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家電巨頭如何看當前消費新趨勢?物聯網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工業互聯網如何改造傳統產業助力轉型升級?張媛對話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探尋海爾模式背後的創新與變革。

嘉賓:

周雲傑 全國人大代表 海爾集團總裁

說起海爾,想必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家電,還有陪伴中國一代人成長的動畫片《海爾兄弟》。這個從青島走向世界的本土企業歷經35年的風風雨雨,到今天已經發展成爲美好生活解決方案服務商,創新創業的平臺型企業。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作爲傳統行業的轉型代表,海爾如何將新鮮血液注入其龐大的組織機構?本期《意見領袖》,張媛專訪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探尋海爾模式背後的創新與變革。

周雲傑聽2019政府工作報告的最大感受:務實、創新

張媛:聽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後您有怎樣的感受?

周雲傑:現場很多代表委員都不自覺地給予了報告50多次的掌聲,反響非常好。大家發自內心的感覺是什麼呢?報告可以用四個字概括,就是務實和創新,非常務實地分析問題,看待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而且很多方法方案都是創新的思維,創新的思路,所以給代表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從解決企業問題的角度來講,提到了“放管服”的問題、減稅降費的問題。從未來發展方向的角度來講,特別提出了創新驅動發展,提出來必須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智能+”,驅動製造業轉型升級,這都是很好的思考方向,使企業有一個清晰的方向感。作爲企業界代表,讓我們對中國的經濟,中國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兩會關注:完善工業互聯網數據立法、建立全國共享的血聯網平臺

張媛:每年兩會都是代表委員向政府建言獻策好的時機,今年您帶來的議案主要關注在哪些方面?

周雲傑:主要是兩個方面,我比較關注工業互聯網方面的發展,所以我提了一個完善工業互聯網數據立法的建議,包括職責、職能劃分,包括監管等方面的一個議案。

我還從利用物聯網的技術解決民生問題上提了一些建議,包括建立全國共享的“血聯網”平臺,能夠實現血液的零浪費,患者零等待,實現從輸血人到用血人,血管到血管之間全流程監控,而且全國建一個共享的平臺,不需要重複地投入。

經過多年經濟快速發展,消費逐漸成爲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也推動了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然而從去年開始,社會上出現了中國消費究竟是升級還是降級的討論。一方面,旅遊尤其是出境遊市場持續火爆,中國遊客仍是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費羣體;高端車、高端化妝品銷量的快速增長等都是消費升級的最好例證。另一方面,榨菜、方便麪等低價消費品的生意越來越好;二手經濟也快速發展;平均單價較低的拼多多、名創優品等企業越做越大,釋放了相背離的信號。海爾是如何解讀當下的消費特徵和趨勢的?

消費升級是大勢所趨

張媛:從海爾角度來看,如何看待現在消費趨勢的變化?

周雲傑:我認爲消費升級是大勢所趨。在這個過程中唯一的問題是,作爲企業如何能夠提供讓消費者滿意的解決方案。至於說消費降級,通過我的觀察,我認爲由於信息越來越對稱,消費者不願意爲他不需要的功能付費,所以導致了價格的變化,並不是消費降級,我認爲是消費的進步。整個社會在進步的過程中,消費一定是往升級方向發展的。

張媛:作爲一直接觸消費端的商業模式,海爾如何來應對這樣一種消費趨勢的變化?

周雲傑:一定要顛覆自己固有的思維,甚至過去成功的東西,過去生產者可以爲消費者設計產品,現在應該是讓消費者自己來設計產品。過去工業的大規模製造,可能要被大規模定製顛覆,我認爲這是順應時代潮流的。

與消費者互動的觸點網絡要有溫度 有廣度 有深度

張媛:未來在更加個性化,更加細分的新消費形式下,應該如何和消費者產生互動?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態?

周雲傑:我認爲很重要的是建立一個平臺,就是跟消費者交互的平臺。這個交互方可能有企業自身,也可能有資源方,社會上還有很多創意提供方,也可能是在消費者和消費者之間搭建一個互通的交互平臺。

第二個一定要有觸點網絡,這個觸點能夠有溫度,有廣度,有深度。所謂的廣度就是你要覆蓋到整個社區和農村;有深度是說這個店本身不是門店,而是一個體驗中心;所謂有溫度就是要關懷消費者,消費者不僅是在購買你的產品,而且你和他要產生長久的交互關係。

5G時代的到來,讓萬物互聯成爲可能。智能家居、智能家電是物聯網時代最具規模的細分應用市場之一,成爲家電企業和科技巨頭的必爭之地。家電巨頭海爾也從最開始的家電銷售商逐漸轉型成了爲客戶提供解決方案的生態品牌。過去一年中,海爾在物聯網方面也做出自己的探索。包括全程可追溯的疫苗網;鏈接服裝、家紡、洗滌劑等產業的衣聯網,根據用戶飲食習慣和健康數據定製,聯通智慧家電和食品供應商的食聯網等等。與其他企業轉型物聯網關注產品傳感器等不同,海爾更關注用戶的體驗和真實的需求,更注重社羣的建設。

發展智慧家居關鍵是要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

張媛:很多人提到說移動互聯網已經進入到下半場也就是產業互聯網。技術的創新驅動下,網絡和平臺的構建將沿着什麼樣的路徑發展?

周雲傑:我認爲5G技術的到來,甚至未來還有6G,對智慧家庭的發展是一個很好的推動,因爲它爲很多應用場景打開了一個新的空間。從海爾的角度來思考,我認爲有三個層面:一個是用戶應用層面,一定要建立一個非常友好的,更好的用戶體驗界面;第二個在平臺層面,一定要變成一個開放的平臺,它是開源性質的,有很多資源方能夠共同面對消費者的需求,做出響應;第三個就是在基礎設施上,比如數據結構等方面構建一個完整的體系,來支持應用場景的多元化、多樣化,我認爲這是我們要考慮的路徑。

張媛:圍繞着消費者的喫穿住用,這是一個巨大的生態,如何看待物聯網時代下,數據標準、協議,數據安全的保護等問題?

周雲傑:我認爲這個技術和標準一定是隨着時代在變化的。海爾也是最早參與智慧家庭標準制定的企業,但我認爲不應把很多精力放在標準問題的糾結上。智慧家庭推廣的難點絕對不是技術,而是應用場景。到底用戶在客廳裏需要一個什麼樣的應用場景,圍繞這個應用場景你應該提供什麼樣的方案,很多地方還是模糊的。我認爲這個問題解決了之後,技術都不是問題。

像海爾現在做的衣聯網,我們可以把衣服廠家、面料廠家、洗衣機廠家連接在一起,在洗衣這個場景下建立一個衣服從面料的選購,洗滌的程序,以及衣物的護理,一套全流程的方案,所以推進得非常快。我們的洗衣機通過RFID(射頻識別)可以識別衣服,然後衣服廠家就可以和洗衣機廠家連接起來。原來感覺很難解決的技術問題,反而在找到場景後迎刃而解了。

智慧家居:設備之間互聯 人與設備交互

張媛:海爾理解的智慧家居場景是怎樣的?目前的應用和推廣現狀如何?

周雲傑:應用場景應該是真正實現了設備和設備的連接,人和設備的交互。最主要的體現是什麼呢?就是消費者可以通過智慧家居的連接場景,實現他自己需求的迭代,我需要新的方案,在這個場景下可以馬上升級,這是非常重要的。我覺得海爾現在已經具備了推廣這種模式的基礎,在一些領域我們已經做出了樣板,比如衣聯網、食聯網,還有用水的方案等基本上已經成熟了。海爾目前已經建了大概五到六個成熟的場景,我們想通過一個場景一個場景地推廣,根據不同的消費者需求不斷地升級。我相信未來幾年智慧家居應該是可以落地的。

張媛:這其實是從企業端一直在進行的一種大規模的創新,當它傳導到千家萬戶,傳導到每個消費者的時候,需要領先很長時間嗎?

周雲傑:現在有些家庭已經開始使用我們智慧家庭的方案,我始終認爲現在真正要研究的是消費者的習慣。比如說回家以後,我自己可以一進門,一按開關,就開燈了,那麼到底我需不需要一進門通過感知設備來開燈?自動開關肯定更方便,但是有的人會認爲自己對這方面的需求不是很迫切。所以我認爲智慧家居的從業者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培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互聯網時代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而隨着消費紅利的消失,工業級或者是企業級互聯網則成爲全球關注的焦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強化工業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加快建設製造強國。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爲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海爾作爲老牌家電生產製造企業,是如何理解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又是如何理解中國創造的?

中國創造:有中國文化、有自主知識產權

張媛:站在海爾的角度,您如何理解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

周雲傑:我認爲中國創造應該是有中國文化和中國知識產權的,在世界上通過創新產生一種增值價值。我認爲其中至少包括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是任何一個企業提供的產品或者服務,應該具有創新性、引領性,也就是說用具有自己專利的技術等來定義一種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讓消費者更加愉悅。

第二個層面,我認爲是管理模式的創新。現在這個時代,給了中國企業很好的機會,可以探索建立自己的管理模式。像海爾現在探索的“人單合一”模式,不僅在我們國內可以有效複製,我們在海外併購的企業裏複製效果也非常好。

第三個層面,是更大的層面,中國有很好的傳統文化,怎樣把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先進的管理理念相融合,沉澱出一種文化層面的東西,讓全球尊重和認可我們在傳統文化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新文化。所以率先走出去的企業,一定要有使命感,有責任感,不僅是把自己的產品和方案做好,而且應該是給全球的消費者展示中國先進的文化。

張媛:提到自主知識產權,自主的專利。自主品牌在發展自主核心可控的技術成果方面還有哪些工作要做?

周雲傑:我覺得也是從三個層面考慮。第一,一定要營造一種創新的氛圍和文化,讓大家能耐得住寂寞,爲一些突破性的創新沉下心來,不爲外界的短期利益所誘惑,所吸引。

第二,應該建立一個激勵創新機制,特別是激勵原創性創新的政策。

第三,一定不能只在口頭上,要真正落到實處的就是以市場爲導向,以企業爲主體建立國家級的創新中心,真正把社會資源,通過市場的手段配置到該去的地方。這樣一來,它就不會是關在實驗室的一種創新,而是和產業化、商業化結合起來的創新,從而加快產業化的速度。

周雲傑認爲當以物聯網爲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到來後,大規模製造將被大規模定製所取代。爲此,海爾很早就開始在工業互聯網方面展開探索。其打造的自主創新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Plat,被IEEE、ISO、IEC全球三大國際標準組織指定牽頭主導大規模定製的國際標準。通過讓用戶直接參與到全流程中,實現從硬件定製到解決方案定製再到生態定製,再到創造。從而幫助企業提質增效,優化資源配置,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工業互聯網如何賦能傳統產業?

張媛:海爾有一個非常值得深究的COSMOPlat平臺,能不能爲我們分享一下究竟COSMOPlat是在一種什麼樣的領域進行探索?

周雲傑:COSMOPlat實際上是個工業互聯網平臺。具體來講裏面包括,設計、採購、用戶交互、製造、銷售、物流、服務七大模塊,我們建立了一個可以爲消費者提供大規模定製產品的解決方案的平臺。對B端(企業端)來講,你可以來選擇七個模塊,也可以選擇其中的一個、兩個或者三個模塊。說得通俗一點,對於一個B端的企業來講,使用我的平臺,評價就是三個指標,是不是賣得比原來快,是不是賣得比原來多,是不是賣得比原來能賺更多利潤。

而對消費者來講,我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定製我需要的產品,我需要的方案,所以很多用戶也願意在這個平臺上下單。

張媛: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爲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能不能給我們舉個案例,COSMOPlat究竟如何賦能傳統產業,真正助力它升級的?

周雲傑:比如說採購,原來整個採購體系可能是一個比較小的企業,COSMOPlat可以提供一個統一的採購平臺,不管你用鋼板也好、塑料也好,通過一個大的平臺,就可以得到成本低、質量有保證的材料。設計方面,我們可以給他提供很好的設計資源,不需要他自己再去到處找資源。同樣供應商的渠道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支持。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幫他管理他的用戶資源,把用戶進行大數據的分析,讓用戶能夠在平臺上定製產品。

海爾用了COSMOPlat之後,不入庫率是71%,也就是說生產線上71%的產品不需要進入倉庫,可以直接送到用戶家裏去。我們把這個平臺給了中小企業以後,它也可以提高不入庫率,這樣就使得企業的週轉、運營效率大大提高。

提高自身競爭力應對經濟週期變化

張媛:2018年海爾全球營業額是2661億元,同比增長10%。在外部環境遇到震盪的情況下,應該如何應對這樣大的經濟週期的變化呢?

周雲傑:被動一點的就是冬天來了要準備棉襖,要有禦寒的衣服,所以要把整個企業的管理、企業的現金流等各個方面做很充足的準備。主動一點的就是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也就是說冬天來了,身體鍛鍊得非常好的話,可能比別人更能禦寒。這一點還是要調動企業的內部競爭力,“人單合一”模式,堅持以人的價值爲中心,調動全員的積極性,激發了我們企業的創新活力,使企業本身產生更大的活力。

文章轉載自《第一財經如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著作權解釋權屬原創者所有,本文工業4.0俱樂部推薦閱讀!

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發佈2017年度市場創新報告(附PPT全文)

陳春花教授海爾演講:管理沒有最終答案,只有永恆的追問

【首批智能製造示範試點】全面分析海爾互聯工廠

張瑞敏最新演講:德國工業4.0走了一段彎路,海爾已經走在了他們前面

【首批智能製造示範試點】全面分析海爾互聯工廠

海爾互聯工廠深度透視:獨家探祕智能製造的中國模式

"中國智造"的海爾探索

全球首個!海爾發佈工業大規模定製白皮書

海爾:讓中國品牌走向全球

諾基亞和上海貝爾發佈物聯網戰略重心

【海爾】AWE海爾讓世界看到中國製造業轉型

物聯網時代 海爾的智慧家庭讓夢想照進現實

【聚焦世界智能製造大會】——海爾在世界智能製造大會上展示中國智能製造新生態

工業4.0不是喊口號,海爾如何在智能製造領域佔位?

在自我顛覆中進化: 海爾的組織創新探索

深度解析:海爾超級互聯工廠工業4.0實踐

案例 | 海爾的組織創新--“互聯網+”時代中國企業的無邊界行動

HBR專訪| 敢花54億美元整合GE家電業務?張瑞敏詳述海爾戰略和管理

張瑞敏:海爾的轉型探索有機會在管理上走到世界前列【企業+】

張瑞敏: 海爾互聯網模式的9年探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