊做了基於5GAI的一個無人車的演示之後,包括在南京跟聯通,我們已經是在5G的這些信號的部署,還有一些應用場景上,我們已經做了一定的探討,有了一些方向,並且有一些項目已經在啓動當中。

但是這一塊我先還是留一點小關子吧,等我們做出來之後會第一時間跟大家分享,也會第一時間知會。

網易科技:很多人都在談5G+,但公衆有點看不見摸不着,中智行有哪些展示可以讓大家清楚的瞭解到5G的威力?

張振林:這是一個非常棒的問題。因爲5G它更多其實本身對於5G來講,對民衆來講,都是一個尚待科普的一個話題。無人駕駛、人工智能,這些對大衆來講都是非常非常新的一些事物。我們一直也在考慮擴大我們的展示,因爲現在更多還是面向於我們專業的一些媒體,我們的投資人和合作夥伴,我們也致力在跟聯通這邊商量,怎麼樣對大衆進行進一步的科普,開放部分的對公衆的試乘。

其實在5月底的時候,我們在南京的創新周,這也是我們跟聯通做的第一次的一個對外的一個聯合的展示,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把基於5GAI的無人駕駛,讓大家有一個這樣的科普和體驗。

而且我們也正在商量,可能還有一些其他類型的活動,這邊也正在籌備中。我們在今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都有一些對外的科普類型的活動,到時候會有很多的信息可以給大家,讓大家見證這個5G的威力,人工智能的威力。

網易科技:5G讓高效的V2X成爲可能,您如何看待V2X的發展和前景,5G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張振林:V2X從來不是一個很新的概念,只不過基於5G的V2X,將V2X的性能和可以實現的一些場景變得更加的可靠,更加的高效。我自己認爲這個基於5G的V2X會給我們的自動駕駛帶來非常非常大的幫助和提升,它對整個無人駕駛的安全性、可靠性還有效率、成本方面都會有很大的這些提升。

網易科技:您剛纔也提到了成本,5G到來之後它在車輛的應用,您認爲成本因素將如何考量?

張振林:中智行作爲一家無人駕駛出行公司,我們最終關注的是整個商業模式,整個出行的成本。這個成本里面當然就包含了車輛的成本,車輛也包括車本身和車上傳感器的一些成本,這是一方面。

5G的一些部署,這塊的成本通常可能不會由我們這種出行公司自己承擔,它可能是由政府、運營商、設備提供商還有我們這種應用的服務提供商一起來分擔的,有可能是這樣的方式。但是這個成本最終肯定會分攤到我們的出行服務的價格當中去,所以說我覺得這是個系統性的一個工程,它很多東西是會相互促進的。

因爲本身來講,大家都知道5G的設備在目前來說還是非常昂貴的,這些設備的昂貴,跟我們車上傳感器價格的昂貴有相通的地方,這個相通的地方更多的是在乎它的一個量,它的應用量到底有多少。比如我們要覆蓋區域的面積到底有多少,我們需要部署的車輛有多少。

因爲這裏面都有一個分攤的成本,當我達到一定的量的時候,這個車的成本、單個基站的成本,單個區域的成本都會得到大幅度的降低。

網易科技:您覺得什麼時候這個成本可以降到完全可以鋪開?

張振林:現在我很難回答一個完全鋪開,在我看來它的部署肯定是從點到面,到區域的逐步擴散的推廣的過程,所以說我覺得它肯定是先在某些區域裏面,從某一個區域、某一個城市,某一些地方開始,逐漸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樣,最終會連成一片勢不可擋,是這樣的一種方式。

網易科技:在5G研發方面,您遇到過哪些難題?如何解決的?

張振林:這個問題也問得確實挺尖銳的,通常我們可能不大會直接去說遇到一些難題。但是確實我也想很坦誠的跟您說,在目前的將5G跟AI結合在一起,當5G這個信號本身的這些穩定性,一些信號質量的可靠性時延上面,因爲我們現在討論的5G低時延,更多是一個理論上的一個時延,在實際上我們從端到端的時延這一塊,目前還需要做一些特殊的處理才能夠達到我們所期望的那麼低的時延。

網易科技:現在這個話題非常熱,大家都在說這個話題,其實它還是有一些亟待解決的攻克的需要提升的點,您覺得整個5G的影響力有沒有被高估?

張振林:可能我不大願意說它是高估還是低估這樣一個評價。在我看來5G也是一個顛覆性的技術和應用,大家目前對它的期待更多還是在,我們其實還並沒有完全的發掘探索這個技術的顛覆的邊界在哪裏,所以可能在某些區域會有高估,某些區域會有低估。

但是整體上,我覺得目前還有很多工作沒做,但整體這個趨勢我覺得是朝着非常好,非常有益的一個方向在走。

網易科技:中智行的運營規劃爲2020年推出100輛無人駕駛汽車上路運營,這樣的目標現在進行了百分之多少?可以理解爲中智行在做和谷歌、百度一樣的無人出租車嗎?中智行和他們相比有哪些優勢?

張振林:很多朋友都會比較關注這一點,我現在只能透露的是這個進展還是很順利,我們現在按照計劃在按部就班的往前推進。這個對我們跟Google和百度,首先Google我覺得它是一個非常令人值得尊敬的這樣一個企業,我覺得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但是我們會後來者居上,特別是在中國,我們基於5GAI的這種中國特色的無人駕駛,未來可以做到在中國這樣一個區域,經過不懈努力是可以做到後來者居上的。

我覺得百度它更多還是一個平臺型的無人駕駛,它更多的是一個生態和平臺。目前他們這種通過平臺模式跟中智行旗幟鮮明的做無人駕駛的出行服務,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