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九家KTV告中國音集協,要求合理條件簽訂K歌許可使用合同

去年10月,經國家版權局批准在民政部登記註冊的我國唯一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以下簡稱“音集協”),宣佈因未獲權利人授權,通知KTV、點播終端爲主的各會員單位刪除6000多首MV,其後更宣佈終止委託天合文化集團(以下簡稱“天合”)著作權許可收費資格,引發“6000首K歌唱不成了”事件。今年3月21日,該事件有了新進展,廣東地區九家KTV企業,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就音集協壟斷糾紛一事,起訴音集協。一家參與訴訟的廣州KTV企業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訴訟獲得合理條件使用K歌的權利。據悉,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正進一步審理該系列案。

被開不合理簽約要求並被拒絕直接簽約,九家廣東KTV走在一起

根據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的通報,九家廣東KTV企業均爲合法登記經營企業,其經營場所使用的音像作品曲庫系統是通過與第三方簽訂《曲庫安裝合同》購買而來,在得知音集協是KTV歌庫作品的集體管理者後,多次向音集協的合作單位(即天合)提出簽訂《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的請求,該合作單位提出了不合理的簽約要求,阻止簽約,後九家KTV三次向音集協直接提出簽約請求,音集協堅持要求KTV與天合簽約,導致簽約未果。

“按照相關條例要求,音集協不能拒絕我們的簽約要求,同時他們的合作單位開出的簽約要求我們也認爲不合理。”3月24日,作爲本案原告之一的廣州樂麥迪娛樂有限公司,法定代理人葉於新接受採訪。葉於新介紹,他在2017年向當時獲音集協委託著作權許可收費機構天合,要求籤訂許可使用合同,被天合提出企業覺得不合理的簽約要求,“我的KTV2013年開業,2017年我們要求籤約時,既要求繳納2017年起的許可使用費用,同時要追繳2013年至2017年的使用費用。”葉於新表示企業方覺得收費日期應以締約之日起計算而不得追計未締約前的費用,便決定不與天合簽約而直接聯繫音集協,但音集協拒絕直接簽約而要求企業仍找回天合簽約,“使用者以合理的條件要求與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訂立許可使用合同,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不得拒絕。”葉於新引用《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內容,認爲音集協拒絕直接簽約並要求企業必須和天合簽約的行爲違反相關條例。在與音集協溝通期間,葉於新發現不少廣東企業遭遇了和自己相同的困惑,最終引發了廣州、惠州、梅州、潮州、江門等地九家KTV走在一起。

音集協2019年仍按每房間每天標準向KTV收K歌使用費,九家廣東企業覺得不合理音集協官網供圖

憂收費標準使用方式不符當下營商環境,九家廣東KTV要打官司

2018年11月,音集協已在官網發佈公告宣佈與天合“分手”,從2019年1月起陸續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成立聯絡處直接與當地KTV經營者進行版權商洽業務,並直接進行音樂電視作品的發放許可和簽訂合同範本工作。據悉,廣東地區聯絡處已在2019年3月8日在廣州市天河區華強路富力盈力大廈成立。根據音集協公佈的2019年KTV收費標準,KTV使用音集協獲授權的音樂電視作品,廣東地區KTV企業按每天每終端,即每天每個房間10元的標準收取。這一標準,葉於新認爲需要“營商環境改善”。

“並不是每天每個時刻,KTV裏面所有房間都有客人,還按房間來收,太不合理了。”記者到訪時,葉於新的KTV內並非所有房間都開滿。葉於新介紹,除了未必經常客滿,KTV一年之中總有一些日子不經營,如去年“山竹”颱風來襲時他的KTV便停業1天。按現有收費標準,無論KTV是否停業是否所有房間都開滿,均需繳足每天每間房的費用。葉於新認爲,從如今的營商環境出發,應按每首歌被點播的次數來收費,不宜再採取每天每間房“大鍋飯式”收費。

“收了費,是否就能一勞永逸?”一份葉於新從其他生意夥伴處獲得,格式與音集協官網公佈原天合時期使用的合同一致的模板顯示,KTV與音集協締約後將被許可以表演和放映的方式使用音集協管理的音像作品,但沒有約定KTV如何獲得音像作品。根據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的通報,九家KTV使用的音像作品曲庫系統“是通過與第三方簽訂《曲庫安裝合同》購買而來”,加上該模板抬頭以“著作權許可合同”爲抬頭,未如我國著作權法第三章第二十四條“著作權人訂立許可使用合同”條款帶有“使用”二字,九家廣東KTV擔憂即使交了錢可能也只能許可以表演和放映的方式使用音集協管理的音像作品,不能獲得曲庫。

天合時期合同,有“許可”無“使用”抬頭,企業擔憂“不靠譜” 金羊網記者梁懌韜攝

音集協:KTV覺得音集協違反條例應向相關部門檢舉非訴訟

通過3月21日的開庭訴訟,九家廣東KTV認爲音集協指定合作單位進行簽約,並提出不合理的附加費用,構成壟斷;同時違反了《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第二條、第六條、第十三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規定的情形,要求法院判令音集協以合理、同等條件與KTV簽訂著作權作品《許可使用合同》,音集協向KTV提供歌庫正版著作權作品使用服務,音集協向KTV提供管理的著作權權利種類和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的名稱、權利人姓名或者名稱、授權管理的期限等權利信息查詢系統,音集協承擔本次訴訟費用等請求。

對於九家廣東KTV的訴求,音集協在庭審中認爲,KTV無權就他們認爲音集協違反《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相關規定的行爲提起民事訴訟,如確有違反該條例規定的行爲,應當依照該條例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向國務院相關部門檢舉;由於目前有其他機構獲得了細分市場下的音像作品著作權,音集協認爲自己不具有相關市場的支配地位,KTV們未對音集協在相關市場內具有支配地位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盡到舉證責任,因此請求法院裁定駁回KTV們的起訴或判決駁回KTV們的訴訟請求。

據悉,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將就上述系列案件作進一步審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