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改革进入深水期、攻坚期,不能再一味追求速度,而要转变观念,依靠创新驱动,提质增效、节能环保,实现“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的观念,适用于国家发展起步阶段,那时候生存、发展是第一要义,所以全国上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参考给定资料,以“平衡”为正标题,自拟副标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章(40分)。

要求:立意明确、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材料”;不少于1000字。

平衡

——领悟快与慢的辩证法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发展的脚步越跑越快。回望历史,古老的中国是一个慢悠悠的国度,对世界而言,这是大国应有的雍容气度。省视当前,毋庸讳言,快速崛起的中国在一些国家眼中却显出暴发户气质。这组快与慢的对比,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来观察,岂不格外发人深省?

经过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辉煌与奇迹自不必说,但也付出了一些必然的代价,带来了一些不必然的负面效应,譬如整个社会风气的求快、急功近利,贫富差距的拉大,城乡、区域、阶层间发展的不均衡,诸如此类。现在到了平衡快与慢的紧迫期,同时也是机遇期。

平衡快与慢,第一要务是适当减速,由原来的重发展速度转向重发展质量、发展效益,实现协调发展。“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的观念,适用于国家发展起步阶段,那时候生存、发展是第一要义,所以全国上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如今,改革进入深水期、攻坚期,不能再一味追求速度,而要转变观念,依靠创新驱动,提质增效、节能环保,实现“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平衡快与慢,国家要调整发展节奏,个人也要调整生活节奏。现在的城市建设开始追求“宜居”,是啊,人,本来就应该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工作时间,我们奋力拼搏;业余时间,我们享受生活。闲适的节奏,折射出的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成熟自信。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如此,家长们对填鸭式教育、超前教育趋之若鹜,实用主义深入骨髓。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以无用为大用”,注重天性的保持、个性的发展。我们在学会品味“慢生活”的同时,也应该让孩子慢慢享受他的美好童年。

平衡快与慢,也不能矫枉过正,刻意放慢发展速度,须知,慢不是简单地减速刹车,更不是懒政怠工的借口。从政府方面说,反腐剧《人民的名义》里,“宇宙区长”孙连成这样的懒官不比贪官危害小。从社会方面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情振奋人心,它让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显得朝气蓬勃。所以,基本国情摆在这里,社会还有较快发展的内在动力,急刹车或刻意放缓发展速度很可能翻车或造成剧烈颠簸。

平衡快与慢,关键还是要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成果,照顾到被高速前进的时代列车所落下的那些人、那群人。他们或许慢了点,不过反过来说,时代是不是也冒进了些,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快要做到大快人心、让群众拍手称快。政府官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唯GDP,要创造绿色GDP;不能眼睛只盯着人民币,要心里时刻想着人民;政府也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共享经济,创造更畅通、更多元的发展通道,给人们尤其是弱势群体增加机会、减少压力。

平衡是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时间,会给我们答案。譬如打铁,温水淬火之后,可以提高铁的硬度,但如果直接用冰水,铁很可能崩裂。快,是时代的召唤,是发展的脉搏,而慢,是时间,是功夫。只有肯花时间、肯下功夫,我们的快速发展才能平衡、稳健,发展的红利才能公平分配,发展的成果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共享。

相关文章